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诗学(Poetics)之称,在西方可谓历史悠久,其广义等同于文艺理论,其狭义则专指“关于诗的文学批评”.(哈里·肖《文学术语词典》,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72)在中国、“诗学”一名迄今未为理论批评家们广泛采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文学理论辞典》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等工具书无“诗学”一词,《辞海》虽有“诗学”词条,却指的是西方的含义.但实际上,“诗学”之称,在中国却也是古已有之.元人范德机撰《诗学禁脔》,

  • 标签: 中国古典诗学 英美新批评 印象式批评 新批评派 以意逆志 反讽
  • 简介:如何才能较好地阅读欣赏中国典诗词?这是一个诗词研究者、语文工作者、广大语文教师、学生、语文爱好者等极为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阅读欣赏古典诗词是一个复杂微妙的精神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它能激活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提高读者自身艺术修养境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可拓展我们的文学知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愉悦,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还能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 标签: 中国 古典诗词 阅读欣赏 探析
  • 简介:'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中国的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与中国特有的,从宗教中提炼出又融合与大众思想的禅的精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是关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思想上还有许多的融会贯通.

  • 标签: 古典诗歌 精神主体 以禅入诗
  • 简介:在当代口语中,'小样'予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从方言引入、不甚文雅的名词(女士们的第一联想可能是化妆品专柜),因此或许会有读者在第一眼看到本文主标题时感到困惑。本文所要谈及的,当然不是作为谩骂词汇的'小样'的沿革或者社会语言学问题(这或许又会让一部分读者感到失望),而是今人或已隔膜的中国籍刻印中的一个历史现象。

  • 标签: 写样本 蜕庵集 豫恕堂 中国典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9
  • 简介:    三、以文为戏  文学和游戏,    一、以文为用  以文为用的文学观,说称《诗》、《书》

  • 标签: 中国古人 古人文学 基本态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7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01
  • 简介:对于中国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诗学的历史意义,以古代文论为中心的中国典诗学崇尚

  • 标签: 中国诗学 中心现代 现代解构
  • 简介:摘要中国典舞身韵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身韵组合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与提升,在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解决内容和训练目的。系统全面的组合是对元素、短句的检验和运用。因此组合成为衡量学生专业技能综合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发展至高级阶段的身韵组合将文化性、表演性与训练性相结合,展现舞蹈表达的语言成分,因此身韵组合的发展势必将对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完善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 组合
  • 简介:<正>一、为了适应海内外研究中国典小说的需要,满足广大读者从各方面认识古典小说的要求,特编纂本辞典。二、本辞典共收辞目(待计数)条,分为四编:(一)总论编;(二)文言小说编;(三)话本小说编;(四)章回小说编。三、总论编为对中国典小说的总体研究,包括小说评论、版本、丛书,期刊、研究著作和其他。

  • 标签: 中国古典小说 文言小说 研究著作 人物表 宁稼雨 古代小说
  • 简介:铸冶师我,是铸冶师。一日,正在铸剑,冶炉之中,紫色绚丽的火焰,突然冲天而上。异状惊我,于是跪伏炉下祈祷。此时,有朱雀一只,飞停炉上,不停呼唤:'恩公,恩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七月七日来到,果然,有红色蛟龙飞临,候我骑上,继而升天。真人真,《说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我追慕这样的真人——他似乎有形,又好像无形;似乎充实,又好像空虚。他能够遨游于天地之间,徘徊在尘世之外,逍遥自在于

  • 标签: 中国古人 古人想象力 想象力博物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8
  • 简介:华东师范大学陈大康教授所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2014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以逾300万字的篇幅,网取了与近代小说相关的史料,包括作家概况、地域分布、新作问世、旧作再版、读者反馈、官方态度,还有小说理论及报纸、杂志、书局等出版机构,为再现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整体面貌提供了信实的基础.?这部巨著对天津近代小说也进行了关注,刊载了《大公报》《津报》《中国报》《天津日日新闻》《中外实报》等报刊上与小说相关的资料,但仍有所遗漏,笔者对此进行了补充.笔者还发现了《民兴报》《天津白话报》《醒华日报》《中国萃报》等天津报刊亦刊载与小说相关的资料,这些是《中国近代小说编年》没有关注到的,遂按书中体例一并进行补充,以期使这部巨著更加完善.

  • 标签: 近代小说 编年史 中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补遗 华东师范大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3
  • 简介:中国典美术与世界其他文化艺术的融合与自身的天性的持续强化,中国典美术不是什么自我封闭的文化产物,在如今全球化的影响无所不在的语境中来讨论中国典美术的当代意义

  • 标签: 中国美术 全球化语境 美术刍议
  • 简介:  一、时间隐喻和认知  人类语言中充满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98).……

  • 标签: 中时间 中国诗词 时间隐喻
  • 简介:鸟类文化是中国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及独特载体,鸟儿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本文将对中国典诗词中鸟类意象的英译进行浅要分析和对比,着重对比分析中国典诗词中杜鹃、雁及鸳鸯意象的英译。

  • 标签: 意象 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
  • 简介:我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雅俗论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宋代为形成期,元明为承传期,清代前中期为拓展期,晚清及近代为深化期。古典词学雅俗批评的发展历程,鲜明地呈现出历时承传性、梯度拓展性和反思导引性的特征。

  • 标签: 古典词学 雅俗论 中国 文学评论 审美表现 思维方式
  • 简介:<正>一法国二十世纪当代文学艺术,尤其是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其形态及实质较之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均发生质的变化。这一质变究其原委,乃是由于文学艺术家在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的层面上和在文学艺术的观念的层面上所经历的深刻变化。诚然,尚存在许多与之有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外部条件的作用与影响,亦不容忽略。

  • 标签: 话语方式 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 语言形态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