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HIV-1核酸定量检测HIV-1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和阴性样本中的应用,为艾滋病及时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4例HIV-1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和阴性样本进行核酸定量检测,通过随访分别进行HIV-1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定量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确定其感染状况。结果:204例样本中,抗体不确定样本9I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53例,低于检测线38例。抗体阴性样本II3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2例,低于检测线111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55中随访检测38例,抗体阳转38例占I00%,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38例占100%,失访17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线的149例中,未见阳转病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线149例。结论:核酸检测作为补充试验的其中之一,在HIV-1抗体不确定和阴性样本中采用核酸定量检测有助于更快、更早对个体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诊断。

  • 标签: HIV-1抗体确证试验 不确定 阴性 HIV-1核酸定量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质控结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省流感病例9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观察检测阳性率和阳性样本的类型。结果2009年1~12月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900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247例,阳性率为27.44%;其中,甲型H1N1共215例,甲型H3流感12例,甲通20例。结论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科学有效,能够满足临床对流感病毒核酸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对其结果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荧光实时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核酸 临床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FQ-PCR)检测208例疑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RNA,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抗-HCV.结果208例血清样本中HCVRNA阳性率为81.3%.HCVRNA平均载量为4.63×105Copies/ml.结论FQ-PCR检测HCVRNA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直接指标,有确诊价值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价值.HCVRNA与抗-HCV具有高度正相关.HCVRNA较抗-HCV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抗-HCV RNA 血清 核酸定量 丙型肝炎病毒 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抗-HCV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和符合性。方法用FO-PCR检测146例高度怀疑丙肝感染的血清中的HCV-RNA,同时检测抗-HCV和ALT.结果146份标本中HCV-RNA阳性率为55.5%(81/146);抗-HCV的阳性率为58.2%(85/146);ALT异常率为54.8%(80/146)。HCV-RNA平均我量为6.98×10^5拷贝/ml血清。抗-HCV滴度和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升高而增加。结论用FQ-PCR检测HCV-RNA可以确定:(1)高滴度抗-HCV血清具有传染性;(2)抗-HCV与HCV-R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80,P〈0.001,且有符合性和互补性:(3)对慢性丙型肝炎长期抗-HCV阳性,若出现HCV-RNA阴性或阳性可以鉴别活动性、复制性程度;(4)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HIV诊断中应用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明确诊断为HIV阳性的70例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抗体检测核酸检测,针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对实时荧光PCR检测HBVDNA、HCVRNA、HIVRNA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含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HBVDNA、HCVRNA、HIVRNA的血浆标本,2-8℃保存0d、1d、2d、3d、4d、5d、6d、7d时间后采用实时荧光PCR,混检+单检模式进行HBVDNA、HCVRNA、HIVRNA检测,对检测结果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8℃条件下保存1-7d的血浆标本,其HBVDNA、HIVRNA、HCVRNA检测结果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8℃条件下保存7天内HBV、HCV、HIV核酸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 标签: 保存时间 核酸检测 Ct值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诸多领域中,由单纯PCR技术提供的定性结果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对核酸进行基因及其表达等的定量检测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一大方向.因此,在对目前常用的定量方法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竞争性核酸定量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竞争性 核酸 定量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ZNA (ZIP Nucleic Acid)探针的PCR性能及其在沙眼衣原体(CT)核酸定量检测中的研究。方法使用CT阳性质粒,比较偶联不同ZIP数量的ZNA探针的PCR扩增曲线差异;比较ZNA探针与29mer普通Taqman探针(DNA长探针)、20mer普通Taqman探针(DNA短探针)、MGB探针在PCR扩增曲线、反复冻融稳定性及低浓度质粒检出率的差异;使用CT阳性临床样本,比较ZNA探针与DNA长探针、DNA短探针、MGB探针扩增曲线差异及低浓度样本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偶联5个ZIP单位的ZNA探针Ct值和荧光值最优,与偶联1个ZIP的探针相比:Ct值提升1.34 (灵敏度提升2.37倍),荧光值提升30%。(2)偶联5个ZIP的ZNA探针的扩增效率是优选的普通Taqman探针和MGB探针的2.14~2.64倍,荧光值高17%~90%。(3)四组探针冻融稳定性结果显示,ZNA探针的稳定性最佳,低浓度(1×104拷贝/mL)的Ct值偏离最小(CV%= 1.4),优于DNA长探针、DNA短探针、MGB探针(CV%= 1.7~3.7)。(4)用35例CT临床样本比较四组探针(DNA长探针、DNA短探针、MGB探针、ZNA探针)的PCR扩增性能,相对于其他三组探针,ZNA探针的扩增灵敏度分别提升1.60倍、0.99倍和1.06倍,且Ct值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ZNA探针对临床样本的检出性能提升更优。(5)使用低浓度质粒模板(分别为200、100、50和10拷贝/mL)比较四组探针的扩增灵敏度,ZNA探针的检出率均优于DNA长探针、DNA短探针、MGB探针;在最低浓度10拷贝/mL时,其他三组探针的检出率只有15%~20%,ZNA探针仍有30%。(6)在20例不同低浓度(分别为200、150、100和50拷贝/mL)临床样本中ZNA探针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95%、90%和70%。结论偶联5个ZIP的ZNA探针的扩增效率、荧光值、冻融稳定性、临床样本的扩增性能及低浓度样本检出灵敏度都优于普通Taqman探针和MGB探针,ZNA探针可作为一种设计灵活和合成易得的新探针技术,在基因表达领域可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及低浓度样本的检出率。

  • 标签: 拉链核酸 聚合酶链式反应 沙眼衣原体 核酸探针
  • 简介: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和综合医院输血常规检测病人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集湖北省中山医院输血科2010-05-2011-05的武汉市血液中心来源血液制品3527份,以及2012-01-2012-07的输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的2815份血液标本作16人份混合血清样本病毒核酸扩增(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标本4例,HCVRNA和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采用NAT技术同时筛查献血者和受血者,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输血安全风险,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造成的医疗纠纷。

  • 标签: 病毒核酸扩增技术 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DIG)在患者术前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实验室确认结果作金标准,比较和观察金标(DIG)、颗粒凝集(PA)对于500例患者术前HIV抗体的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DIG检测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PA。结论采用DIG检测HIV抗体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适用于术前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快速、正确筛查,并为手术工作人员在术前作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HIV抗体检测 应用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方式运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中心收到的300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流感病毒核酸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完成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于300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完成检测后,80件获得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果;其中56例属于甲型H1N1病毒,15件属于季节性甲3亚型病毒,6件属于季节性甲1型病毒,2件属于乙型病毒,1件属于丙型病毒。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方式有效运用,呈现出有效性以及科学性特点,对于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准确性以及快速性可以做出保证,对于流感病毒流行规律可以进行认真分析,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可以给予充分预防。

  • 标签: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的准确性 。 方法: 选择 2016 年 -2020 年我中心 HIV-1 确证的 120 例 HIV 感染患者资料进行评价, 120 例患者分别接受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分析检测情况。 结果 : 核酸检测( 96.30% 、 79.49% )的 HIV 感染的 早期符合率高于抗体检测( 86.42% ),而晚期符合率低于抗体检测( 94.87% ),且数据均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HIV 感染诊断中,核酸检测更适用于早期感染患者,抗体检测更适用于晚期感染患者,为保证检测准确性,可联合两种 检测方法进行确证检测

  • 标签: HIV 感染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HIV抗体检测中比较快速与酶标的敏感性,观察快速能否用于HIV抗体的初筛。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和胶体硒(ICA)对同一阳性标本的不同稀释度作检测,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三种方法的敏感性不同,ELISA敏感性最高,PA次之。结论快速不适于HIV抗体的初筛,即使要使用,应以ELISA的结果作为最终报告。

  • 标签: 快速法 ELISA HIV
  • 简介: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DNA载量在﹤1×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两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两次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国产检测试剂盒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发现率,特别是早期感染发现率,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干血斑(dried blood spot,DBS)样本总核酸(total nucleic acid,TNA)检测的新模式在MSM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滚雪球招募600名感染状况未知且未经治疗的MSM。DBS的制备和HIV抗体快速检测(rapid test,RT)及TNA检测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若采集到配对静脉血样本,实验室会对其进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若ELISA筛查阳性,则继续进行HIV抗体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HIV TNA检测结果提交至互联网平台供被检测人进行查询。结果599份合格样本TNA阳性率为9.35%(56/599),其中RT阴性而TNA阳性百分比为21.4%(12/56)。在RT和TNA均阳性的44个样本中,收集了35份配对的全血样本,其ELISA阳性率为100%(35/35),WB阳性率为91.4%(32/35),WB可疑率为8.57%(3/35)。怀疑早期感染(RT阴性而TNA阳性)的12份样本中,1份配对全血样本ELISA筛查阴性。结论互联网平台加DBS HIV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中的感染者,为后续精准干预提供有力支持,对有效防控我国艾滋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互联网 干血斑 男男性行为人群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金标层析和ELISA。由于ELISA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金标层析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金标层析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金标层析与ELISA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酸检测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站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共计29989份,使用核酸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式下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及窗口期。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站 核酸检测法 乙肝病毒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