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ELISA 对比胶体检测血液中 HIV 抗体的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进行血液 HIV 抗体检查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检测和 LISA ,并通过免疫印迹确定,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结果 通过 ELISA 检测,本次实验 84 例患者中有 49 例呈现阳性, 假阳性 10 例, 其假阳性率为 11.90% 。经过胶体检测,本组 84 例患者血清中有 39 例呈阳性, 7 例成假阳性,其假阳性率为 8.33% 。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ELISA 综合 准确性 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血清 HIV 抗体检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进而促使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ELISA 法 胶体金法 HIV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胶体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辖区内定点治疗医院咨询门诊HIV抗体阳性患者1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LISA胶体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准确性,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最大稀释比例,为ELISA胶体高(P<0.05)。结论:在HIV抗体的检测当中应用胶体的敏感性比较高,但是ELISA的准确性相比于胶体更高,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可互相补充,进一步提升HIV抗体检测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 准确性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胶体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在HIV抗体筛查中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8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胶体ELISA检测HIV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60例患者中经HIV抗体复查显示其中阳性4例,ELISA检出阳性5例,胶体检出阳性7例。以复查结果为准比较阳性检出率,ELISA胶体阳性检出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60%、阴性预测值99%,ELISA的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上均高于胶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之下ELISA筛查HIV抗体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临床实际筛查中如有必要可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HIV抗体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的特异性。方法采用ELISA进行344例传染病筛查患者血清的检测,同时采用胶体对同组患者进行测定作为对比。结果ELISA检测出抗HCV阳性率为4.07%(14/344),胶体检测出阳性率为2.62%(9/344)。结论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胶体检测,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在本次试验中并未能完全体现,仍需观察取证。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ELISA胶体检测血液抗-HIV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ELISA法测定的S/CO值的强、弱与胶体的符合率。方法采有用两种ELISA试剂同时检测抗-HIV抗体,对任何一种呈反应性的标本均进行双孔复查,同时用胶体进行检测,复查仍为阳性反应的标本,留取同源血袋血浆及填报资料一同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WB进行确认。结果ELISA检测抗-HIV呈阳性反应的156人份血液中有105例WB确认为阳性,阳性率为67.31%,其中95例为胶体阳性,符合率为90.48%(95/105);ELISA呈强阳性反应与ELISA呈弱阳性反应的WB确认阳性率比较χ2=100.30,P<0.01。结论ELISA检测试剂不同的厂家存在技术的差异,都有一定的漏检率及假阳性率,胶体因方法学原因,存在漏检和检测假阳性的可能;ELISA检测抗-HIV呈S/OD值呈强、弱阳性结果确认为阳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S/OD值越高,与WB试验结果符合率越高。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法 WB法 HIV-Ab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特异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0例临床手术前患者血清。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为阳性者,再采用胶体吸附试验方法重新检测抗HCV。结果480例样本中,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10例,阳性率2.10%。胶体吸附试验阳性6例,阳性率1.2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检出率高出胶体检测0.85%。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胶体金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BsAg检测的胶体ELISA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38例患者,采用ELISA检测HBsAg阳性标本,根据S/OD值,将其分为A、B、C、D四组,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ELISA检测438例HBsAg阳性标本,其中A组(1.0≤S/OD≤6.9)38例,胶体检测出3例,检出率为7.89%;B组(6.9<S/OD≤12.8)40例;C组(12.8<S/OD≤25.0)350例,D组(>25.0)10例,胶体均全部检测出,两组方法检测A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ELISA胶体检测HBsAg的灵敏度高,且具有较高特异性,由于胶体容易造成漏检,因此ELISA胶体更适用于临床检测HBsAg。

  • 标签: HBsAg检测 胶体金法 ELISA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ELISA胶体检测抗-HCV特异性抗体的效果对照。方法:本单位就诊的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比对分析,时间区间为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实验组(40例)采用胶体检测,对照组(40例)给予ELISA检测,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检测效果。结果:实验组检测阳性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95.00%(38/40),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检测成本及检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符合临床统计学要求。结论:抗-HCV特异性抗体检测中,ELISA胶体的检出率均较高,但是,胶体的检测成本较低,检测时间较短,操作比较便利,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法 抗-HCV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浓度球蛋白对胶体检测HIV抗体的干扰,探讨引起干扰的球蛋白浓度水平。方法 对高浓度球蛋白血清用PH7.2PBS进行系列稀释,并对原血清和系列稀释血清逐一测定其球蛋白含量。同时用胶体(两个厂家)、化学发光ELISA对原血清和系列稀释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化学发光ELISA及艾博乳胶检测均为阴性;原血清及低稀释度血清用英科胶体试剂检测表现为阳性反应,并有背景干扰。随着血清稀释度逐渐增高、球蛋白浓度逐渐降低,阳性反应逐渐减弱,背景干扰逐渐减弱,在球蛋白含量为60.5-61g/L稀释处干扰完全消失,结果为阴性。初步结论 高浓度球蛋白对胶体(英科)检测HIV抗体有假阳性反应和背景干扰;血清球蛋白<61g/L时,胶体检测HIV抗体无干扰。

  • 标签: 高浓度球蛋白,HIV抗体,胶体金法,背景干扰,假阳性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标层析ELISA。由于ELISA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标层析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标层析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标层析ELISA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验证胶体发和酶联免疫在对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抽取相同量的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液。实验组患者使用胶体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并将两组实验的结果通过SPSS进行u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u检验的P>0.05,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和酶联免疫在临床上检测丙肝病毒抗体的疗效相似。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 丙肝病毒抗体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酶联免疫胶体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实验组采用胶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结果实验组检出率为81.63%,假阳性率为8.16%,假阴性率为6.12%,检测时间为(5.62±4.13)min,检测成本为(7.95±0.63)元。对照组检出率为91.84%,假阳性率为4.08%,假阴性率为2.04%,检测时间为(99.77±7.65)min,检测成本为(4.15±0.5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胶体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各有利弊,其中酶联免疫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成本低,但需专业操作人员及特定仪器、试剂等,局限性大,检测时间长,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胶体检测快速、方便,便于急诊检测和基层开展推广,但成本高,准确性低于酶标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胶体快速筛查疟原虫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近六年在我区中心镜检站就诊有发热症状疑似疟原虫感染和病例复核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涂片及胶体筛查疟原虫抗体,观察该100例患者经胶体筛查疟原虫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发现,胶体筛查出疟原虫阳性患者有12例,阴性患者3例。血涂片筛查检出疟原虫阳性患者5例(均为出国务工人员输入性感染),阴性92例;胶体检测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70.59%,阴性预测值为96.39%。结论胶体在快速筛查疟原虫抗体中具有重要价值,能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提倡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胶体金法 快速筛查 疟原虫抗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胶体与酶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的检出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单位进行检测的艾滋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胶体检测艾滋病抗体,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艾滋病抗体,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现阳性患者22例,阳性检出率73.3%(22/30);实验组发现阳性患者29例,阳性检出率96.7%(29/30),阳性检出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敏感率100%、对照组敏感率84.6%。结论胶体与酶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比较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检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LIA)与胶体检测丙肝抗体(HCV-Ab),因其快速﹑灵敏﹑操作简便﹑得到广泛推广,在全国大部分实验室得到推广应于,丙肝病毒抗体(HCV-Ab)输血前筛查检测。用两种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入院患者输血前筛查,收集116例弱阳性HCV-Ab标本,S/CO值在1.5~11.0间的阳性血清标本,即临界值附近的阳性血清标本然后用CLIA胶体同时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LIA检HCV-Ab阳性标本116例,灵敏度为100%,而胶体只检出19例阳性标本,S/CO值在6.1~11.0时胶体的灵敏度为16.4%,S/CO值≤6.0时胶体法则无法检出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CLIA,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胶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实验室1922份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为研究对象,其血液标本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并对比方法的检测差异。结果 采用酶联免疫进行初次筛查,有12份阳性,1910份阴性,阳性率为0.62%。在胶体实验中,有13份阳性,1909份阴性,阳性率为0.68%。结论 针对艾滋病抗体检测采用胶体和酶联免疫准确性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有效手段,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实施ELISA胶体试纸条的价值。方法: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采取ELISA胶体试纸条检查,标准为病原学检测,分析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检测,ELISA胶体试纸条检查后,对比灵敏度与准确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ELISA灵敏度高于胶体,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患者检测时,ELISA胶体试纸条均为可靠方式,其中ELISA灵敏度更高,适合常规检测;而胶体试纸条检测更为便利,适用于急诊或健康人员的筛查,但后期应进一步提升检测灵敏度。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ELISA法 胶体金试纸条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艾滋病抗体检测中采用酶联免疫胶体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疾控中心收治的75例初筛阳性待复查的血清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均采取酶联免疫胶体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同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时间和血清用量。结果 酶联免疫的艾滋病抗体阳性检出率(96.0%)与胶体(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的操作时间[(84.53±5.56)min]长于胶体[(19.79±2.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血清用量[(60.28±4.18)μL、(60.17±4.39)μ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胶体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但相比较而言,酶联免疫的操作时间更长、操作步骤更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更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 检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