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家庭已逐渐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且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在以前的大家庭中,每个成员扮演着教导或互动的角色,孩子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也发展得很好,现今则不然了。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应该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

  • 标签: 认知性格习惯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疗法(CBT)对产后抑郁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56例产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CBT设为观察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SDS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疗法可改善产后抑郁症状。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自评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例偏执型人格障碍来访者的整个咨询过程。在9次的中短期认知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对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问题及目标、问题解决、咨询结束四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的咨询重点,咨询技术与对话的展示,接受督导,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案例示范,并对认知疗法的局限性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偏执型人格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个案概念化 核心信念 自动化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采用认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心理门诊收治的80例网络成瘾青少年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研究组采用认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CIA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CI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采用认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认知行为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在催产素静脉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催产素静脉引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结果干预后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催产素引产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取得孕妇的配合,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催产素 静脉引产 认知疗法 行为干预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48-02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石榴汁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的影响,探讨石榴汁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的作用.方法采用2VO方法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榴汁组逃离潜伏期时间显著少于2VO组(P<0.05);其目标象限时间(8.950±2.371s)显著增加(P<0.05).结论榴汁可能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能力.关键词石榴汁;慢性脑低灌注;认知障碍;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9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技术干预对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25例、对照组115例,实验组采用三级围产保健对孕妇进行认知技术干预.结果实验组孕妇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异常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子痫前期、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孕妇在孕期进行认知技术干预可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孕妇血脂异常控制,减低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词子痫前期;血脂;围产保健;认识行为技术干预中图分类号R1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是造成儿童认知改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阅读2010年重庆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依托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综合干预及指导策略,为改变儿童认知行为、心理障碍提供参考。

  • 标签: 指南 儿童 认知行为 指导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烧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烧伤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烧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及SCL-96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干预可有效缓解烧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临床治疗的有序开展。

  • 标签: 烧伤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研究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给予认知干预。结果干预后第2、4、8周,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和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第8周对自杀意念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干预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

  • 标签: 认知行为 抑郁症 自我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4例强迫症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配合认知疗法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强迫行为、强迫思维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采用认知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而且对患者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强迫症 认知行为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5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事先知情且同意,按照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6人。对照组仅仅依靠单纯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予以认知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半个月以及一个月时间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评分结果有无显著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实验组半个月以及一个月时自评量表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认知疗法,能够纠正其认知模式,对于其抑郁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认知疗法辅助以药物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抑郁症 抗抑郁药物 认知行为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认知疗法对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8例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作对照组,仅根据不同疾病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另选取38例作研究组,在不同针对性治疗基础上辅以认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心理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3.15%,对照组患者心理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6.31%,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疾病患者采用认知疗法,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口腔疾病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综合干预对戒毒人员不良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112名戒毒人员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强制戒毒,实验组戒毒期间辅以认知综合干预。随访半年以上,对比两组戒毒人员风险认知水平、心理状态、复吸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戒毒人员风险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知综合干预有助于减轻戒毒人员不良心理,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减少复吸率,值得在戒毒人员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综合干预 戒毒人员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疗法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按照结合常规治疗和认知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和大体功能评定量表得分的差异判断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和大体功能评定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认知治疗能明显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治疗。两组进行12周持续治疗观察,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4、8、12周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第4、8、12周末PSQI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认知治疗可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