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马尔青霉菌(PM)是青霉菌中唯一的温度双相型真菌,可引起全身播散性马尔青霉菌病(PSM)。儿童PM感染多见于有免疫缺陷的宿主,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肺组织胞浆菌病、肺结核或侵袭肺曲霉病等。播散性的PSM进展快,并发症多,如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死亡率高,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诊断主要包括免疫功能检测、血清标志物、病原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目前尚未有标准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主要的一线用药包括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等。现就儿童PM感染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马尔尼菲青霉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马尔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马尔篮状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原检测、免疫功能评估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资料。结果7例患儿中男5例、女2例,就诊年龄0.75~8.75岁。7例患儿均发热、6例咳嗽、4例营养不良、2例丘疹,3例有反复感染病史。体格检查7例均有肝脾肿大、4例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降低6例、血小板减少3例。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4例胸部CT表现片状斑片影、胸腔积液、纵隔或腋下淋巴结肿大,3例有结节影,2例有空洞。所有患儿通过组织或体液培养出病原,其中组织培养阳性比例2/2,骨髓培养阳性比例4/5。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发现马尔篮状菌序列比例为3/4;3例骨髓和(或)外周涂片镜检快速发现真菌。免疫功能评估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均阴性,5例确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中2例高IgM综合征,2例STAT1基因变异,1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IL2RG基因变异)。除1例合并颅内感染患儿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其余6例分别或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有效,其中2例停药复发,1例停药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复发。结论儿童马尔篮状菌感染临床表现累及多个系统,呼吸道常见表现多为发热、咳嗽。胸部CT影像学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为结核感染。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有效,但抗真菌治疗停药易复发。

  • 标签: 儿童 马尔尼菲篮状菌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检测小檗碱对酵母相马尔篮状菌(TM)的抗菌活性。方法TM标准株(ATCC22019)1株,临床分离株10株,野生竹鼠分离株10株。TM以(1~5)× 103菌落形成单位/ml菌悬液接种于用微量稀释法制备的小檗碱、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药敏板,在37 ℃下培养48 h后观察结果,同时设阳性对照(仅加TM和培养基,不加药物)和阴性对照(仅加培养基,不加TM和药物)。参照M27-A3方案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质控株(ATCC22019)MIC均在参考范围内,阳性对照孔TM生长良好。小檗碱MIC范围为32~64 mg/L;氟康唑对非耐药株MIC为2~4 mg/L,对2株临床耐药株为128 mg/L;伊曲康唑MIC为0.06~0.125 mg/L,伏立康唑为0.06~0.125 mg/L,两性霉素B为1~2 mg/L,卡泊芬净为16~32 mg/L。结论小檗碱具有抑制酵母相TM活性的作用。

  • 标签: 小檗碱 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马尔尼菲篮状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抗γ干扰素(IFN-γ)自身抗体阳性马尔篮状菌病(TSM)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4例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TS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表现(肺内征象、支气管改变、胸膜改变及肺外改变)。对肺部受累程度进行CT评分,比较肺部不同区域受累程度的差异。结果54例患者中,46例有发热,43例有咳嗽、咳痰,28例有皮肤病变,19例有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显示29例CD4/CD8值降低,32例血小板计数升高。54例患者中仅1例胸部CT无异常表现。其余患者胸部CT征象以纤维条索灶(87.0%,47/54)、淋巴结肿大(75.9%,41/54)、散发结节(74.1%,40/54)、片状实变灶(72.2%,39/54)和胸腔积液(59.2%,32/54)最多见,实变病灶多伴有空气支气管征(63.0%,34/54);病灶多呈双侧分布(77.8%,46/54),38例(70.4%,38/54)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央区域。CT评分提示肺部不同区域受累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HIV阴性的TSM患者临床及胸部CT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抗IFN-γ抗体阳性的TSM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皮损、骨关节疼痛症状。胸部CT以条索灶、结节、实变及胸腔积液为主,淋巴结肿大常与上述征象并存,病灶多呈双侧分布。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尔透镜膜复膜纸不能适应高档烟草和出口灯具与化妆品防伪包装环保要求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尔透镜真空镀铝纸制备技术,以生产出与尔透镜膜复膜纸同样效果的高档光学防伪包装镀铝纸,且成品纸张易降解符合环保要求,基膜能回用10次以上,降低成本,提高工效。

  • 标签: 真空镀铝 透镜膜 基膜 模压
  • 简介:摘要1例53岁双眼视物模糊10余天女性患者,既往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口服靶向药物维莫。检查发现左眼房水闪光,视盘水肿,双眼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示早中期点状强荧光,晚期渗漏荧光呈多湖状,诊断为双眼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眼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在肿瘤科指导下间断服用维莫至停药。治疗后双眼视力改善,眼前节炎性反应消退,视网膜神经上皮复位,色素上皮脱色素呈晚霞样眼底。

  • 标签: 黑色素瘤 淋巴转移 维莫非尼 葡萄膜脑膜脑炎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拉治疗皮肤黑色素瘤(CMM)的效果及其对垂体同源框1(PITX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C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达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PITX1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生存情况、PITX1阳性表达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6.51%(20/43)比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P=0.043);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2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均更好,复发率更低,PITX1阳性表达率更高(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63%(5/43)比32.56%(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结论达拉治疗CMM效果较好,可提高PITX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黑色素瘤 垂体同源框1 达拉菲尼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马尔库塞认为,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技术理性将最终导致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化,文章试图在解析马尔库塞“单向度”思想的过程中,深层次挖掘其积极意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 标签: 马尔库塞 单向度 技术理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在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碳青霉烯耐药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已构成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重大威胁,其中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细菌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形势依然严峻。尽管全球新型抗菌药物不断涌现,但我国可供选择的抗CRO感染药物有限。因此,及时诊断CRO感染并基于现有药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精准防控尤为重要。

  • 标签: 细菌感染 诊断 碳青霉烯耐药菌 抗菌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梅毒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21.1-2022.6接收的50例梅毒患者开展分组,(研究组)400万单位静脉注射一日两次;(对照组)16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日三次。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青霉素在梅毒患者治疗中具有极大作用,静脉注射可以使疗效更加明显,推荐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梅毒 青霉素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作为医嘱的执行者要做到将书面医嘱落实成实际的护理操作,除了日常的护理检查和护理操作外,最重要的是保障临床药物的正确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护士要严格审查、判断、选取、配置、给药。在这些过程中,配药的过程是不容易受到重视的,加上日常护理工作内容繁重,不少护士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严谨认真的操作,不标准的护理操作可能会使用药的效果没有发挥到应有的程度。例如,在笔者观察中发现在配置氨苄青霉素时有时会存在药液抽吸不净、密封瓶内残留药液的情况。为解决这种情况部分护士选择应用超剂量注射器,但是这有着很多的弊端,一方面是注射器容量过大会导致抽吸药液的精准性欠缺,针头和针筒都不能保障准确地抽吸药液,另一番方面是科室卫生材料的不必要耗损增加。不但会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造成药物的浪费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将护士分为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护士在配置取用氨苄青霉素的效果,进行相关问题分析。

  • 标签: 氨苄青霉素溶液 配制取用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研究样本共取127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依据是否实施药学干预分为干预前(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和干预后(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比较干预前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率、用药满意率。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下:药学干预前,7.09%品种选择不当,16.54%用法用量不当,13.39%无会诊,14.96%无微生物送检,15.75%适应证不适宜,比干预后1.57%、7.87%、0.00%、6.30%、4.72%高,P<0.05。干预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用药满意率96.06%,比干预前83.46%高,P<0.05。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加强药学干预可增强用药规范性,显著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用药满意率。

  • 标签: 用药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满意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马尔萨斯陷阱理论指出在不发生大规模生产技术革命的前提下,人口以接近指数级数的速度增长,而生产资源仅以接近于算术级数的速度增长,二者增速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饥荒、战争等历史环节的发生。减缓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增加粮食产量是此矛盾的两个有效解决办法。将此理论类比带入交通规划领域,能有效解决车辆数、道路容纳量两者增速差距过大的矛盾。得出结论:限制车辆数、扩充道路容纳量为此问题的理论解决办法,但碍于道路容纳量短期无法扩充的客观事实,则应选择主动控制车辆保有量这一方法。

  • 标签: 马尔萨斯陷阱 汽车保有量 车辆增长 道路拥堵 拥堵缓解策略
  • 作者: 长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6期
  • 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211
  • 简介:目的 :研究对青霉素类药治疗的用药观察以相关药学分析。方法 :以2020年7月-2021年8月医院开据的涉及青霉素类药物的450张用药处方,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发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甲组(n=150)、乙组(n=150)、丙组(n=150),比较三组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率,并分析三组青霉素类药物应用不合理之处。结果: 甲、乙、丙组处方中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88.00%、70.67%和46.67%(P<0.05);呼吸科青霉素类用药率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临床对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有着明显降低趋势,不合理用药点情况也在逐步完善。并且不同科室青霉素类药物的有效应用上依旧存在一些差异,需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行相适应的干预。

  • 标签: 青霉素类;用药观察;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霉素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发生不良反应的104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年龄以18岁的青少年患者最为多见,抵抗能力较弱,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青霉素类药物由于其高敏感性及毒性较大等特点,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类型以阿莫西林为主,与其他药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晕、皮疹、头痛、恶心、呕吐等,水肿,皮炎占最大比重。结论:在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且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在临床上使用青霉素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合理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 标签: 青霉素 不良反应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特点和临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为有效预防控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在医院内的流行及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操作规范对菌株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染色和氧化酶实验对菌株进行初步筛查,再经过在 PHOENIX-100 微生物鉴定系统( 美国 BD 公司)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从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分离得到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199株,其中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15株,7.54%;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占125株,62.82%;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13株,6.5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23株,11.56%。标本类型主要以痰液(sputum)为主,共分离147株,占73.87%;其次是尿液(urine)标本,26株,占13.07%。科室分布中以呼吸科为主,占43.22%;其次为ICU,占27.64%。结论 医院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较高,菌株存在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MDR)。提示临床一定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院感意识,防止该类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扩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耐药性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在本院接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153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100例,占比为6.52%,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与占比。结果:用药不合理因素前三位是: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中依旧存在不良反应,所以需进一步的强化对药物合理运用管理力度,使得用药安全性全面提升。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合理性 用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