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矢状位斜形截治疗距外侧穹隆或肩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距外侧穹隆或肩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22~45岁,平均32.6岁;Hepple分型:Ⅴ型11例;采用Chaput结节联合外踝矢状位斜形截,自体股骨外侧髁软骨移植术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影像学方面的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3~24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均恢复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94.3±2.9)分]、VAS评分[(1.2±0.4)分]较术前[(49.5±6.6)、(5.7±1.2)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膝关节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距囊性变消失、移植栓与距达到性愈合,关节间隙无狭窄。1例患者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症状。结论经Chaput结节联合外踝矢状位斜形截治疗距后外侧软骨损伤,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软骨 创伤和损伤 踝关节 截骨术 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跟结节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22例(29)跟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钢丝张力带进行内固定。试验组对患者采用Arthrex全螺纹生物可吸收型的带线锚钉进行内固。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和外固定及负重行走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等进行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锚钉内固定与张力带内固定前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跟骨结节 锚钉内固定 张力带
  • 简介:结节是跟腱的附着点,由于跟腱的力学特性,对于有移位的跟结节撕脱性骨折,多数学者建议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由于跟为松质,内固定不够牢固。术后需长期石膏等辅助外固定,易导致踝关节僵硬,活动功能障碍。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笔者采用钢丝限制环治疗跟结节撕脱性骨折。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撕脱性骨折 跟骨结节 钢丝限制环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踝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l例中年男性S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并进行多学科讨论。结果中年男性,全身痛,发现甲状腺结节,多处淋巴结肿大,影像学检查拟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伴淋巴结及骨转移,病理结果示小梁间可见片状增生细胞,胞质透亮,核形态欠规则;甲苯胺蓝染色示肥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2示增生肥大细胞(+);诊断为SM,广泛累及骨髓。给予沙利度胺、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结论认识SM的疾病特征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淋巴结 肥大细胞增生症,系统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术患者68例;其中男13例,女55例,年龄(64±7)岁。纳入标准:髌骨位置无严重偏移且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关节镜对髌股关节进行干预治疗;严重膝关节韧带损伤伴功能不全;严重其他骨病;既往膝关节手术史;随访术肢并发二次损伤。采用Caton-Deschamps指数(CDI)、股骨髌骨高度指数(FPHI)评估髌骨高度的变化,髌骨轴位45°X线片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髌股关节退化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5)个月。CDI由术前的(0.94 ±0.14)改善为术后1周、术后12月时(0.91±0.21)、(0.89±0.17)(F=0.451,P>0.05);FPHI由术前的(1.51±0.22)改善为术后1周、术后12月的(1.52±0.17)、(1.52±0.21)(F=0.782,P>0.05);髌股关节K-L分级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月时无显著变化(χ2 =0.479,P=0.628)。HSS评分由术前(52±16)改善为术后3、12个月的(69±1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638,P<0.001)。结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术对髌骨高度无明显影响,髌股关节未见显著退化。

  • 标签: 髌骨 截骨术 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胫骨结节软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结节软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减少运动量和充分休息局部制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胫骨结节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2±1.3)分比(7.9±2.4)分、(4.8±2.6)分比(8.2±2.5)分,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是胫骨结节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能量冲击波 胫骨 骨软骨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一种新型丁字鞋在固定胫骨结节牵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诊治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平均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单纯牵引,而观察组则采用自制丁字鞋,并对比两组胫骨结节牵引移位发生率、压疮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的胫骨结节牵引移位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丁字鞋用于胫骨结节牵引中,能够减少牵引治疗中造成的克氏钉移位,促进患者骨折畸形的愈合,能够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 标签: 新型丁字鞋 胫骨结节骨牵引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唐氏入路行后踝清理术治疗距结节撞击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距结节撞击症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15~65(36±7)岁,左足31例,右足33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唐氏入路关节镜下后踝清理术,即患者取侧卧位,取外踝尖入路及跟腱后外侧入路构建关节镜通道。手术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影像学评估,并进行前后对比检验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5.6±4.2)个月,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4±11)分,末次随访时为(92±9)分(P<0.05);术前疼痛VAS为(4.5±3.0)分,末次随访时为(1.0±0.3)分(P<0.05)。影像学评估中术前距结节与切线的垂线距离为(4.0±2.0)mm,跟后关节面后缘与切线的垂线距离为(-8.4±4.2)mm,术后距结节向后方与切线的垂直距离平均值为(-7.9±4.6)mm,术后距下关节裸露距离为(-2.1±3.0)mm。结论经唐氏入路关节镜下清理距结节可有效缓解因距结节问题而引起后踝撞击症的症状,具有避免手术反复更换体位、消毒铺单等,减少感染可能等优点。

  • 标签: 距骨 距骨后结节骨折,后踝撞击症 关节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