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儿,男性,1岁。主因发热半月,皮疹伴嗜睡5天,咳嗽、气喘3天,呕吐伴抽搐1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0天有麻疹接触史,入院前半月出现发热,每日体温波动在38℃左右,同时伴流泪、畏光、咳嗽,在家曾用洁霉素、安痛定、氟美松(药量不详)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体温时降时升,5天前患儿体温升高达40℃,并于颜面、耳后、发际出现皮疹,逐渐波及

  • 标签: 麻疹 合并症 小儿 脑炎 喉炎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4例麻疹并发肺炎心衰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72例)和优质护理组(72例),常规护理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儿最终临床治疗疗效、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优质护理组患儿其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麻疹 肺炎心衰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正>杨某,7岁女童,住本市流行乡。因发热昼低夜高伴咳嗽20余天当地医治无效而来站检查。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1:20),拟诊为急性血吸虫病,于6月30日8Am入院。入院检查:T37.5℃,P90次/分;精神欠佳,能合作,面部有红色丘疹数点,微痒;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略膨,肝肋下2cm,剑下5cm,质地中等,压痛不

  • 标签: 麻疹 间接血凝试验 小儿急性血吸虫病 肺炎 心衰 合并
  •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肺炎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麻疹发病人群及影像表现有了新的变化,通过分析病例,对麻疹有一个新的认识。

  • 标签: 麻疹 肺炎 临床表现 影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6月入院的26例婴幼儿麻疹合并肺炎,年龄在4个月至9岁,其中男孩12个,女孩14人,经过及时、准确的治疗与有效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常强,有多种并发症,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并发心衰,易引起麻疹患儿死亡。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麻疹的发病特点,采取良好的综合护理,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麻疹 肺炎 护理
  • 简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遭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多见。在幼儿急性传染病中最多,也是最容易传染的病种之一。若合并肺炎、支气管炎等合并症不及时救治,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较高。我科2007年1月-2007年4月共收治小儿麻疹46例,其中合并肺炎22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合并肺炎 小儿麻疹 护理报告 急性传染病 麻疹病毒 支气管炎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女性平常爱喝绿茶者,因罹患肺炎死亡的风险可以降低近一半,而这一功效在男性身上则没有体现。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临床营养学专业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绿茶中富含的儿茶素可能对引起肺炎的病毒和细菌起到了抑制作用。

  • 标签: 喝绿茶 肺炎 死亡 日本东北大学 研究人员 临床营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2016年l月至2017年l月期间收治的儿科确诊为肺炎合并心衰的70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麻疹患儿的人口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探讨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岁的麻疹患儿,收集其人口学、流行病学、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麻疹并发肺炎的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730例麻疹患儿,其中2014年423例(24.5%), 2015年437例(25.3%), 2016年856例(49.5%), 2017年10例(0.6%), 2018年4例(0.2%);男女性别比为2∶1;年龄为4 d至18岁,<3岁者1 572例(90.9%);居住地为农村者1 381例(79.8%);低出生体质量儿83例(4.8%);229例(13.2%)患儿在患麻疹前半年内有呼吸道疾病史;1 489例(86.1%)患儿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将1 730例麻疹患儿分成肺炎组1 295例与非肺炎组435例。肺炎组呛咳发生率为56.8%(735/1 295),高于非肺炎组的40.9%(17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70,P<0.01)。0.7%(12/1 730)的患儿病情危重,0.5%(8/1 730)的患儿死亡,均为肺炎组患儿。肺炎组患儿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10×109/L所占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所占比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CRP>8.2 mg/L所占比例、降钙素原、降钙素原>0.5 ng/L所占比例、血红蛋白<110 g/L所占比例、白蛋白<35 g/L所占比例均高于非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3、χ2=47.239、t=8.297、χ2=41.176、Z=-6.769、χ2=40.131、Z=-4.119、χ2=19.284、χ2=7.465、χ2=18.356,均P<0.01)。性别[比值比(odds ratio,OR)=1.316]、居住地为农村(OR=1.521)、年龄<3岁(OR=2.044)、出生体质量<2.5 kg(OR=2.014)、发病前有呼吸道疾病(OR=1.905)、未接种过麻疹疫苗(OR=1.591)、感染麻疹病毒后出现呛咳(OR=1.550),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OR=3.666)、C反应蛋白>8.2 mg/L(OR=1.871)、降钙素原>0.5 ng/L(OR=1.711)是儿童麻疹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男性、来自农村、低出生体质量儿、患麻疹前有呼吸道疾病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麻疹患儿易并发肺炎,应给予特别的医学关注。

  • 标签: 麻疹 儿童 并发症 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56例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在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2.86%,对照组则为71.43%,两组数据相差甚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心理指导,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强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麻疹 支气管肺炎 护理体会
  • 简介:2012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地高辛会明显增加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研究发现服用地高辛的患者比不服用地高辛的患者全因死亡率总体上增加了41%。在被观察的有和无潜在心脏衰竭的男性和女性患者患者中,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是一致的。

  • 标签: 全因死亡率 房颤患者 地高辛 心衰 心脏衰竭 女性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当小儿出现重度肺炎时又伴有合并心衰的病症应该如何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就诊的患者40例,对这些患者的病症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合适的护理方法并推广到今后的护理工作中。结果在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下,40例患者中共36例完全康复,剩余4例处在恢复过程中,效果明显。结论对于小儿重度肺炎同时伴有合并心衰的患者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痊愈率,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当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衰 护理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在一般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以来我院收住的64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抗感染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酚妥拉明0.5-1.0mg/kg静脉滴注。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两组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在一般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心衰 急诊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06例2014年4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憋喘、高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4.34%vs.73.5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衰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后,52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27例5d内治愈,14例8d内治愈,6例12d内治愈,5例15d内治愈;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为(30.2±2.2)h;平均住院时间(8.3±1.4)d。结论对于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取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愈时间,提升治愈率,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和全身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和脑炎等,其中肺炎最为常见,病死率较高。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麻疹的发病特点,采取良好的综合护理,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麻疹 肺炎 护理
  • 简介:例l,男,26d。因皮疹、咳嗽4d,加重2d就诊。4d前家长发现患儿额面颈部出现红色皮疹,伴发热,体温38.5℃,偶咳。其母正患麻疹。体检:体温36℃,脉搏180次/min,呼吸78次/min。全身皮肤发灰,可见散在的淡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双眼险肿胀,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口腔颊粘膜及口唇内侧可见麻疹粘膜斑。两肺可闻及密集的中小湿性罗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心率18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微胀,肝右肋下4.0cm,剑突下4.5cm,质软,肠鸣音弱。实验室检查VnBC6.7×10’儿,N0.35,L0.64。测血清抗麻疹IgM抗体(十)。给予吸氧纠酸,强心利尿,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5d后皮疹开始消退,有棕褐色色素沉着斑及麦鼓样脱屑,治疗9d痊愈出院。最后诊断:新生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心衰

  • 标签: 新生儿 麻疹 肺炎 合并症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