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帝诞庙会是佛山传统的民俗信仰活动,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保存着丰富的岭南传统习俗和民间工艺。本文采用理论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描述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的盛况和历史渊源,探讨其价值保护。

  • 标签: 佛山祖庙 北帝诞庙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二鬼跌跤"是起源于今山西忻州地区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由秦朝士兵背假人战匈奴骑兵的作战方法演变而来,最初的形式为身背一个假人道具,在当地称为"抱跤人"。在民间流传发展的过程中,它既保留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结合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摔跤文化,在冲突融合中,形成了身背两个假人道具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假人形象也随民间文化的需要演变成了"鬼怪"的模样,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二鬼跌跤"。这项民俗活动体现出的是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展现的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冲突融合,道具人物的形象伴随文化发展的需要,传播至今经历了三次造型上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无不反应出民俗文化的内涵。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鬼跌跤 人物造型
  • 简介: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伯苓,其一生深感'自强之道,端在教育',立志'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毕生理想追求和教育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从1904年开始,经过30多年努力,在南开学校的办学基础上,一个包括大、中、小学在内的南开系列学校教育体系屹立于中华大地:1904年创办私立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南开学校),1919年开办南开大学,1923年开办南开女中,1928年开办南开小学,1936年开办重庆南渝中学,1937年接办自贡蜀光中学。南开系列学校的异军突起,特别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心系国家、服务社会的爱国道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公能'品格,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更是造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特的'南开现象'。2018年是张伯苓先生诞辰142周年,也是南开大学建校99周年,在此契机,我刊特别刊登对张伯苓嫡孙、天津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张元龙先生的访谈,以为纪念。

  • 标签: 南开大学 张伯苓 家国情怀
  • 简介:“玄妙观中三年少,老寓京华东城道。”这是叶圣陶先生在题我的《桐桥倚棹录题词》抄本的一首七古中开头的两句。这“三年少”,说的是他自己以及顾颉刚先生家父王伯祥先生。他们都出生于上个世纪之末,又同在苏州草桥中学(今苏州市一中)读书,志同道合,终于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而老年又欣逢盛世,都搬到了北京工作,并都住在东城。顾颉刚先生由于勤奋努力,只向真理低头,勇于不断补正一己之不足舛误,终于成为现当代最有成就

  • 标签: 顾颉刚 叶圣陶 阿拉伯语 碑帖 陈从周 中国古史
  • 简介: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 标签: “三个代表” 与时俱进 党的先进性 党的建设 根本要求 执政为民
  • 简介:今年3月下旬,中国台湾吴京博士,应“东南亚海洋事务协会”(SEAPOL)组织邀请,专程前往泰国曼谷出席该组织恭办之“亚太地区扩大海洋研讨会”,以“ZhengHe——ALessonFromHistory”为题,报告郑和下西洋光荣历史伟绩,弘扬郑和之和平友好精神,获得与会学者专家一致赞赏好评。午餐席闻,出席的各国贵宾和与会人士众多,场面伟大,盛况空前。报告之后,澳洲吴隆高大学教授曹曼伊博士即席宣称:郑和不仅远到东非,而且也到达过澳洲。比历史上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尚早两百年。兹征得吴京博士同意,将其报告之中文稿交本刊刊登以飨读者。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国 明朝 海军 军事力量
  • 简介:“八·一三”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日军攻占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1938年11月,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出逃河内,发表艳电,响应近卫声明,国民党内部发生重大分裂。在中国抗战形势非常危险的时候,1939年3月12日,蒋介石发起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本文将简要介绍精神总动员运动的起因及运动开展的具体情况。按照蒋介石的说法,所谓国民精神总动员就是“集结全国国民之精神于简单共同之目标,使全国国民于自身皆确立同一救国道德,对国家皆确定同一建国信仰,而国民每一分子皆能根据同一之道德观念为同一之信仰而奋斗牺牲。”实际上,运动的目标就是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抗战而

  • 标签: 国民精神总动员 蒋介石 新生活运动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国民政府 力行哲学
  • 简介: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学习好、领会好十六大精神,对于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学习贯彻 十六大精神 政治任务 人民 领会 思想
  • 简介:妈祖确有其人,她的名字叫林默娘,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人。生于北宋时期一户渔民家庭,是一个普通民间少女。据传,林默娘一般凡人不同,在大海上打渔劳作,能预知海上风险,能观天象。她还懂医术,平时还为渔民看病送药,遇着贫困无依无靠和身患残疾的人给予救济。因此,深受当地乡民的爱戴和尊敬。一次默娘同老父亲及其兄长出海打渔,因风浪太大,渔船颠簸。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精神支柱 妈祖 北宋时期 渔民 湄洲岛
  • 简介:在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全体党员干部和编研人员从2002年11月中旬开始。在院党组的统一安排下,结合我院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准确地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院党组成员在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围绕十六大报告的主题,就13年的成就与基本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分别在五次会议上进行了学习探讨。参加中心组学习的有史志院各所、处(部、室)、服务中心、发行中心等的负责同志。现将院党组五位主要成员的发言整理摘编发表。(按发言先后顺序刊登)

  • 标签: 中心组学习 十六大报告 学习贯彻 党的建设 党员干部 江泽民同志
  • 简介: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是一所承袭近千年书院文脉、顺应时代百余年的省级优秀重点中学。她最早源于1056年的濂溪书院,并在阳明书院的基础上于1898年易名为'致用中学堂',成为赣南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摇篮,20世纪四五十年代更是赣南的最高学校,1953年7月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联系的全国三十所中学之一,并被列为江西省三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 标签: 传承育人 文化精神 精神传承
  • 简介:很高兴今天能来大家分享汉字里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汉字是少数今人仍在使用的源于图画的文字之一;第二,汉字的造字法蕴含着丰富的哲思和形象创意;第三,中国的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呈现。

  • 标签: 中国文化 文化精神 汉字里
  • 简介:一巴蜀文学的首次辉煌,是以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等为代表的汉代巴蜀赋体文学创作集团的崛起为标志。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诠赋》把这一切概括为:"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并辞赋之英杰"。汉赋,是汉帝国恢弘壮大时代精神和时代文学主流的表现。"

  • 标签: 汉帝国 扬马 汉赋 理论专著 时代精神 于声
  • 简介:天琴是广西壮族支系偏人最有特色的一种古老弹拨弦鸣乐器,有着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但在今天的天琴艺术保护继承中,却存在着传统现代脱节的现象,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对壮族天琴的仪式表演研究为例,对天琴双重身份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缓解措施进行分析,从而为天琴的现代性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壮族 天琴 仪式与表演 双重身份
  • 简介:和田阿以旺民居是南疆维吾尔族物质文化的代表,而其建筑艺术所展现的精神内容和文化价值则使其具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没有认识到这类民居的价值,以至于对它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滞后。本文对阿以旺民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及性质作了初步的整理分析,认为阿以旺民居是可以媲美喀什高台民居的历史文化遗产,只要研究保护工作到位,就能在当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良好作用。

  • 标签: 维吾尔族民居 阿以旺 建筑艺术 象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民间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第二轮志书应在篇目设计上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志书里设置历史沿革、非物质文化内涵、遗产保护以及传承入等条目记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采取图片集录、光盘录制、建立地情文献网站等形式多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记述。

  • 标签: 新疆 非物质文化 特点 第二轮志书 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