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应用Pharmacia公司的重组噬菌体抗体系统,从经过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抗原D二聚体(DD)免疫过的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组合单链抗体(ScFv)cDNA文库。文库cDNA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大肠杆菌TG1,得到2.5×105个氨苄抗性菌落。通过噬菌体表面呈现,用DD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进行三轮亲和富集获得一株特异抗DD的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A11)。经Phage-ELISA鉴定,呈现在噬菌体表面的ScFvA11与DD结合的ELISA阳性滴度小于107tfu/ml,而与人纤维蛋白原结合的ELISA滴度大于1010tfu/ml,两者相差1000倍以上。表明ScFvA11具有较好的DD结合特异性。经序列分析,ScFvA11cDNA全长729bp,其中Vh基因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Vl基因327bp,编码108个氨基酸;Vh与Vl之间为(Gly4Ser)315个氨基酸连接肽。

  • 标签: 单链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 纤维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在长期进化中,植物形成了抵御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染的精细防御系统。在病毒侵染、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其编码的一些蛋白,如外壳蛋白、运动蛋白、复制酶类等能够与植物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体外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有利工具,不但可以用于研究已知蛋白质的互作,还可以发现新蛋白,揭示特定蛋白互作网络与作用机制,在植物蛋白与病毒蛋白互作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利用。本文主要综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植物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国内外进展。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植物 病毒
  • 简介:采用PCR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人成骨蛋白-1(OP-1)成熟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一对引物,从含人成骨蛋白基因的质粒中扩增获得大小的420bp的DNA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进行测序,证明获得人成骨蛋白成熟肽基因片段,继之以pPIC3.5k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经PCR及酶切鉴定。

  • 标签: 人成骨蛋白成熟肽基因 毕赤酵母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 简介:在诸多人类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疾病比如慢性疼痛、焦虑和癫痫中,氯化钾膜蛋白KCC2的活性都是降低的。本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研制的小分子可以增强KCC2活性并缓解大鼠的慢性疼痛。这项发现意味着治疗疼痛以及其他因KCC2活性降低而产生的疾病有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蛋白活性 慢性疼痛 小分子 治疗 医学 自然
  • 简介: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为我们研究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提供了更广泛和崭新的思路,它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实现了对蛋白的高通量分析。简要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信号转导过程中信号分子的确定、定量,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的识别,以及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观察全身垂直振动、跑台运动和金雀异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重量指数和组织形态学以及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去卵巢组(60只)。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和雌激素组(每组8~10只),并开始进行不同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于末次处理结束36~48h内,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用电子天平称量大鼠子宫的重量,用HE染色方法观察子宫形态学的变化,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子宫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大鼠子宫重量指数显著增加,而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大鼠子宫重量指数均无显著变化;与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跑台组和振动组大鼠子宫P-GSK-3β/GSK-3β蛋白的比值均显著增加,而金雀异黄酮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全身垂直振动和跑台运动均能刺激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GSK-3β蛋白的磷酸化,而金雀异黄酮无此效应。

  • 标签: 去卵巢大鼠 全身振动 跑台运动 金雀异黄酮 子宫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大鼠急性运动后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变化,探讨补糖对运动心肌AMPK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进行急性耐力运动,并在运动前后不同时间补充不同剂量的补充葡萄糖,采用Westernblot测定大鼠心肌AMPK活性的动态变化,采用蒽酮法测定心肌糖原含量。结果运动诱发大鼠心肌AMPK活性显著增高并在急性运动后1h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运动补糖大鼠心肌AMPK活性却无显著增高。运动或小剂量补糖都无法引起大鼠糖原含量的显著变化,只有大剂量补糖能使糖原含量在运动后24h显著增高。结论(1)急性运动可使大鼠心肌AMPK活性升高,补糖能显著抑制急性运动中和运动后AMPK的激活。(2)运动后大剂量补糖能有效提高运动后24h心肌糖原含量。

  • 标签: 运动 心肌 补糖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大鼠
  • 简介:目的:探究和评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作为β淀粉样蛋白(Aβ)表位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增强DNA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阿尔茨海默病DNA表位疫苗pVAX1-6Aβ15-T分别与重组DNA分子佐剂pVAX1-S-IL-4和pVAX1-S-GM-CSF联合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分子佐剂IL-4组相比单独的DNA表位疫苗pVAX1-6Aβ15-T组抗体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GM-CSF能明显提高DNA疫苗Aβ特异的抗体水平和泛DR辅助T细胞表位(PADRE)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4次免疫后其抗体滴度提高了4倍。结论:GM-CSF佐剂能够有效地用于今后阿尔茨海默病DNA表位疫苗的研究中。

  • 标签: DNA表位疫苗 分子佐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原性
  • 简介:被称作T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身体抵抗感染和癌症的能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几十年来,导致T细胞活化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的详细信息仍然是一个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T细胞受体识别一种抗原(如病毒蛋白)从而触发导致一种免疫反应的前几个步骤发生的机制。

  • 标签: 细胞信号转导 免疫反应 Nat T细胞活化 T细胞受体 免疫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对抗体相对亲和力进行定性比较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便快速、简便地从大量抗体突变体中挑选高亲和力突变体。方法:将待测抗体倍比稀释后用直接ELISA方法进行定量,同时用相同浓度抗体作为一抗与抗原进行间接ELISA反应,以前者吸光度值为横轴、后者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制散点图,通过拟和后的曲线判断抗体亲和力高低,并通过BIA-core法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体亲和力高低情况与经测定抗体亲和力得出的结果一致。结论:该ELISA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准确有效的抗体亲和力定性比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比较研究。

  • 标签: 抗体亲和力 定性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细胞因子及顺铂(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90只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余80只依次造模为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顺铂阳性对照组(6mg/kgDDP),APS低(50mg/kg)、中(100mg/kg)、高剂量(200mg/kg)组,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DDP剂量减半,APS各剂量同上),于造模次日起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药物0.3mL。DDP每周一次,其余药物每天1次,连续20d。于第21天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并观察各组抑瘤率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DDP、APS低、中、高剂量及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9.30%、17.21%、39.68%、42.98%、51.02%、57.21%、65.11%(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与DDP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中、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S高剂量和联合高剂量脾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DDP组比较,APS各剂量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升高。结论APS能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在与DDP减半量联合使用时可使DDP抑瘤作用增强,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说明APS对DDP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此项研究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芪多糖 LEWIS肺癌 增效减毒 DDP 细胞因子
  • 简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是一项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目前常用于疫苗开发中评价疫苗诱发的细胞免疫效应。我们就ELISPOT技术的原理、具体实验操作、技术优势,及其在新发传染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法 新发传染病 疫苗
  • 简介:目的分析11例未见明显免疫功能低下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6年12月经病理或病原学确诊为肺隐球菌病1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未见明显免疫功能低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例患者(63.6%)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1例有20多年吸烟史,只有1例是体检发现。6例初诊误诊,误诊率为54.54%(6/11),最易被误诊为肺癌(5/6)。较少累及肺外器官。影像学表现以两中下肺单发结节最多见,以肺外周,胸膜下为显著;斑片样渗出影相对较少;10例结节或肿块边缘均有晕征。胸膜反应性增厚或胸膜牵拉7例,周围有毛刺和粗条索的8例;空洞及空腔各1例。11例PC患者中,9例经病理确诊,2例经肺穿刺液涂片找到隐球菌。结论免疫正常PC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多发,高血压、肥胖、冠心病、吸烟者为高发人群,影像学以肺下部单发结节多见,结节周围常常有晕征,不光滑。空洞及空腔少见。罕见累及肺外器官,初诊易误诊为肺癌。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隐球菌病 免疫功能健全 CT表现
  • 简介: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真菌学杂志》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22~24日在浙江省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会议将通过研讨各种致病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揭示各种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促进我国在真菌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为提高我国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致病真菌 中国微生物学会 器官移植 真菌学
  • 简介: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真菌学杂志》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22~24日在浙江省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会议将通过研讨各种致病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揭示各种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促进我国在真菌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为提高我国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上述内容进行演讲,同时也搭建国内真菌工作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学术平台,欢迎感染、呼吸、血液、ICU、器官移植、皮肤、

  • 标签: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致病真菌 中国微生物学会 器官移植 真菌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血管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NOX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AD组)及多器官捐献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各12例。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结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对标本组织中的NOX1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D组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和排列不规则、破碎、丢失,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X1阳性表达见于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胞质中,AD组与对照组比较,NOX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blot蛋白印迹示AD组NOX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X1在AD主动脉中膜中表达上调,可能在AD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NADPH氧化酶-1 弹性纤维 病因
  • 简介: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mpafp698,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并表达准噶尔小胸鳖甲抗冻蛋白MpAFP698。方法:PCR扩增出mpafp698序列,将其克隆入本室保存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转染293T细胞;利用RT-PCR、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pafp698,在转染后24h可检测到绿色荧光的表达,而对照组则没有检测到荧光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37000。结论:为准噶尔小胸鳖甲抗冻蛋白的细胞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准噶尔小胸鳖甲 抗冻蛋白 细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