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收治48例药物肝损害患者,采取护肝治疗与合理护理等综合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药物肝损害重在预防,临床合理用药。临床对药物肝损害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有效的临床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上引发药物肝炎的常见原因、临床分型及对药物肝炎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8例药物肝炎的病因、临床分型及预后,用相对数来描述定性资料。结果本文导致药物肝炎的原因以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最为常见,占29.5%;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占56.8%。结论抗结核药物是引起药物肝炎的主要原因,药物肝炎的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

  • 标签: 药物 药物性肝炎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肝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药物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诊断、治疗后,受损肝脏均获得一定修复,疗效较满意。结论对药物肝病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药物肝损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疗程1月,对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优质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94.3%;经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药物肝损害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药物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药物肝损伤患儿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入选病例年龄分布、用药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结果入选病例男女比例2016,年龄5个月~14岁不等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有抗菌类药物、中药、解热镇痛药、化学药物等,患儿多有乏力、发热、皮质、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等症状,病理学特点主要为汇管区不同程度扩大、水肿、间质内混合炎细胞浸润,肝实质内中央静脉周围有灶性或融合性坏死,对症治疗后36例患儿均顺利出院。结论小儿药物肝损伤以混合型最为多见,联合用药是引起小儿药物肝损伤的重要原因,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小儿 药物性 肝损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由于药物原因导致患者肝脏受损的肝脏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的腹部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对于这100例患者全部进行腹部螺旋CT扫描检查以及相应的增强扫描检查。结果通过分析这100例患者的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发现有九成以上的患者CT扫描不正常,并且异常状况相当复杂,包括局灶性肝脏损伤,弥漫性肝脏损伤,肝硬化,肝脏外部轮廓发生改变,表现不光滑,左右肝脏比较严重失调等,并且有些患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等病症,还有些患者的肝脏处的细胞已经呈现出变性坏死的状态,胆汁出现淤积,胆色素出现不同程度的沉积等等。10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34±19.78)d,没有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或者死亡的现象。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能够对患者的肝脏出现的实质性变化客观的显示出来,在临床上对于诊断药物肝损伤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药物性 肝损伤 螺旋CT扫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涉及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药物肝损伤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按照肝损伤疾病类型将患者划分为A组(肝细胞型肝损伤)、B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和C组(混合型肝损伤),应用回顾性分析的办法,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药物肝损伤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主要涉及的药物。结果10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诊断分型肝细胞损伤型55例(55%)、胆汁淤积型20例(20%)、混合型25例(25%),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纳差、乏力、上腹不适、黄疸、尿黄、呕吐等。疾病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32例(32%),使用镇痛解热类药物治疗44例(44%),使用其他药物治疗24例(24%),其中单一用药29例(29%)、联合用药71例(71%),且联合用药2种药物30例(30%)、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药物41例(41%)。结论药物肝损伤疾病无明显的临床特异性,在临床治疗中,要加强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根据肝功能检测和诊断分型分析,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疾病特征 肝功能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传染病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193例DILI进行回顾性调查,对DILI相关药物、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DILI常见的药物有抗结核药、传统中药、抗菌药物、抗病毒药及抗肿瘤药。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指标异常和乏力、纳差、恶心、皮肤/巩膜黄染和皮肤瘙痒等。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常见(59.59%),DILI的严重程度与分型和药物类别有关联,DILI预后良好,好转和治愈率达91.71%。结论引起DILI的药物分布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程度与分型有关联,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甲基多巴及阿司匹林等,虽按一般剂量给药,也可引起肝脏损伤,将这类肝病称为药物肝病。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本文旨在探讨药物肝病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分型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显著降低(P<0.05),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72%>88.52%)及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5.08%>83.61%)和依从性(98.36%>86.88%)以及Alb水平(34.01±6.22)g/L>(29.35±5.14)g/L相对更高(P<0.05),而ALT水平(41.42±12.14)U/L<(94.25±14.82)U/L、TBil水平(45.19±14.52)μmol/L<(102.33±13.55)μmol/L相对更低(P<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肝炎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重症药物性肝炎 临床护理
  • 简介:药物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药物抗体,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反应,从而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immunehemolyticanemia,DIHA),严重的DIHA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DIHA的个案也时有报道,然而,现有的检测药物抗体的方法还不够规范,对于药物抗体检测结果的意义在认识上也不统一,导致我国对于DIHA的关注度和检出率远低于欧美等国。本文就药物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进行探讨,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药物抗体 溶血反应 免疫性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近3年来住院的药物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特点及转归,为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及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115例DILI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临床资料。结果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为中药、抗生素药物、免疫抑制剂、循环系统用药和抗肿瘤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20.9%、18.3%、13.0%、10.4%、8.7%;本组胆汁淤积型66例(57.4%),肝细胞型16例(13.9%),混合型33例(28.7%);发病时血清ALT水平为(151.2±56.8)U/L,AST为(136.5±25.4)U/L,ALP为(251.6±79.4)U/L,TBIL为(39.8±11.3)μmol/L,GGT为(101.5±28.8)U/L,经2~3w治疗,分别降至(21.7±10.2)U/L、(39.3±8.3)U/L、(120.8±70.5)U/L、(15.2±9.4)μmol/L、(37.6±7.2)U/L;76例(66.1%)DILI患者完全恢复,25例(21.7%)患者病情基本恢复,10例(8.7%)患者肝功能指标反复,4例(3.5%)因肝衰竭而死亡。结论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繁多,中药、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为主要的诱发药物,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临床医生应注意用药安全,尽量避免或降低DILI的发生。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诱发药物 临床特点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肝损伤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医院消化内科在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药物肝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药物肝损伤患者中,使用抗生素导致肝损伤占43.9%,居首位,抗结核病药物损伤占13.41%,位居第二,其次是中草药,占10.97%,其它药物导致的损伤占31.78%。确诊后立即停用导致肝损害药物,给予休息、保肝、降脂、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有效率97.56%,死亡率1.22%;结论导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合理有效的选择药物至关重要。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掌握药物的药动学指标、肝毒性等特点,并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对民众进行药物以及中草药相关知识的宣传,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能有效降低药物肝损伤的发病率,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病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肝损伤患者使用肝病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54例药物肝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药物和肝病治疗仪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常规组74.07%,治疗后,研究组TB、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肝病治疗仪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轻患者病痛,改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病治疗仪 药物性肝损伤 效果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物肝损伤患者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药物肝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依据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肝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的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肝损伤患者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护肝片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肝损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肝损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发生药物肝损与其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携带、年龄、喝酒史相关。乙肝病毒携带患者占据43.33%(26例)。年龄>60岁的占据56.67%(34例),同时患者年龄越大发生肝损伤概率越高。喝酒史患者占据46.67%(28例)。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四联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肝损的发生概率最高,高达50.00%。结论抗结核药物均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及时发现治疗均能良好恢复。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物性肝损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炮制中药治疗的44例为治疗组,采用未炮制中药治疗的44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对患者的毒性反应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就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而言,治疗组的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就两组的毒性反应率对比而言,治疗组的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中药炮制能够在一定程度改变药物能功效与理化性质,提高药效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临床上可以推广炮制中药的应用。

  • 标签: 炮制中药 性能功效 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