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连续锁边加褥式缝合在会阴缝合中的效果及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自然足月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缝合术,观察组使用连续锁边加褥式缝合术。记录缝合时间、伤口红肿、硬结等情况,并结合疼痛感和伤口愈合情况,评价2种缝合术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为10.2±1.9min,局部硬结例数1例,伤口红肿例数4例;无痛、轻微痛、中度痛和很痛例数分别有2、64、4和0例;伤后愈合甲级68例,乙级1例,丙级1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会阴缝合术,连续锁边加褥式缝合术可以更好的缩短缝合时间,减少分娩产妇的疼痛感,利于产妇的伤后愈合。

  • 标签: 连续锁边 褥式缝合 会阴缝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1例(91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46例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d、5d、7d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角膜上皮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d、5d、7d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5,P1=0.000;t2=6.842,P3=0.000;t3=5.135,P3=0.000);观察组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22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观察组复发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32)。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锁边缝合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程度,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连续锁边缝合 配戴 角膜绷带镜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连续锁边缝合的两种不同结膜瓣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双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6例,双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左眼组: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组26例26眼;右眼组: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组26例26眼,两组中结膜瓣均采用连续缝合密闭切口,并检测术前1d、术后1d、7d、14d、30d、60d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uorescenceintegral,FI)。结果两组间BUT、SchirmerI试验于术后1d、7d、14d、30d及6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锁边缝合的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的小梁切除术显著降低了泪膜的稳定性,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我们主张以角膜缘为基底作为手术切口。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连续锁边缝合 结膜瓣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单层与连续套锁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的效果。方法根据缝合方式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的125例剖宫产妇分为单层组(62例)和套锁组(63例),分别接受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子宫切口,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套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均高于单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锁组的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8/63)和38.10%(24/63),均高于单层组的3.23%(2/62)和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月经复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的操作简单,子宫切口愈合及复旧较好,可降低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可在剖宫产切口缝合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会阴缝合中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2月间,本院内产后需会阴缝合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分娩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对照组(单号日期分娩,250例)、观察组(双号日期分娩,2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间断缝合技术,观察组应用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比较两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会阴伤口线结反应、产后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会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甲级率、会阴伤口线结0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性生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会阴缝合中,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可有效减少会阴线结反应,减轻产后会阴疼痛感,促进会阴伤口愈合,还可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会阴缝合 改良式连续缝合技术 会阴疼痛 伤口愈合 伤口线结反应 产后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进行比较,研究出更好的缝合方式。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连续单层缝合的方式,共29人,B组为连续套锁缝合的方式,共31人,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上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一年的月经不调与切口假腔发生率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相更有优势,操作简单,使产妇在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值得在手术过程中推荐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环状混合痔采用双锁边缝合皮瓣矫正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进行乱序随机分组,将其划分为30例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接受双锁边缝合皮瓣矫正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应用了双锁边缝合皮瓣矫正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应用了双锁边缝合皮瓣矫正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更低于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两组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双锁边缝合皮瓣矫正术治疗的疗效确切,采用这种手术能加速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双锁边缝合皮瓣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60例,均采用会阴左侧切开术,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名,两组均采用阴道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缝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切开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减轻活动时的疼痛感,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有利于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30 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并将其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中有 15 名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间断缝合术,观察组中有患者 15 名,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术,并对这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以及疼痛恢复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从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端对端肌腱修复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其他常用缝合技术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0只成年白猪后足共40束肌腱,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应用不同的肌腱修复技术,分别为: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改良双线Kessler法、Tsuge法和Tang法。评价指标包括2毫米裂隙抗张强度、断裂抗张强度和肌腱韧度。结果: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断裂抗张强度(150.25 ± 10.50 N)、2毫米裂隙抗张强度(100.30 ± 8.20 N)以及肌腱韧度(12.55 ± 1.25 N/mm)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缝合法。结论: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肌腱抗张力和韧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尤其适合于需要早期肌腱活动的患者。

  • 标签: 肌腱修复,改良双线Kessler缝合法,生物力学研究,肌腱强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均为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的为80例,对照组用皮内缝合缝合会阴切口为40例。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均有差异。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在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92例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孕妇均采用采用1/0可吸收缝线行粘膜肌层连续缝合法及3/0可吸收性合成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全部会阴侧切伤口均II/甲愈合,会阴伤口平软,无需拆线。结论可吸收线会阴伤口皮内缘缝合皮肤不拆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可吸收线 会阴伤口愈合 皮内缘缝合
  • 简介:摘要云南腾冲驼峰机场新建T2航站楼工程采用双穹顶金属屋面,外形美观,但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屋面板采用铝镁锰合金卷材制作,面层氟碳喷涂,重量轻、强度高,比普通铝合金具有更好的防腐性和耐久性。采用直立锁边固定方式,没有螺钉外露,整个屋面不但美观、整洁,而且杜绝了漏水隐患。

  • 标签: 机场航站楼 金属屋面 直立锁边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