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198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中国近30年来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的流行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从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原始数据库中,选取性别、年龄、城乡、身体形态、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完整的738 523名13~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计算体质健康综合得分和优良(90.0~120.0分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分析不同年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特征学生优良的差异,并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1985—2014年间,中国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从1985年的27.6%上升到1995年的35.6%,随后持续下降至2005年的13.9%,在2010和2014年,优良稳步上升,分别为16.5%和19.1%。男生优良除1995、2014年外,均高于女生(P<0.001);13~15岁学生优良始终高于16~18岁学生(P<0.001);农村学生优良在1995、2000、2014年高于城市学生(P<0.05)。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生[PR(95%CI)=1.03(1.00~1.05),P=0.021]、农村[PR(95%CI)=1.09(1.07~1.12),P<0.001]、13~15岁[PR(95%CI)=1.89(1.84~1.94),P<0.001]、东部[PR(95%CI)=1.94(1.88~2.00),P<0.001]和中部地区[PR(95%CI)=1.15(1.11~1.20),P<0.001]、体育锻炼≥1 h/d[PR(95%CI)=1.41(1.37~1.45),P<0.001]、父母支持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PR(95%CI)=1.10(1.06~1.15),P<0.001]、看电视时间≤1 h/d[PR(95%CI)=1.26(1.21~1.30),P<0.001]、玩电子游戏、看视频或电子书等≤1 h/d[PR(95%CI)=1.05(1.02~1.09),P<0.001]是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高的相关因素。结论1985—2014年,中国汉族13~18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呈波动趋势;性别、年龄、地区、体育锻炼时间、非学习目的屏幕时间及父母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均与学生体质健康有关联。

  • 标签: 体质 健康状况 学生 趋势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次大面积肺栓塞实施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9月 ~2018年 12月收治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 6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序贯抗凝加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 1年以上,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 58.1%)和总有效率( 9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痊愈( 35.4%)和总有效率( 67.7%)(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具有可比性( P<0.05),治疗后,患者生命指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6.5%)显著低于对照组( 25.8%)( P<0.05),患者随访 1年,观察组再发肺栓塞和死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实施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次大面积肺栓塞 尿激酶 序贯抗凝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或畸形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61例,女79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51.3岁;所有患者均复位后行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形固定。对其年龄、性别、损伤侧别、骨折Gard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下地扶拐不负重活动时间、术前骨密度、术前25羟维生素D3浓度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或畸形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0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10.8个月)随访。共有25例(17.86%)患者发生骨折愈合或畸形愈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Garden Ⅲ、Ⅳ型(OR=2.873,95%CI:1.027~8.039,P=0.044)、非解剖复位(OR=4.678,95%CI:1.133~19.310,P=0.033)、术后<3个月下地扶拐不负重活动(OR=0.230,95%CI:0.072~0.737,P=0.013)、术前25羟维生素D3浓度<30 ng/mL(OR=3.718,95%CI:1.337~10.341,P=0.012)是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或畸形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骨折Garden Ⅲ、Ⅳ型、非解剖复位、术后<3个月下地扶拐不负重活动、术前25羟维生素D3浓度<30 ng/mL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或畸形愈合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不愈合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对股骨骨折的治疗,探讨股骨骨折愈合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从本院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接诊的股骨骨折愈合患者中选取 5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股骨骨折愈合的原因并寻求干预对策。结果:研究数据显示, 53例股骨骨折愈合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能量损伤、治疗措施不当(内固定材料或方式选择不当)、局部感染、未植骨等,其中以粉碎性骨折所占比例最大,为 32.08%( 17/53)。结论:股骨骨折愈合由多原因导致,如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材料或方式选择不当、局部感染等,临床必需予以重视,尽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 ]股骨骨折 不愈合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病理生理过程,对骨折愈合原理和过程的研究,国内外医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对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几种骨折愈合原理理论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一种新型髓内钉的设计实例—套管式髓内钉。

  • 标签: 骨折,愈合原理,髓内钉,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愈合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25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将纳入本研究的251例患者分为:①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纳入的为建模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②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纳入的为验证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效能的评价。建模组统计术后骨折愈合,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相关、手术复位相关、机械因素及生物学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验证组对影响因素再次评估,并对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49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骨折愈合。在分析的13个潜在影响因素中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后髋内翻、髓内钉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愈合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骨折愈合保护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基础,绘制列线图(又称诺莫,Nomogram图)。验证组102例中24例发生骨折愈合,区分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83>0.7,表明其有中等区分度评估术后骨折愈合的发生。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χ2=2.921,P=0.71>0.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术后髋内翻、髓内钉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愈合的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其保护因素。该风险评估模型有中等区分度以及较好的校准度,可为转子下骨折术后发生骨折愈合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预测 校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接收的四肢骨折病人 40 例作为本次分析病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其中分成观察组 20 例和对照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治疗效果 。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 依从性明显提高,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骨折愈合所用时间较短,且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两组患者之间数据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四肢骨折病人护理中添加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可有效 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骨折病人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接骨续筋颗粒在促进骨折愈合治疗中发挥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诊治的骨折患者 96 例作为治疗对象,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 48 例和对照组 48 例,研究组应用接骨续筋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三七伤药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和骨痂愈合时间。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总有效率为 95.83% ,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总有效率 72.92% ,数据对比有意义;研究组骨痂愈合时间短,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中药接骨续筋颗粒治疗骨折疾病可提升愈合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取得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接骨续筋颗粒 骨折愈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50/48),显著高于参照组84%(4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快速患者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50/48),显著高于参照组84%(4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快速患者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关注骨折愈合和躯体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骨科疾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12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个性化护理,分析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为( 28.5±5.9 ) d ,对照组为( 42.3±5.1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一个月后的骨折愈合上,观察组为 94.6% ,对照组则为 7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骨折状况的早日改善,加强肢体功能的恢复,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骨折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型护理对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 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导致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舒适护理。采用 Harris功能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1、 3个月和 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 P<0.01)。观察组优良为 91.11%,对照组为 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3.905, P<0.05)。观察组 6例( 13.33%)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例( 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 2=3.975, 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舒适型护理,更能促进关节恢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舒适型护理; 股骨颈骨折骨折愈合术; 并发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