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散剂对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推广可行性。方法选取84例符合儿童腹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3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取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以及抗炎等治疗,对脱水者采取口服的方式补充盐液补液等。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布拉氏酵母散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3天内粪便量和腹泻持续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2.682,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平均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制剂治疗儿童腹泻有着显著疗效与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腹泻 布拉氏 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1.00%)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念珠菌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就血球计数板的规格、操作要点、计算方法以及血球计数板的优缺点做了简单的阐述,基本覆盖了高中生物必修3中"观察酵母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时学生容易出现的失误和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

  • 标签: 血球计数板 操作 酵母菌 菌液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布拉氏酵母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环丙沙星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痊愈时间。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环丙沙星联合布拉氏酵母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布拉氏酵母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止泻,改善腹泻症状,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感染性腹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布拉酵母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予以利巴韦林与妈咪爱治疗,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口服布拉酵母散剂,并观察2组消化不良性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泻恢复正常的时间、呕吐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泻恢复正常的时间、呕吐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布拉酵母散剂进行治疗,其效果较为可观,如配合其他药物一同治疗,则效果更佳。

  • 标签: 布拉酵母菌散剂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另63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此明确布拉氏酵母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行布拉氏酵母治疗,促进了患者早期康复,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新生儿 黄疸 疗效
  • 简介:目的拟建立白假丝酵母对环吡酮胺的耐药模型。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的环吡酮胺体外诱导妇产科门诊外因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的白假丝酵母,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27-A3方案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方法对试验中0.03、0.06、0.125、0.25、0.5、1、2、4和8μg/ml各不同药物诱导浓度下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用环吡酮胺诱导白假丝酵母20代,菌株对环吡酮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0.5μg/ml。结论采用环吡酮胺浓度梯度递增方法,在20代诱导中不能使白色假丝酵母对其产生耐药。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体外诱导 环吡酮胺
  • 简介:实验在生物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不应只强调实验结果,而应更注重探究的过程。以谈话和讨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本文结合与酵母相关的两节实验课例,浅谈'问题-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课上的有效应用。

  • 标签: 启发式教学 实验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布拉氏酵母散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病166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166例小儿腹泻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常规运用胃蛋白酶散,乳酸菌素片;治疗组则用布拉氏酵母散、思密达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氏酵母散联合思密达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根据其发病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可以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分别测定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胆红素浓度的变化,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较,观察组在对胆红素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氏酵母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更好的应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将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采用抓阄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给予基础用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50.0%)和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2.5%)和总有效率(6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治愈较困难,容易反复发作,采用基础治疗效果不佳,而采用氟康唑、复方沙棘籽油拴、克痒舒洗液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基础治疗,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顽固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大理地区女性性工作者与健康人群生殖道假丝酵母对两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两组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两组人群对FCZ的耐药率无差异,对5-FC的耐药率有差异。白假丝酵母和非白假丝酵母对FCZ和5-FC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剂量依赖敏感性无差异,耐药性有差异;对FCZ的耐药率有差异,对5-FC的耐药率无差异。结论健康人群生殖道假丝酵母对5-FC耐药,其中的非白假丝酵母对FCZ和5-FC耐药,白假丝酵母对FCZ的耐药。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女性性工作者 药物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布拉酵母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36例,收治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布拉酵母散剂治疗,观察两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P<0.05)。结论给予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布拉酵母散剂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布拉酵母菌散剂 小儿 消化不良性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克宁栓联合中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达克宁栓单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6.67%)高于观察组(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克宁栓联合中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达克宁栓 中药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氟康唑在假丝酵母性阴道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假丝酵母性阴道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A组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治疗,B组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C组患者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最低,C组复发率最高,三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氟康唑在假丝酵母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伊曲康唑的远期疗效更佳。

  • 标签: 伊曲康唑 氟康唑 假丝酵母菌 阴道炎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1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组9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氟康唑胶囊150mg/次,72小时后再服用1次,每晚阴道内放置1枚克霉唑栓,连续用药1周;对照组仅给予克霉唑栓治疗,用药方法同治疗组。连续使用1周,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65%,可见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临床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独使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可有效杀灭假丝酵母,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 标签: 氟康唑 克霉唑栓 假丝酵母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D-IBS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观察组42例则联合布拉酵母口服,比较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患者腹泻、腹痛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治疗D-IBS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来酸曲美布丁 布拉酵母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