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国内外有关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影响小麦品质形成的研究很多,但就生态因子及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就生态环境及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生态环境 栽培措施 小麦品质
  • 简介: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 标签: 云南薏苡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筛选出适合万寿菊穴盘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为堆肥产品的资源化利用以及育苗生产提供依据.以堆肥产品和果园土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调配成7种育苗基质,开展了花卉万寿菊的育苗试验.测定基质理化性状,调查种子发芽率、成苗率以及植株的侧根数、主根长、株高、叶长、叶宽,测定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各处理土壤容重都较对照减小,孔隙度增加;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万寿菊发芽率表现为T3=T5=T6〉T7〉T4〉T2〉CK〉T1,成苗率的关系是T5〉T4=T6=T7〉T1=T2=T3〉CK,发芽势大小顺序为T3=T5〉T7〉T6〉T4〉T2〉T1〉CK.不同育苗基质对万寿菊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表现为:T5、T1主根长与其他各处理之间都有极显著差异;T1、T2、T5侧根数与其他各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T2与T4叶长与其他各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T1与T3叶宽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T5chl含量最高,T3最低,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堆肥初产品和芒果园土壤调配万寿菊育苗和移栽基质是可行的.堆肥初产品可增加基质的肥力,改善基质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但是,不适合用大比例堆肥产品与土壤配比.万寿菊育苗基质以T5、T6最为适宜,T1、T2、T4和T5都可做幼苗移栽后的种植基质.

  • 标签: 堆肥产品 万寿菊 基质 育苗
  • 简介:摘 要:以周 麦 36 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氮肥施用方式与小麦 旗叶性状及 产量关系 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 氮肥施用方式 对旗叶叶绿素与 全氮含量及产量均存在明显影响。旗叶叶绿素、 全氮含量、 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以孕穗期追氮 ( 70 %)最优 ,穗数以拔节期追氮 最多。

  • 标签: 小麦 氮肥施用方式 旗叶性状 产量
  • 简介:本文采用Tai法对1997年至1999年以来湘西烤烟良种区12个试验点7个烤烟品种(系)的产量、产值和均价3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5%的概率保证下,参试的7个品种(系)中,K326、K346、云烟87、RG17等4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和稳定性综合表现较优,是产量理想、质优且稳定性强的类型;红花大金元虽然产量表现较优,稳定性较好,但产值和均价平均值中等,且不够稳定;315和K358两品种(系)性状的平均值及其适应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以产值作为主要评价性状,把产量和质量进行综合概括,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新品种的推广价值.研究还发现,产值的构成因子是产量和均价,它们之间相关不显著,性状间具有独立性,因果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 标签: 烤烟品种 经济性状 稳定性 分析
  • 简介:高寒鲤体色为青灰色,全鳞,体纺缍形、二龄鱼的体长/体高比值为2.55,体长/头长比值为3.3,尾柄长/尾柄高比值为0.91,空壳重/体重的指数为87.3%,食肉率为66.2%.生长快,产量比黑龙江野鲤高50%以上。抗寒能力较强,自然越冬成活率:一、二龄鱼都在95%以上,是三北地区养殖的优良鲤鱼品种。

  • 标签: 高寒鲤 形态学 生长 抗寒
  • 简介:文章对色素万寿菊株高、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的生长表现为慢、快、慢节奏,呈“S”型曲线生长,杂交种生长速度、分枝数增加速度、开花速度、花径、单花重量都明显高于常规品种。常规品种鲜花产量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分枝上,中期产量较高;而杂交品种产量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级分枝上,中、后期产量较高。

  • 标签: 色素万寿菊 农艺性状 生长速度
  • 简介:利用233个微卫星标记检测镜鲤(CyprinuscarpioL.)一个家系的107尾个体的基因型,采用GLM方法对肌肉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4种经济性状进行单标记回归分析。Permutation检验结果显示:有17个标记分别与肌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有4个标记(HLJ030、HLJ2560、HLJ3633,和HLJ3554)与肌肉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这些标记与性状间可能存在连锁关系。对同一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了多重比较,找到了与这两种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为鲤的肌肉品质性状选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镜鲤 微卫星 肌肉脂肪含量 肌肉蛋白质含量
  • 简介: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设计探究问题,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如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1节第6页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设计简单,可行性强,其中的小球也可以用乒乓球代替。但是作为分组实验,在布置相关任务时,许多学生反映小球所需数量较多,实验室里没有,能否用其他材料替代?

  • 标签: 实验材料 分组实验 受精作用 性状分离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白肋烟上部叶烟碱含量与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移栽-现蕾时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产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烟碱积累与烟株打顶后时间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拟合且相关极显著.烟碱积累速率同品种的成熟性密切相关,晚熟品种较早、中熟品种烟碱积累速率低且随时间变化显著降低;生产上宜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NC3、KY8959.

  • 标签: 白肋烟 品种 烟碱 研究
  • 简介: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又名蛇舌草、蛇舌癀、节节蕊草、羊须草、小米蛇针草、蛇总管、鹤舌草、细叶柳子等,一般称二叶律。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的功能。其化学成分中含有熊果酸、齐墩果酸、类固醇、黄酮类、蒽醌类、豆甾烷、强心甙和免疫性多糖等十多种有机成分和Fe、Mn、Mg、Al、Si、Ca、Ti等多种无机元素,其中Ti(钛)能刺激吞噬细胞使

  • 标签: 白花蛇舌草 混伪品 性状鉴别 蛇总管 茜草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
  • 简介:对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收集保存的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的株高、千粒重、生育期等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千粒重、主茎节数、主穗长、株高、穗型、花序色、粒色、米色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44%;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可分成5大组群,各个组群都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组群4的1301份种质资源的主茎节数多,单株产量、千粒重都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 标签: 黍稷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现代汉语的性状判断句包括无程度性状判断句和有程度性状判断句。这些句型句式的主观性是各不相同的。无程度性状判断句的主观性是最小的。有程度性状判断句的几个下位句式的主观性大小依次为S+A+C〉S+对N+A/S+比N+A〉S+Qp+A〉S+f+A("〉"表示"主观性大于")。研究性状判断句的主观性大小,可以为汉语习得者习得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提供一个合理的习得顺序。

  • 标签: 有程度性状判断句 无程度性状判断句 主观性 评价 描述
  • 简介:采用大棚延秋无土栽培,探讨不同播期对辣椒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遵义县生态条件及相似生态条件下,不同播期辣椒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辣椒播种以6月上旬最好,6月中旬次之,7月上旬是大棚延秋无土栽培的生育拐点,产量随播期推迟而大幅度下降:经试验建立的播期与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145.5625—20.2018x,该方程表明,最佳播期为6月5日,每晚播1d,鲜辣椒产量将降低20.2018kg/667m2,每推迟15d播种,将减产17.5%以上。

  • 标签: 辣椒 延秋 无土栽培 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 简介:对米老排12个家系优树单亲子代苗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生物量(地上、地下、全苗)等7个性状研究表明:各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生物量、苗高、地径、鲜叶重、主茎重、主根重、侧根重等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而主根长、大于5cmI级侧根数与全苗生物量及各种性状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属独立遗传。通过对各性状的等级划分、QI值评价和全苗生物量的LSR检验,初步筛选出4个优良家系,做为今后种子园营建及组培、扦插快繁材料。

  • 标签: 米老排 优树 单亲子代苗 多性状分析
  • 简介:高校教师压力逐年增大,脑血管疾病的检测与预防显得重要且必要。多增加体育锻训,合理饮食,可减少患脑血管病的机率。

  • 标签: 高校教师 脑血管病
  • 作者: 徐凌翔 1 陈佳玮 1 丁国辉 1 卢伟 2 丁艳锋 1 朱艳 3 周济 1 4*
  • 学科: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创建时间:2020-06-02
  • 出处:《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0年第1期
  • 机构: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 /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95; 2.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 3.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系统分析及决策重点实验室 /智慧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 4.数字科学研发部,英国国立农业植物研究所 /剑桥作物研究中心,剑桥 CB3 0LE,英国
  • 简介:摘要 :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正逐渐向综合化、规模化、多尺度和高通量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表型研究的最新动向。然后针对室内表型监测平台的特点和各类室内表型针对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产量、品质、胁迫抗性(包括干旱、抗冷热、盐胁迫、重金属和病虫害)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通量、传感器集成度和平台大小等把一些国内外流行的室内植物表型平台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这些室内表型平台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室内表型数据的管理和解析方法。最后,本文着重讨论了室内表型平台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中国植物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表型组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中国植物表型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 标签: 植物表型组学 室内表型监测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抗性表型 表型数据管理和解析分类
  • 简介:旨在评价薏苡属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为品种改良和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08份薏苡属种质资源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全部材料涵盖了薏苡属的2个种和4个变种,除了花药色表现一致,9个描述型性状(芽鞘色、叶鞘色、幼苗叶色、柱头色、幼果颜色、果壳色、喙的有无、总苞形状、总苞质地)的多样性指数在0.55~1.65之间,12个数值型性状(株高、着粒层、主茎粗、叶长、叶宽、总分蘖数、有效分蘖数、主茎节数、分枝节位、百粒重、粒长、粒宽)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3.0%~60.1%。相关分析发现,大部分数值型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4%。聚类分析将108份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Ⅰ类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节数少和分枝节位低等特点;Ⅱ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地区及东南亚的较低纬度地区,表现为植株高度、茎粗、节数及叶片大小等表现中等、分蘖数偏低等特点;Ⅲ类分布中国西南地区,主要表现为植株茎秆高大粗壮、叶片大、节数多和分枝节位高、分蘖多、生物量大等特征。大部分材料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同的表型特征,可以作为薏苡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 标签: 表型 种质资源 多样性 薏苡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基因导入对玉米叶片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也为转基因玉米的科学、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种植大北农转基因(转CryAb和epsps基因)和大北农(对照)、IE09S034转基因(转CryIE基因)和IE09S034(对照)、808-双抗-12-5转基因(转CryAb/cry2Aj和Gloevo-epsps基因)和808瑞丰-1(对照)3对玉米品种,室内测定了不同时期(苗期、穂期和花粒期)各品种叶片的蜡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茸毛密度、维管束埋深及Si、K、Ca、S、P和Cl含量。【结果】转基因玉米的叶片中蜡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维管束埋深较对应的常规亲本品种大,而叶片茸毛密度则较对应的常规亲本品种小。其中,穗期的大北农、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叶片蜡质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7.95%、48.30%和39.31%;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穗期叶片的维管束埋深分别较对照高13.70%和9.21%,花粒期分别高10.81%和14.47%;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8.11%和13.13%,花粒期分别高16.62%和14.61%;大北农、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花粒期叶片茸毛密度分别较对照低17.70%、17.43%和17.78%。3个品种的转基因玉米叶表面元素含量均大于相应的对照。其中,与常规亲本相比,穗期大北农转基因品种叶片中Ca和S含量分别高64.71%和61.18%,IE09S034转基因品种叶片中Si、Ca、S、P和Cl含量分别高110.26%、16.67%、44.44%、46.32%和20.00%,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叶片中Si、Ca、S和P含量分别高34.78%、50.52%、115.47%和20.41%。【结论】外源基因的导入会诱导玉米叶片相关物理性状的改变。

  • 标签: 转基因玉米 叶片 物理性状 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