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地震后挤压综合征病人的急救及护理经验,以期为灾难后救治提供参考,减低灾难后远期病死率。[方法]选择22例入住ICU时间大于8h的挤压综合征病人。[结果]死亡4例,病情稳定转出ICU5例,其中死亡1例,转外院继续治疗13例,其中死亡1例,病死率为27.3%。[结论]地震后挤压综合征病人应做好急性肾衰竭的护理、伤肢护理、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护理,治疗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监护记录。

  • 标签: 地震 挤压综合征 急救护理
  • 简介:报告四川地震后来深圳165例伤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及体会。对165例伤员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建立关系,根据应激后心理反应过程给予心理干预,进行居丧干预,关注家属的心理健康,协助建立伤员的支持系统,结果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四川 汶川 地震 心理危机 干预
  • 简介:结合野战条件下地震伤救护的特点,从筹备阶段、人员调配到现场救治等方面探讨地震伤救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为提高救治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示加强救护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配合、强化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培训是提高团队综合救治能力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野战条件 地震伤 救护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伤员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SDS抑郁量表、SAS焦虑量表对46名汶川地震伤员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46例地震伤员干预前后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9.1%、32.6%,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4.8%、30.4%。影响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为:个性特点、地震前家庭经济状况、病后家庭成员的关心程度、治疗期望值、担心出院存在残疾。结论制定针对性强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缓解地震伤员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 标签: 地震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挤压综合征是获救的地震伤员除创伤外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死亡率高达50%。多因地震、矿井塌陷、车祸等外界物体压迫肢体、躯干引起。而挤压综合征通常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far),我院本次所收治的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达5.43%,急性肾损伤达3.81%。对这些伤员,血液净化治疗是挽救其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挤压综合征 血液净化治疗 地震 资源管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 群发
  • 简介:汶川地震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地震灾民的心身健康、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损害。与其他地震灾民相比,板房灾民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所谓板房灾民是指汶川地震后,因房屋受损或倒塌居住在临时安置房(即板房)的灾民。

  • 标签: 地震 板房灾民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调查地震灾害后护生的专业态度和情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9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地震灾害后,75.00%的护生为选择护理专业而自豪,94.79%的护生认为护理工怍是神圣的,87.37%的护生喜欢护理工作;73.96%的护生情商较高。结论地震灾害对护生专业态度、情商方面的主要影响是积极向上的。

  • 标签: 自然灾害 学生 护理 职业选择
  • 简介:目的对参与四川地震救援后的飞行员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以期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国家卫生部使用的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分别对飞行员和同期参与地面救援任务的武警等其他人员进行分组调查。结果两组的躯体症状和情感变化均较明显;虽然飞行员心理素质较高,但仍有过半的题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突发地震灾难中飞行救援造成的飞行员生理、心理负性反应不可忽视,心理干预可有效应对并缓解心理危机的出现。建议制定心理干预预案,以对不同紧急事件后的心理支持提供借鉴。

  • 标签: 地震 心理健康评价 飞行员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在高原地区批量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7月批量收治31例地震伤员,采用统一明确检查分类、实施救护小组负责制、开放绿色生命通道、批量地震伤员转运、提供个性化专科救治方案、对伤员有效心理支持等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对其进行院内急救、手术与术后处理及临床治疗。结果31例伤员的抢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伤员因抢救不及时或接诊、分诊不及时而造成不良后果,无一起医患纠纷,31例伤员均康复出院或病情稳定后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结论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模式提高了医疗团队的高原护理能力及灾后护理能力,确保了高原地区的应急救护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高原 地震 批量伤员 专业化救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