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1991—2006年的14例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阑尾良性肿瘤:粘液囊肿8例。阑尾恶性肿瘤阑尾类癌1例,阑尾腺癌5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应提高认识。术中可疑者。应做快速病理检查,以选择适当的术式,改善预后。

  • 标签: 阑尾 肿瘤 粘液囊肿 类癌 腺癌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3例阑尾黏液性肿瘤误诊为卵巢肿瘤的病例,患者均无症状,超声表现不典型,2例癌胚抗原(CEA)轻度升高,手术及病理均证实为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罕见,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误诊。通过该病例总结,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应对阑尾黏液性肿瘤认知,减少术前误诊,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阑尾黏液性肿瘤 卵巢肿瘤 误诊
  • 简介:目的评价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阑尾肿瘤病人的腹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腔内改变及阑尾浆膜面改变等,并注意盲肠、末段回肠、阑尾周围脂肪改变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结果24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为黏液性腺瘤(n=11)、黏液性腺癌(n=5)、结肠型腺癌(n=4)和类癌(n=4).阑尾最大直径为12mm~52mm,19例(79%)最大直径超过15mm;阑尾壁最大厚度3mm~16mm,13例(58%)在5mm以上;10例(42%)可见阑尾腔内肿块阑尾内壁不规则隆起,1例(4%)可见阑尾表面外突性肿块.使用阑尾肿块/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mm的综合标准诊断率为92%.如附加阑尾壁厚度大于5mm的标准则诊断率为100%.结论CT是发现阑尾肿瘤的有效方法,表现为阑尾肿块、阑尾腔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mm和壁厚超过5mm.

  • 标签: 阑尾 肿瘤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发性阑尾肿瘤少见,其诊断和外科治疗具有不确定性.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18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例诊治 原发性阑尾 肿瘤例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黏液囊肿6例,类癌6例,腺癌1例。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容易误诊。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加以重视,术中怀疑病变时立即送检,以确定正确的术式,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延长生存期。

  • 标签: 阑尾肿瘤/诊断 阑尾肿瘤/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肿瘤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评价治疗方法,以提高阑尾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6 334例行阑尾切除手术中94例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分型、手术方式及临床转归。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期,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阑尾肿瘤阑尾手术占比达1.48%,94例患者中男45例,女49例,中位年龄59.5岁。随访80例,随访率85.1%,随访时间2~175个月。5、10年整体生存率为91.9%、8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外周血WBC>10.0×109/L( χ2=8.884,P=0.003)、出现淋巴结转移者(χ2=17.216 , P=0.001)预后较差。阑尾腺癌相对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预后差(χ2=13.857 ,P=0.001)。结论阑尾肿瘤发病率极低;以慢性右下腹痛表现占较大比例;阑尾肿瘤的分类、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影响其预后。

  • 标签: 阑尾肿瘤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误诊为妇科肿瘤的女性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0—2019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2例初诊为妇科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消化道症状5例,妇科查体可触及右附件区肿物6例,合并腹膜假黏液瘤3例。腹水伴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升高4例。全组患者术前超声均提示右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肿物。术前行盆腹腔增强CT和(或)增强MRI检查5例,2例提示阑尾来源可能,1例提示淋巴管囊性肿瘤。全组患者行腹腔镜或开腹探查术,术中仅行阑尾切除术7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4例,1例探查术后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11例,阑尾黏液性腺癌1例。11例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无复发9例,失访1例,死亡1例(死因乳腺癌),1例阑尾黏液性腺癌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亡。结论妇科医师应提高对阑尾黏液性肿瘤与妇科肿瘤鉴别诊断的能力,术前查体结合超声和CT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能力,争取专科或联合外科治疗,以期获得最佳治疗。

  • 标签: 妇科肿瘤 阑尾黏液性肿瘤 腹膜假黏液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误诊为妇科肿瘤的女性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0—2019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2例初诊为妇科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消化道症状5例,妇科查体可触及右附件区肿物6例,合并腹膜假黏液瘤3例。腹水伴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升高4例。全组患者术前超声均提示右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肿物。术前行盆腹腔增强CT和(或)增强MRI检查5例,2例提示阑尾来源可能,1例提示淋巴管囊性肿瘤。全组患者行腹腔镜或开腹探查术,术中仅行阑尾切除术7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4例,1例探查术后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11例,阑尾黏液性腺癌1例。11例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无复发9例,失访1例,死亡1例(死因乳腺癌),1例阑尾黏液性腺癌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亡。结论妇科医师应提高对阑尾黏液性肿瘤与妇科肿瘤鉴别诊断的能力,术前查体结合超声和CT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能力,争取专科或联合外科治疗,以期获得最佳治疗。

  • 标签: 妇科肿瘤 阑尾黏液性肿瘤 腹膜假黏液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合并阑尾肿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12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资料,男性398例,女性314例,年龄(42.5±16.2)岁(范围:14~94岁)。36例患者合并阑尾肿瘤,676例无阑尾肿瘤。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及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χ²检验或t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肿瘤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区分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慢性右下腹痛史(≥3个月)、反复急性右下腹痛史(≥2次)、急性右下腹痛次数,既往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史,术前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阑尾粪石、阑尾周围积液及改良Alvarado评分与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肿瘤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变量纳入模型,分别为年龄(每增长10岁)(OR=2.23,95%CI:1.68~2.95,P<0.01)、性别(女性)(OR=4.21,95%CI:1.74~10.19,P=0.001)、慢性右下腹痛史(≥3个月)(OR=2.53,95%CI:1.01~3.37,P=0.048)和改良Alvarado评分(每减少1分)(OR=2.54,95%CI:1.87~3.34,P<0.01),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88~0.97)。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年龄越大、女性、有慢性右下腹痛史和改良Alvarado评分越低是合并阑尾肿瘤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此类患者应高度警惕,术前应做好肿瘤治疗预案。

  • 标签: 阑尾炎 阑尾肿瘤 阑尾切除术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20例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多表现为长管状或类圆形囊性肿块,瘤灶可部分延伸入盆腔,部分可疝入右侧腹股沟区,囊内可有菲薄分隔,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壁结节、蛋壳样钙化,囊壁、壁结节强化均匀;少数伴阑尾炎或低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瘤。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术前CT检查对其诊断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阑尾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4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阑尾肿瘤中,腺癌5例、类癌1例、腺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黏液囊肿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有3例为二期右半结肠切除.结论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阑尾炎.对术中可疑者,应做快速病理检查,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改善手术预后.

  • 标签: 阑尾恶性肿瘤 阑尾黏液囊肿 阑尾平滑肌瘤 病理诊断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种症状不典型的异质性肿瘤,易与急性、慢性阑尾炎混淆,多在手术中偶然发现。鉴于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低诊断率及治疗策略的混乱,本文结合文献与临床经验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为避免治疗不充分或过度治疗的情况,外科医师应评估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疾病进展程度后进行分类治疗。术前或术中应通过评估肿瘤完整程度、腹腔内细胞学检查结果、切缘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及腹膜扩散范围来调整手术范围与治疗方案。标准的阑尾切除术及适当地扩大手术,如回盲部切除术等均具有优势,但不推荐扩大到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伴发腹膜假黏液瘤的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如果无法实现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术,最大程度的肿瘤减积术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组合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肿瘤标本巨检形态、取材要点及病理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阑尾肿瘤临床标本巨检、病理资料。结果15例阑尾肿瘤患者恶性黏液性肿瘤4例,类癌1例,腺瘤10例。2例同时发生阑尾卵巢黏液性肿瘤及1例阑尾低级別黏液性肿瘤单纯切除术后间隔1年复发累及双卵巢、子宫后壁,经免疫相关抗体证实源于阑尾。结论阑尾肿瘤少见,认识并积累常规病理巨检经验、取材技巧及病理诊断特点,以减少误漏诊,及了解阑尾恶性肿瘤发展、治疗和预后。

  • 标签: 阑尾肿瘤 巨检 取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显示,病灶多表现为右下腹近回盲部与阑尾或盲肠关系密切的、大小不等的囊实性肿块及阑尾增粗,病灶内部及强化具有一定特征。CT对阑尾黏液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阑尾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收治的15例阑尾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仅行阑尾切除,其中1例病理结果为阑尾粘液囊肿,9例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瘤;2例患者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粘液性囊腺瘤;1例患者行回盲部+双侧附件切除,病理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癌;1例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癌;1例因腹腔广泛转移无法行根治切除者行大网膜部分切除,活检病理证实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癌。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随访周期为(72±18)个月,1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因腹腔广泛转移死亡,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阑尾粘液性肿瘤临床上发病率低,症状不甚典型,腹部CT可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其关键在于尽量保证囊壁完整的情况下切除病灶,若发现及时且处理得当,阑尾粘液性肿瘤往往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阑尾粘液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阑尾上皮性肿瘤包括来源于阑尾黏膜上皮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临床比较少见。目前,阑尾肿瘤分类系统繁多,且不断变化,病理诊断名称不统一,给病理医师及临床医师造成很多困惑和交流障碍。阑尾上皮性肿瘤包括腺瘤、锯齿状病变和息肉、黏液性肿瘤、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杯状细胞腺癌是阑尾特有病变。部分阑尾肿瘤与发生于大肠的肿瘤在形态学上相似,但其分子机制不同。文章依据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结合其他文献,对阑尾上皮性肿瘤分类、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梳理。

  • 标签: 阑尾肿瘤 分类 病理诊断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