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作者: 束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00011
  • 简介:摘要正畸治疗中,在牙弓内进行移动,如果牙根向舌侧移动,则颊侧发生牙龈退缩的风险较小;如果牙根向颊侧移动,当颊侧骨板小于理想厚度时则有可能发生颊侧牙龈退缩。如果患者正畸前没有牙龈退缩,而原有骨板较薄或已有骨开裂/骨开窗时,则无论牙根向何处移动,牙龈退缩的风险均较高。正畸医师在面对牙根移动时,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本文从周软组织的角度出发,阐述与正畸治疗相关的周软组织增量技术及治疗时机。

  • 标签: 牙龈退缩 正畸学,矫正 牙周表型 牙周组织
  • 简介:摘要正畸移动牙齿与周支持组织的健康密切相关,周-正畸联合治疗模式已日趋常态化。炎症控制是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的前提,疗程长以及牙周组织在正畸过程中受损的风险已逐渐引起重视。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术是选择性槽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骨移植材料促进正畸治疗的手术策略之一,它旨在通过骨皮质切开加速牙齿移动,缩短疗程,骨增量重塑牙槽基骨拓展牙齿移动范围,降低正畸过程中牙齿移出槽骨边界的风险。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阐述如何设计实施以使PAOO术的效用最大化。

  • 标签: 骨移植 牙周组织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 骨皮质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结合体种植治疗先天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先天缺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仅实施体种植,观察组在体种植前6~18个月实施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牙齿咬合力、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体种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629、4.786、4.058,P=0.031、0.029、0.044)。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牙齿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t=8.265、4.585、3.722,P=0.001、0.001、0.001)。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701、2.625,P=0.001、0.011)。结论正畸结合体种植治疗先天缺失效果较好,可提高短期内种植成功率,改善牙齿咬合力,促进咀嚼和语言功能恢复。

  • 标签: 先天缺失牙 正畸 牙体种植 咀嚼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通过选择2019年10月-20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周 - 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炎临床疗效 。 方法: 试验对象选自 2016年 12月 -2017年 12月,总计 50例,包括男 26例,女 24例;均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并统计 2年随访中患者复发率。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及出血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50例患者治疗后轻度复发 12.00%, 88.00%无复发,远期疗效佳。结论: 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成人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复发率低,具有显著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周 - 正畸 联合治疗 成人牙周炎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和正畸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 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周治疗,观察组采取周与正畸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PD、 PLI、 BI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PD、 PLI、 BI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hs-CRP、 IL-8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慢性牙周炎采取周和正畸联合治疗,可快速控制患者炎症,改善口颌系统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治疗 正畸 慢性牙周炎 口腔疾病
  • 作者: 王勤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根据牙周组织的结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和常见的临床问题,从临床正畸治疗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概述与正畸治疗相关的周风险,从学科间配合方面提出早期发现、治疗和防范的个人建议。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 正畸学,矫正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牙周病采用周基础治疗加正畸治疗,观察两种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周疾病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周基础治疗加正畸治疗和单独采用周基础治疗,对照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一组为95.91%,二组为75.51%,(x2=23.371,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对比中,一组为85.72±9.63(分),二组为71.04±8.55(分),(t=11.315,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周疾病采用周基础治疗加正畸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牙周疾病 牙周基础治疗 正畸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 84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观察组( 42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修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咬合功能。 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 92.86% 高于对照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治疗后,两组咬合功能均改善,观察组最大咬合面积( 218.64 ± 36.38 ) mm 2 、最大咬合力( 25.42 ± 8.35 ) kg 均高于对照组( 176.72 ± 28.56 ) mm 2 、( 17.61 ± 7.13 ) kg ,咬合力不对称指数( 15.27 ± 8.23 )低于对照组( 23.68 ± 10.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牙齿排列整齐、后牙咬合良好、前牙覆颌与覆盖良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有助于矫正患者牙齿,提升咬合功能,改善牙齿美观,效果高于单纯修复治疗。

  • 标签: [ ]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咬合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缺损伴颌畸形治疗中正畸联合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 65 例缺损伴颌畸形患者为 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正畸治疗、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牙齿功能及 矫治 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 ( 96.88% ) 显著高于参照组 ( 75.76% ) ( P < 0.05 ) 。实验组咀嚼功能、咬合功能、矫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 P < 0.05 ) 。 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在缺损伴颌畸形治疗中的实践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缺损伴畸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缺损伴畸形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正畸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本院收治的 4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 21例。实验组采用周基础治疗和周基础治疗,参照组采用周基础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9.52%)低于参照组( 52.38%)( P<0.05),实验组 PLI、 BI、 GI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周临床指标。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正畸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 简介:摘要随着成年正畸患者比例的增加,周状况对正畸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正畸治疗与周支持组织改建的关系逐渐成为焦点。越来越多的正畸医师意识到,正畸治疗前牙周炎症应得到有效控制。牙周炎可增加正畸治疗的难度,导致额外的槽骨吸收;因此,降低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恶化的风险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除牙周炎外,正畸治疗也有可能导致牙龈退缩。另外,正畸治疗中应考虑特定类型的槽骨缺损情况:如骨开窗、骨开裂与正畸移动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牙周炎与正畸、牙龈退缩与正畸以及骨开窗和(或)骨开裂与正畸三方面阐述正畸治疗中周支持组织的风险考量。

  • 标签: 牙周组织 牙正畸牵引 危险
  • 作者: 邢少华 李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8-26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 机构:河北省深州市医院 河北 深州 053800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的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3 年 1 月至 20 20 年 1 月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 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7例,采用周基础治疗),观察组( 40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随访 6个月,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斑指数、松动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菌斑指数松动程度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松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正畸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64例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畸联合治疗,对治疗前、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D)水平、槽骨高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和探诊后出血(BOP)进行对比。结果 槽骨高度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而PD、前牙覆盖、前牙覆颌、BOP方面,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低,差异均显著(P

  • 标签: 牙周正畸 牙周炎 前牙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采取周序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64例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以双盲法实施分组,一组收入 32例,将周序列治疗用于实验组,将周普通治疗用于参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探针深度、菌斑指数、周附着丧失、出血指数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对合并牙周炎患者实施正畸治疗前,先对患者实施周序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周状况和整体正畸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正畸治疗 牙周序列治疗 咀嚼功能 咬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的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3 年 1 月至 20 20 年 1 月的

  • 标签:
  • 作者: 王宏艳 李杨 刘颖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1-06
  • 出处:《健康养生》2019年13期
  • 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正畸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冠根折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0例恒上前牙冠根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 恒上前牙冠根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治疗中应用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内,对象为接受治疗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6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30例。采用传统方式治疗参照组,采用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试验组。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总有效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牙体牙髓正畸 修复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