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最高,阳性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临床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由具备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检查人员进行,同时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同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对比。结果2014年至2015年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阳性均明显较2013年至2014年低,P<0.05。结论检验临床中不同的微生物指标,可以对流行病发展的情况及时了解,且可以将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将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中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和引起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制作的300例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上述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中,呼吸道标本检验的阳性最高,而后依次为阴道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血培养标本。2016年3月-2017年9月相较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不同时段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治疗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方法研究标本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460例实验室送检标本,综合分析送检标本检验情况,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送检标本中微生物检出为79.57%,其中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检出均较高,但是失误则为17.39%,从80例检验失误样本中可以看出,出现失误的原因较多出现在运输与存储方面,分别占据33.75%与31.2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整体的阳性检出不高,失误较为严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升微生物检验技术,逐渐完善检验规范性,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研究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2016年间的1050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4-2015时间段明显低于2015-2016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的发生情况,提高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集的临床微生物标本5160例样本开展研究。2015年8月,检验科开始筹备ISO15189实验室认可工作。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规范各类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流程。本文以2016年4月为时间点,划分为管理前组以及管理后组,每组样本数量2580例,每种样本各抽取半数。分析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结果管理前与管理后组相比,除尿液样本外,其余各类微生物标本阳性检出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不同时段微生物样本阳性检出加以分析,能提升微生物阳性检出,进而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合理化信息。

  • 标签: 不同时间段 微生检验 阳性率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临床不同微生物检验阳性的因素,以为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260份标本为观察组,2016年11月1日—2017年4月30日的1140份标本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标本不规范、保存及运送不规范、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微生物检验阳性的主要因素,临床检验过程中,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采用桡侧向尺侧方向注射皮试,患者无疼痛感、阳性低、判断高,证明疼痛与阳性关系成正比。不但能提高病人满意度,还能体现护理人员技术价值。

  • 标签: 无痛 皮内注射方法 皮内试验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阳性结果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及2016年1月-12月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本共6760份,将其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按照标准化操作检验,计算其阳性。结果在所检验的6760例标本中,阳性最高的标本为脓液标本。其次阳性较高的标本为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相对较低、血培养,大便标本最低。在时间段上,2016年总阳性比2015年高,两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性结果在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中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临床标本和不同时间段微生物检验的阳性进行比较与分析,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不同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采取的1200份临床标本,对所有临床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比较2014年4月~2015年3月与2015年4月~2016年3月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在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微生物检验阳性包括血液标本82.65%、呼吸道标本53.16%、尿液标本92.09%以及痰液标本67.53%;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为72.89%(457/627)。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微生物检验阳性包括血液标本55.81%、呼吸道标本39.04%、尿液标本71.71%以及痰液标本23.68%;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为51.83%(239/573)。两组时间段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在不同时期具有较大差异,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这就要求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措施,从而提高检验阳性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上、下半年临床标本各3500份,其中包括呼吸道标本2532份、非呼吸道标本231份、血培养标本183份和大便标本554份,对两个不同时段的每类标本进行生物检验,对比阳性,并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2015上半年呼吸道标本、非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显著低于下半年(P<0.05);上半年血培养标本阳性明显高于下半年(P<0.05);上下半年大便标本阳性检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结果各不相同,医务人员应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保证为临床病症的诊断、治疗提供出即科学又准确的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三七粉预防血栓形成调节凝血紊乱的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行TKA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3g口服2/日。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物作为安慰剂3g口服2/日。术后第3天检查D-二聚体,分别对两组病例阳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阳性为22.1%明显低于对照组47.4,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七粉口服在TKA术后应用可以降低D-二聚体阳性,为其减少术后血栓形成及对凝血功能的稳定、调节作用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七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 抗栓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时段、类型均不相同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后其阳性的分布状态,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2014年6月对30例时段、种类各不相同的临床标本行以微生物检验后获得的结果,对照分析其阳性的分布情况。结果血培养标本和其他标本的先时间段比后时间段具有更低的阳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粪培养标本先后两个时间段的阳性相近,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时间段、类型各不相同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领域微生物检测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对照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呈现阳性结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标本阳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呼吸分泌物阳性为38.67%、血液标本阳性为7.00%、粪便标本阳性为9.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为30.67%、胸积水标本阳性为14.00%、脑脊液标本阳性为16.00%;2016年1—2016年12月收治收治的呼吸分泌物标本阳性为32.67%、血液标本阳性为11.00%、粪便标本阳性为10.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为26.00%、胸积水标本阳性为8.00%、脑脊液标本阳性为8.00%;由此说明不同时间段对比的阳性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对不同时段、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和保障。

  • 标签: 不同时间段 临床标本 微生物 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检验阳性结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7年—2018年收治的需要妇科白带检查的患者88例,对所有进行白带涂片检验和生理盐水检验的方法。结果在此次2种方法对比检验结果显示,在88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被确诊为白带异常有妇科疾病,白带涂片染色检验的检出情况为78例97.5%,漏诊为2例2.5%;生理盐水检验情况为60例75%,漏诊20例25%,其对比结果显著,P<0.05。白带涂片染色检验的细菌检查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检验法,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涂片染色检验妇科白带,细菌检出较高,漏诊的情况发生低,值得应用。

  • 标签: 妇科白带涂片 染色检验 阳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导致假阳性原因的分析。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份离心与不离心标本的HBeAg。结果不离心标本的HBeAg单独阳性很高,离心标本无此情况。结论假阳性与不离心有关,因全血中红细胞内有许多与HBeAg有共同抗原颗粒物质及过氧化酶,在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出现非特异性结合,即与底物发生反应,而造成假阳性,洗板不清,可能也是造成假阳性原因之一。故要求在做两对半时,单独HBeAg阳性标本重进行离心,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ELISA HBeAg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样品检验的阳性结果,探讨不同微生物样品检验的卫生检验意义。方法从我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集的微生物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均为191例,遵守质量体系标准,根据类型分类,检测其微生物致病菌,并深入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时段的阳性检测中,特殊膳食用食品、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培养样品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水产及其制品、冷冻饮品及调味品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是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的有效标准,在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样品时,需完善相关资料,结合具体信息,选择有针对性的检验方向,从而提升食品卫生检验水平,保障食品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 样品 阳性率 卫生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并简单分析造成结果的成因,为正确检测乙肝提供帮助。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乙肝检查患者且结果为假阴性或假阳性者96例,对患者的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造成具体乙肝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成因。结果96例病例中,假阴性为49例,假阳性47例,分析具体成因中,其中检验操作因素47例,占48.96%,试剂因素29例,占30.2%,检验方式问题16例,占16.67%,其他4例,占4.17%,结果发现,以检验操作因素为主导因素(P<0.05)。结论乙肝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与检验的多种因素存在关联,实验室检验中,需要注意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与抑制,进而保障实验室检验的效果,综合推动乙肝检验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基础。

  • 标签: 乙肝检验 假阴性 假阳性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