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聂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6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临床疾病诊断中,护理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是较长应用的一种辅助诊疗方法,其检验的结果不仅仅能够显示患者血液细胞形态改变,还可以从结果中分析得到细胞数值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照作用。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检测中,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在采集过程中,血标本易受护理人员、采集方法、保存手段和运输方式等因素影响,致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影响,会不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现根据长期的护理实践经验,总结静脉采血中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控制静脉采血的质量方法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检验;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需要检测血常规的体检人员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末梢采血静脉采血,两组患者各为60例。将两组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 h血常规检验指标、患者对不同采血方法的满意度作为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不管是在采血后即刻,还是在采血后3h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方面,明显胜于对照组, 形成了对比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明显低于它,对照组为86.67%,两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与末梢采血进行对比,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具应用价值,其准确性可以有所保证。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对医师的临床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手段,是患者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进展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静脉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更多合格的血样,本文总结在静脉采血时出现的问题中,分析出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方法,现就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影响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式(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查的462例患者,根据采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末梢血,研究组患者采取静脉血,两组均采取同一仪器(迈瑞BC-5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RBC(3.77±0.45)×1012/L、Hb(±)g/L、Hct(0.55±0.12)%、PLT(229.43±30.62)×109/L、MCHC(318.64±18.44)g/L及MCV(90.63±5.78)f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WBC(5.29±0.87)×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MCH水平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式其检验结果不同,静脉血结果更为准确,故临床血常规检查中应以静脉血为主。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 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血常规检验人员,分为静脉组(28名)和末梢组(26名)。静脉组行静脉采血,末梢组行末梢采血。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静脉组血常规检验RBC(3.9±0.4)、Hb(13.5±1.0)、Hct(0.6±0.1)、PLT(230.8±20.6)、MCHC(318.8±13.4)、MCV(92.1±3.9)、MCH(27.2±2.4)均高于末梢组(3.0±0.5、10.4±1.3、0.3±0.1、202.3±19.3、302.6±11.6、85.4±3.0、26.8±2.3),WBC(5.1±1.0)则低于末梢组(6.4±0.9)。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 作者: 张玲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31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22期
  • 机构: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中采用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的效果。方法:对在本院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进行调查,按照采血方式的区别分组,末梢采血的病例数是1026例,静脉采血的病例数是25168例。结果:静脉采血法的RBC、Hb、PLT较高,WBC较低,与末梢采血之间存在差异,P<0.05,而两种采血方式的PDW和EO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较为常用,其中静脉采血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法,临床价值更高。

  • 标签: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为80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应用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中8项检验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采用末梢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相比,为本组受试者采用静脉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WBC指标较低,RBC、PLT、MCV、Hb、MCHC指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采用末梢采血法相比,采用静脉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结果更准确,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更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住院患儿分别采集其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除MCH外,末梢血的RBC、WBC、Hb、MCV、Hct、MCHC、PLT水平均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下检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五十例在我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病患,均实施静脉采血与脉稍采血两种方式,对比血液检测结果数据差异性。结果Hb、WBC、RBC、PLT四项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MXD组间差异较小(p>0.05)。结论相对而言静脉采血在准确度上远高于末梢采血,临床诊断可优先选择静脉采血,提升数据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共取78例研究对象(即:2019年07月至2021年07月来院行血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按照采血方式分为末梢组(n=39,末梢采血法)和静脉组(n=39,静脉采血法),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检查后,两组MCV、 MCHC、MCH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PLT、 Hb、RBC比末梢组高,WBC(5.26±1.17)×109/L,比末梢组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方式的选择可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静脉采血法所取检验结果准确性比末梢采血法相对要高,应用更加广泛。

  • 标签: 应用效果 血常规检验 采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脉采血法与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7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检验,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采血检验数据更准确,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小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及缩短操作时间。方法临床上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配合真空采血管为患儿股静脉采血。结果方法改进后的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明显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护理人员操作时间。结论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为小儿采血,成功率达95%,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 标签: 股静脉采血 方法 改进
  • 简介: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检验的手段,但是静脉采血在临床上出现了多种问题引起了患者的反感,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静脉采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从而降低了患者在采血过程中的依从性,从而降低了有效静脉采血的概率,进而耽误患者的检查进度以及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一定伤害。为了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服务,做好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疼痛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就在静脉采血过程中降低疼痛的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研究更好的减轻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生理疼痛的方法提供有效的资料。

  • 标签: 静脉采血 减轻疼痛 方法讨论
  • 简介:摘要本文观察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末梢采血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区别,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支持。

  • 标签: 血常规 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静脉采血的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 : 对本院在 2019 年 9 月 ~ 2019 年 12 月期间需进行静脉采血检验的 800 例患者进行分析 , 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 两组中患者各分为 40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临床行常规静脉采血 ; 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检验结果 , 分析静脉采血的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结果 : 对比两组静脉采血检验结果 , 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采集标本时间及部位不当、弄错标本、标本送捡不及时等护理因素 , 均会造成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凝血、量不准、检验目的与标本不符结果 ; 研究组在护理干预后 , 检验不合格发生率为 8.0%, 检验结果合格率 92.0%, 对照组检验不合格发生率 23.0%, 检验结果合格率 77.0%, 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P0.05) 。 结论 : 在临床进行静脉采血过程中 , 进行护理干预 , 可规避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降低检验不合格发生率 , 发挥积极影响 。

  • 标签: 静脉采血 护理因素 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取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检测的价值。方法:200例采取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对上述受检者均采取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检测,比较两种采血方式检测结果。结果:采取静脉采血检测后的RBC、Hb、MCV、MCHC、Hct及PLT水平相比较末梢血较高(P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是患者疾病检验的基础项目,同时也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的关键环节。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是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采血手段,本文在梳理国内研究资料,就血常规检验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的差异性展开分析,期望在明确两种采血手段应用价值的同时,为临床提供支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