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和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MTHFR)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生化代谢过程关键,各种因素使MTHFR基因突变可引起Hcy水平升高。目前已经被发现MTHFR有10余种类点突变,C677T的突变为最常见类型。对于不同民族与地域而言,其基因型分布与表达存在差异。早期发现其不同的基因亚型并根据相关情况开始相关干预,对于有效控制高血压及H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C677T基因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关系角度展开综述。

  • 标签: H型高血压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多态性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C反应蛋白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2月,从我院挑选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A组,选5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组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C反应蛋白,比较血清淀粉、脂肪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淀粉、脂肪C反应蛋白水平A组高于B组和对照组,且B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实施血清淀粉、脂肪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可通过血清淀粉、脂肪C反应蛋白水平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凝血Ⅲ(AT-Ⅲ)和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D、hs-CRP、AT-Ⅲ检查,评判上述指标和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D-D、hs-CRP、AT-Ⅲ检测结果比较,除空腹血糖(FB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其他各项指标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D、hs-CRP、AT-Ⅲ,可客观评价脑梗死程度。

  • 标签: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抗凝血酶Ⅲ 脑梗死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统计重庆及周边地区人群主要α、β地贫基因携带率及基因缺失、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9月重庆各区域医疗中心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15081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α地贫血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β地贫血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结果15081份样本中,α基因缺失799例。αα/-α3.7、αα/--SEA基因型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49%和2.31%。β基因突变595例,主要型别为β0CD17、CD41/42,β+IVS-II-654基因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1.15%、1.13%、1.12%。结论重庆地区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为8.16%,携带率较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为防止重型地贫儿出生,对孕妇或备孕妇女进行产前地贫基因筛查至关重要。

  • 标签: 地中海贫血&alpha -地贫 &beta -地贫 地贫基因携带率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繁殖并采用多对引物同时进行的多重PCR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方法将阳性转基因雄鼠与野生型雌鼠一对一进行交配,利用多引物多重PCR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果在合适的PCR条件下三引物体系可以准确有效鉴定出子代小鼠的基因型。结论正确饲养繁殖及利用多引物同时进行的多重PCR对子代小鼠进行基因鉴定可以快速有效获得APP/PSl双转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AD动物模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l双转基因小鼠 多重PCR 基因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融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结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结合瑞替普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 标签: 尿激酶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溶栓 肺栓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融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结合瑞替普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结合瑞替普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 标签: 尿激酶 阿替普酶 瑞替普酶溶栓 肺栓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与护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促进肝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病毒性肝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促化学发光法(CLIA)与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低浓度值的灵敏度。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段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门诊与住院患者CLIA法乙肝检测中HBsAg结果≥0.05IU/ml(判断为阳性)的标本1018例,同时用ELISA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记录S/CO值,以S/CO值≥1判断为阳性。结果各年龄组HBsAg在CLIA法检测低浓度值(0.05-0.20IU/ml)时总例数为135例,约占总阳性例数的13.3%。这135例用ELISA法检测S/CO值≥1(即判断为阳性)例数仅为44例。显示CLIA法和ELISA法两者的检测灵敏度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法灵敏度高于ELISA法,HBsAg作为术前和献血、输血前检查应将CLIA作为首选方法;但由于ELISA法方便操作,适用于大量筛查,因此在大量体检时,HBsAg将ELISA作为首选方法。CLIA法和ELISA法只是HBsAg筛查方法,若要确诊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应做乙肝DNA或中和试验来确诊。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酶促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采用瑞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2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额外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瑞替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呼吸、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呼吸、心率改善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治疗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较为理想,值得应用。

  • 标签: 肺栓塞 呼吸内科 瑞替普酶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作出总结与分析。方法将“阿替普”“不良反应”作为检索词,对2001年—2018年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检索。结果阿替普所致ADR中,男性占64.29%,女性占35.71%;年龄最小的48岁,年龄最大的77岁;ADR出现最快的2min,最迟者为第2d;大多数ADR均为1d内发生,为速发型;主要临床症状为畏冷寒战高热、口舌部血管源性水肿、过敏并发外周血肿、颅内出血、休克、上肢软组织内出血、多脏器功能损伤、肾动脉栓塞等,涉及各个系统器官。结论在临床应用阿替普时应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针对症状做出相应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阿替普酶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肝病患者应用胆碱酯测定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收并进行检验的肝病患者70例,其中慢性肝病患者35例与急性肝病患者35例,并对抽取的正常对照组30例作为参照。70例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胆碱酯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的Che血清胆碱酯(KU/L)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大。结论针对慢性肝病的诊断可以选择胆碱酯的测定来进行判断,能够通过胆碱酯的变化来提示肝病变化情况,以为后期提供治疗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肝病 胆碱酯酶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基因工程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药学本科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把握好基因工程药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是激发学习兴趣,树立科研精神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对基因工程药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策略,希望可以完善学科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基因工程药学 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 自主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行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56例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L水平。结果观察组ALT水平从(126.6±45.2)U/L下降到(59.3±36.8)U/L,AST水平从(134.5±63.6)U/L下降到(56.1±35.3)U/L。对照组经过治疗ALT水平从(131.2±60.2)U/L下降到(87.6±42.8)U/L,AST水平从(139.2±69.8)U/L下降到(96.3±52.9)U/L。两组患者ALT水平和AS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化疗性药物肝损伤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肺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该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的148例肺腺癌患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2例肺活检标本、24例手术切除标本以及42例胸腔积液细胞块标本。采用ARMS法检测所选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该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本文所选148例肺腺癌患者标本,共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60例(40.5%);在性别、吸烟史上,EGFR基因突变情况存在差异(P<0.05);在年龄及肿瘤家族史上,EGFR基因突变情况不存在差异(P>0.05)。提示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及吸烟是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RMS法可有效应用于肺腺癌临床病理石蜡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吸烟是EGFR突变的重要影响因子。

  • 标签: ARMS法 肺腺癌 EGF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纤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临床选择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临床选择纤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最终就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凝指标变化、彩超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凝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彩超检查结果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纤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凝指标以及彩超检查结果。

  • 标签: 纤溶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瑞替普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胸痛等症状,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目前解决不孕不育的主要方式,目前已有超过600万儿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1,随着ART出生儿的逐渐增多,与这项医疗有关的遗传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通过ART出生儿中印记基因异常的疾病增加,可能与ART导致了印记基因的改变有关。本文就辅助生殖技术与印记基因疾病的关联性进行表述。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印记基因 BWS综合征 AS综合征 SRS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