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其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IM患儿分别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IM患儿急性期CD3、CD8明显升高,CD4、CD19、CD16+56及CD4/CD8明显降低,症状缓解后CD3、CD8百分比呈下降趋势,CD4、CD19及CD4/CD8有所上升,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CD16+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上述指标分别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IM可能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虽然恢复期患儿CD3、CD8百分比呈下降趋势,CD4、CD19、CD16+56及CD4/CD8百分比有所上升,但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健康儿童水平,需长期关注IM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并控制感染。

  • 标签: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冲击量与常规剂量甲强龙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诊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剂量甲强龙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冲击量(大剂量)甲强龙治疗,疗程4~6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6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患儿为76.9%,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皮肤黏膜出血消失时间、血小板计数(PLT)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剂量甲强龙治疗新诊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儿,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血小板水平,改善其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冲击量治疗。

  • 标签: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甲强龙 冲击量 常规剂量 安全性
  • 简介:哮喘在儿童中很常见,在西方国家住院儿童中,哮喘是最常见的诊断,据调查报道:至少10%的儿童曾被诊断过哮喘。最近的研究表明,40%~50%的学龄前儿童在近12个月中曾有过哮喘发作。毫无疑问,在过去的10~20年中哮喘的发生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增多(图1),其原因还不太清楚。在高度净化的西方生活方式中,

  • 标签: 儿童 哮喘 婴幼儿 呼吸道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3年全球有63万儿童感染了HIV,大部分是在妊娠、分娩或母乳喂养期间经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50多万,亚洲有5万。如果以这种感染速率持续下去,未来10年全球估计将有500万~1000万儿童成为HIV感染者,其中9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已有许多国家报告因HIV造成的婴幼儿及儿童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感染HIV的新生儿中约1/4会在1岁前死亡,2/3在2岁前死亡。大多数死亡发生在5岁以前。2003年估计有50万儿童死于AIDS相关疾病。此外,超过1400万儿童因AIDS失去父母一方或双亲。到2010年,预计会有多达2500万儿童因HIV/AIDS沦为孤儿。

  • 标签: 儿童 爱滋病病毒 HIV 病毒感染 淋巴结病 乳酸酸中毒
  • 简介:品行障碍的特征是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的反复发作的反社会行为。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临床主要表现为明显超出其年龄范围的显著的反抗行为如挑衅、敌意和破坏行为。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则可见偷窃、逃学、打架、撒谎和离家出走等行为。最严重的病例还有纵火或虐待动物或其他儿童的行为。品行障碍患者通常与同龄人关系差有关,但有时也见于平常与同龄人相处和谐的儿童

  • 标签: 儿童 行为障碍 品行障碍 多动障碍 混合障碍
  • 简介:INFα仍然是乙型肝炎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联合INF及利巴韦林治疗儿童丙型肝炎的有效率>45%,对基因型为2或3的有效率达80%。代谢性肝病的进展包括用NTBC治疗酪氨酸血。目前儿童肝移植最常见的适应证为囊性纤维病。肝移植对于晚期肝衰竭仍然是一个成功的治疗手段,为改善长期预后应尽早考虑。

  • 标签: 儿童 肝胆疾病 干扰素Α 利巴韦林 代谢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 简介:肢端肥大是一种成年人中罕见、慢性、致残性疾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它几乎均由分泌生长激素(GH)的垂体腺瘤引起。在骨骺闭合前发病者可以引起垂体性巨人。在未治疗的个体中生存年限大约减少10年。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GH) 垂体腺瘤 骨骺闭合 生存年限 成年人
  • 简介:正常情况下,在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以及钙感觉受体(CasR)的相互作用下,细胞外钙离子的水平保持在2.1~2.5mmol/L的窄参考范围内。血浆总钙中大约有50%与蛋白结合,剩余的处于离子状态(游离钙),只有游离钙具有生理学活性。低钙血很常见,可以无症状,仅有生化的异常改变,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急症(表1)。

  • 标签: 低钙血症 细胞外钙离子 甲状旁腺素 mol/L 生理学活性 维生素D
  • 简介: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点。骨折可发生于椎体、前臂远端和股骨近端,在绝经后女性中尤为常见。以骨密度(BMD)这一概念为基础提出了骨质疏松更为实用的定义。BMD低于正常青年人平均值的2.5SD即可认为是骨质疏松,如果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亦可得到确诊。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折危险性 绝经后女性 正常青年人 骨骼疾病 骨量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17例CT表现,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等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例中位于右后上纵膈2例,右后中上纵膈3例,右后中下纵膈3例,右后下纵膈1例,左后中纵膈3例,左后中下纵膈3例,左后下纵膈1例,双侧后中下纵膈1例。肿块平均大小6.3cnm×4.3cm(2.3cm×2.0cm~12.6cm×4.0cm),CT平扫显示肿块边界清楚8例,边界不清楚9例;肿块密度不均匀13例,密度均匀4例,肿块内见砂粒状或条片状钙化8例;邻近胸膜增厚10例,合并胸腔积液5例;邻近气管及主支气管受压6例,心脏受压4例,肺动脉受压7例,降主动脉受压1例;肿瘤越过中线6例,肿瘤向椎间孔生长5例,包绕主动脉3例,肋骨侵袭破坏3例,肋骨受压变形2例,胸椎受侵破坏2例,沿脊柱旁突入上腹部1例;纵膈淋巴结肿大10例,骨转移1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1例。CT增强扫描14例,不均匀强化11例,均匀强化3例;轻度强化3例,平均CT值36(20—56)HU;中度强化8例,平均CT值53(36~74)HU;明显强化3例,平均CT值70(56—88)HU。肿块内见点状血管影7例,肿块内见多囊状改变6例。结论儿童纵膈神经母细胞瘤具有一定特征,CT表现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 标签: 纵膈 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行为障碍是指反复出现反社会行为且持续至少6个月的情况。在少儿,临床表现主要是明显的超出正常范围的负面行为,例如反抗、敌视、易激惹(因此称为“对立-反抗障碍”)。在年龄稍大的群体中.可以看到一些偷盗、逃学、打架、撒谎、离家出走的行为,在最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放火、虐待小动物及其他儿童的情况。

  • 标签: 行为障碍 儿童 正常范围 青少年 临床表现 反社会行为
  • 简介: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要阻止其成为一种流行病,有必要下大力气改变进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某些亚洲儿童中可能有未被诊断的佝偻病,因其进食的食物中富含植酸盐,并且紫外线照射不足。有些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具有“益生原”效应,能够促进结肠细菌的生长,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能改变肠内菌群组成,从而改变其代谢活性;它们可能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应答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婴儿 儿童 青少年 合理喂养 哺乳期
  • 简介:约4%~30%的儿童和青少年有肌肉骨骼的问题,其诊断多种多样,多数病因是机械性(非炎症性)的,且大多症状轻、短期可痊愈。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严重和潜在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恶性肿瘤和非意外损伤都可能有骨骼肌肉的症状。在英国,慢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5~18/100000,患病儿童超过12000,这与儿童糖尿病人数相近。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慢性关节炎 MRI检查 超声检查 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