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友病基因治疗(genetherapy)是通过基因转导方法,将正常凝血因子Ⅷ(FⅧ)或因子Ⅸ(FⅨ)编码基因分别导入血友病A或B患者体内,产生“基因替代”或“基因修复”作用,以纠正血友病基因缺陷.并持久分泌可满足止血需要的人FⅧ(hFⅧ)或人FⅨ(hFⅨ)蛋白,这将为根治血友病带来新治疗手段和可能性。改造目的基因、选择合适载体、靶细胞、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是基因治疗5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是基因治疗成败关键。本文就此作一简述。

  • 标签: 血友病 基因缺陷 基因治疗 基因转导
  • 简介:结核病是目前单纯感染死亡率最高传染性疾病,每年全球约1600万人患病,200万人死亡。虽然结核病短程化疗曾使人类在与结核病斗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近年来不断出现耐药结核病,HIV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研究进展
  • 简介:“激光”这个名词是“受激辐射光频放大”英文缩写。因为激光是连贯性,它可被聚焦成为一个非常小区域,并可维持非常高辐照度。激光是根据“激发介质”受激发后产生而命名,它决定了发射光特点。此种光以连续性、脉冲性或伪连续光束传递。

  • 标签: 激光 皮肤科 英文缩写 受激辐射 连贯性 辐照度
  • 简介: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中毒、颅脑损伤、休克、昏迷、脑卒中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β-内啡肽(β-endcr-phin,β-EP)释放增加,参与各种应激性疾病病理过程,加速病程进度。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毒性作用。近年来对纳洛酮深入研究表明,纳洛酮在抢救急危重病中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纳洛酮在急救中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纳洛酮 急救 阿片肽β-内啡肽 内源性阿片肽 阿片受体拮抗剂 应激性疾病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癌最常见致病因素,在全世界慢性乙肝位于死亡原因第9位,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尚无满意治疗药物及方法,治疗是困难,长期疗效不满意。大量临床研究证明,HBV在体内持续复制,是引起肝脏病变持续活动和发展病因,因此,用抗病毒治疗来清除HBV是根本治疗措施。而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主要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免疫调节剂三大类。1干扰素干扰素:主要可分α、β、γ三种,抗肝炎病毒有效

  • 标签: 乙型肝炎治疗 治疗现状
  • 简介:HIV疾病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将其作为工厂来产生病毒自身新拷贝。药物治疗采用不同制剂组合,作用于病毒生活周期不同阶段(图1)。目前,在英国得到批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下列四类。

  • 标签: 药物治疗 药理学 爱滋病病毒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耐药性
  • 简介: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毒症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 简介:<正>利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大量双盲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一些副作用,现综述如下。1神经系统1.1癫痫陆健报道一女性,19岁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4mg/d,于第36d、38d两次出现突然跌倒在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伴四肢抽搐,面色青紫等现象。症状持续0.5~1.5分钟,醒后觉乏力,

  • 标签: 不良反应 传统抗精神病药 四肢抽搐 面色青紫 血管神经性水肿 双盲对照
  • 简介:肺循环高压相关术语及分类肺循环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肺高压)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本身疾病所引起,表现为肺循环压力和阻力增加,包括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肺静脉高压和混合性PAH,可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心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诊断 肺循环高压 右心导管检查
  • 简介:<正>目前,耐药性结核病人增加是造成结核病疫情上升一个原因,也是临床治疗一个难点。较长时间以来,对耐药病例,特别是多耐药病例治疗仅提出指导性原则,缺少参考方案。最近(1997年)WHO提出了一套可供参考方案,现简要介绍如下。

  • 标签: 结核病人 多耐药 利福平 指导性原则 耐药性 参考方案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最终过程。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小于50%,而与恶性肿瘤相仿。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院第52届科学年会上,心衰被Braunwald教授称为心脏病学最后一个重大战场,且近期内心衰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因此,心衰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心血管病症。近年来,基础学科发展及一些大型临床试验结果,不但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心衰病理生理机制,而且也使心衰治疗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就心衰治疗现状概述如下。1老三联疗法再认识“强心、利尿、扩血管”老三联疗法一直被认为是心衰经典治疗。传统观念认为心衰是一种心脏泵血不足导致一系列症状、体征综合征,这主要是

  • 标签: 心力衰竭治疗 治疗现代 现代认识
  • 简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全球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我国是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历约50万人,目前患病人数高达600万人以上。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国内外研究资料,就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治疗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诊断 并发症 副作用
  • 简介:<正>心脏不仅是机械泵血,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器官,而且分泌多种激素参与机体水、钠平衡及血管张力调节。心钠素(Atriumnatriuretic.peptida,ANP)是最早发现心肌细胞分泌肽类激素,其后又相应发现了脑钠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和C型利钠利尿肽(CNP)。心脏是贮存和分泌BNP主要器官。BNP具有利尿、利钠和扩张血管作用,这与ANP相似,但进一步研究发现BNP分泌、代谢及其

  • 标签: 脑钠素 NATRIURETIC 利钠利尿肽 心肌细胞 血液循环 病人血清
  • 简介:<正>格雷夫斯病(GravesGD)是一种能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GD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发现新方法及药物应用较传统抗甲亢药物(ATD)治疗具有更好疗效,更低复发率,更少副作用,为些,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ATD+α-干扰素由于GD病与自身免疫有关,病毒感染,情绪激动等可诱发,付氏发现在常规抗甲亢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能明显提高远期治愈率,且副作用少,方法为:将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TD+α-干扰素)组和对照组(常规疗法),两组均给予甲巯咪唑或卡比咪唑30~60mg/d,但治疗组前3个月,每周肌注20万

  • 标签: 格雷夫斯病 抗甲亢治疗 α-干扰素 抗甲亢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巯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