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CYFRA21-1、CA125和NSE肺癌诊断的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20例肺癌患者(观察组)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血清CYFRA21-1、CA125、NSE)。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可发现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值、CA125水平值、NSE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同时观察组III~IV期的患者血清CYFRA21-1(7.85±1.69)ng/ml、CA125(42.36±4.55)ng/ml、NSE(17.63±3.58)ng/ml均高于I~II期患者(P<0.05)。结论血清CYFRA21-1、CA125和NSE肺癌患者诊断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血清CYFRA21-1 CA125 NSE 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125联合CEA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CEA和CA125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A125和CEA水平,并以病理学为基础,评价CA125和CEA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CA125和CEA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联合CA125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明显高于CEA和CA125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25联合CEA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显著提高准确率、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CA125 CEA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45例,将其列为实验组,测定其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将其列为参照组,测定其治疗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并将其与实验组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明显较高,两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实验组患者中,治疗后患者的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血清肿瘤标记物与肺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够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可作为临床指标辅助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血清肿瘤标记物 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CEANSE、CA125、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肺癌组、肺部良性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电化学发光法分析,测定其浓度。结果肺癌组与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组血清肿瘤标记物CEANSE、CA125、CYFRA21-1均有显著差异;CEA、CYFRA21-1、NSE分别是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敏感的血清肿瘤标志物;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癌诊断敏感性。

  • 标签: 肿瘤标记物(CEA NSE CA125 CYFRA21-1)肺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重钢总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5例和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的恶性组和良性组,采集血清和胸腔积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的含量。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t=20.297~43.645,P<0.05);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SCC-Ag含量明显高于血清(t=14.182~33.933,P<0.05),且TNM分期越高,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含量越高(F=11.394~26.992,P<0.05)。结论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含量能够为肺癌诊断和病理分期的评估提供参考,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变化比血清更为显著和灵敏。

  • 标签: 肺癌 胸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TPS联合检测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确诊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NSCLC组,另选同期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71例纳入良性组,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三组均进行采血,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以及配套试剂检测CEA、CYFRA21-1、TPS,并进行对比,评价诊断效用。结果:对照组CEA、CYFRA21-1、TPS水平均低于良性组,良性组均低于NSC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CEA+CYFRA21-1+TPS检测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CEA、CYFRA21-1(P〈0.05),CEA+CYFRA21-1+TPS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6.00%、96.03%、96.00%、96.03%、96.01%均高于TPS诊断的91.33%、90.07%、90.13%、91.28%、9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TPS联合检测应用于老年NSCLC,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用。

  • 标签: 老年人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临床诊断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的应用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定期为研究组,病理类型有非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对照组为肺部良性病变者。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CA125、CYFRA21-1、NSECEA水平。(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CA125、CYFRA21-1、NSECEA水平。(3)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意义。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CA125、CYFRA21-1、NSECEA比较有差异(P<0.05)。(2)腺癌组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鳞癌组(P<0.05);鳞癌组CYFRA21-1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腺癌组(P<0.05);小细胞肺癌NSE明显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比较有差异(P<0.05)。(3)CA125、CYFRA21-1、NSECE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4项单一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肺癌早期诊断困难,将CA125、CYFRA21-1、NSECEA联合用于诊断时可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肺癌 诊断 肿瘤标志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例诊断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28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抗病毒及并发症对症处理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结局及治疗前后血清NSE的水平变化进行观察、检测及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的总有救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患者血清NSE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降低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NSE水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治疗病毒性脑炎可能更为有效。

  • 标签: 高压氧病毒性脑炎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肺癌组),同时选取3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在肺癌中的敏感度分别为65.00%、57.50%及52.50%,其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7.50%。结论肺癌患者血浆D-D、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D-二聚体(D-D)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 片段21-1
  • 简介:一、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月,伴胸痛、胸闷,咳粘液浓痰,时有发热,最高38℃,抗炎效果不佳,外院诊断诊断慢性肺脓肿。入院后行平片及CT平扫检查。诊断右上肺脓肿,肺癌待排除,自述于曾于乡镇卫生院抗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两侧胸廓对称,右上肺扣实音,两肺呼吸粗,两肺可闻及少量啰音,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癌患者的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39例肺癌患者为对象,给予患者螺旋CT扫描诊断与病理检查分析,对比患者接受两种方法诊断后的肺癌检出情况。结果患者接受螺旋CT扫描后肺癌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极为贴近,两种方法的相关数据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螺旋CT扫描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肺癌 螺旋CT 病理检查 价值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和分型以及诊断途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小细胞癌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的观察和对照,分析诊断小细胞癌的CT表现和病理关系。结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和肺内肿块,是小细胞癌的CT主要表现特征,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再配合经皮穿刺活检可以提高到90%以上。结论CT螺旋扫描配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小细胞癌确诊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行螺旋CT诊断的临床基本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共有61例,经手术切片与病理观察,所有病患均被确诊为肺癌病患,对所有病患实施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此类检查方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对比螺旋CT检查结果与肺癌病患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经螺旋CT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结果来看,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运用于肺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极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肺癌患者 诊断价值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层应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是否行EGFR基因检测分为基因检测组70例(均为EGFR突变患者)和非基因检测组70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或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2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基因检测组组mPFS为13.0个月,非基因检测组mPFS为5.0个月,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检测组CR2例,PR36例,SD26例,PD6例,ORR54.29%,DCR91.43%。非基因检测组CR1例,PR10例,SD11例,PD48例,ORR15.71%,DCR31.43%。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在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但只有选择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才能提高。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临床确诊的4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均进行CT扫描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结核病灶与肺癌病灶均多发于肺尖上叶后段和肺尖下叶背段,其中两者病灶位于同侧同叶位置的有34例(75.6%),位于不同侧叶位置的有11例(24.4%)。在CT影像学特征比较上,观察组在CT影像的分叶征、棘状突起、空泡征、毛刺征、肺炎合并肺不张、胸膜凹陷征表现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洞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钙化、斑片条索影等发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长期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提示并发肺癌的可能,临床应予以重视。CT检查对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鉴别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及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CT扫描 肺结核 肺结核合并肺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癌的CT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级CT诊断影像学资料,判断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并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经CT扫描,确诊97例,诊断准确率为97.0%;其中,中心型肺癌诊断准确率(94.8%)略低于周围性肺癌(100.0%),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病理分期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肺癌的患者进行诊断,可以通过特征性的征象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并明确病变的类型、分期,诊断的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螺旋CT 影像学特征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