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普通培养法与富集芽孢培养法的比较,看哪种方法检出率更高更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到12月全年住院腹泻病人100例,先用艰难梭GDH抗原快速检测,初筛阳性的样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法与富集芽孢培养法培养,分纯后分别上恒星HX-21鉴定仪。结果100例病人标本,20例艰难梭GDH抗原快速检测为阳性,20例阳性标本再分别用普通培养法培养出6例,检出率为30%;富集芽孢培养法培养出12例,检出率为60%结论富集芽孢培养法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艰难梭菌 富集芽孢培养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临床治疗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培养出菌株143株,并对菌株展开微生物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株菌株中,检出革兰阴性81株,构成比为56.64%,其中大肠埃希所占比例最高;检出革兰阳性34株,构成比为23.78%,多为粪肠球菌;检出假丝酵母28株,构成比为19.58%,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埃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鸟肠球菌对舒巴坦、亚胺培南、阿莫西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白色假丝酵母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呋辛、青霉素G、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原有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等,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依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加室间质控考核来评价食品微生物室的检验水平,提高检验能力,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以便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方法分析2018年参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实施的能力验证考核情况,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检验》,对3份巧克力样品进行沙门氏分离鉴定。结果从2份盲样考核样品中检出沙门氏。结论通过此次质控盲样考核,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内部质量控制管理得到了加强。

  • 标签: 沙门氏菌,盲样考核,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诊内科肺炎克雷伯引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并作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急诊内科收治的肺炎克雷伯引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并分析其感染疾病类型以及用药情况。结果急诊内科肺炎克雷伯引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情况具体包括头孢类药物(28.00%)、大环内酯类药物(21.00%)、喹诺酮类药物(17.00%)、青霉素类药物(9.00%)、氨基糖苷类药物(8.00%)、四环素类药物(6.00%)、硝基咪唑药物(4.00%)、合并用药(3.00%)、其他(4.00%)。经耐药情况分析可知,患者均对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及硝基咪唑药物产生耐药性。结论诱发急诊内科肺炎克雷伯引发肺部感染的药物包括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及硝基咪唑药物,且患者临床用药情况与肺炎克雷伯耐药情况相符。

  • 标签: 急诊内科 肺炎克雷伯菌 肺部感染 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感染及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感染科及呼吸科的肺炎患者60例,采集其痰液标本、灌洗液标本培养并证实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感染,研究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与非产ESBLs组对比,产ESBLs菌株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对容易产生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住院时间、危重程度(APACHⅡ评分)、侵入性操作(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和机械通气)以及制酸剂与激素的应用均为细菌产ESBLs的高危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产ESBLs对大部分的β内酰胺酶、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类的抗菌药物均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仅有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于50%,即有效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100.0%)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2.6%)、头孢哌酮/舒巴坦(59.4%)复合制剂。结论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的敏感率几乎高达100%,因此临床上对于存在产ESBLs高危因素的患者治疗肺炎克雷伯的首选药物应为亚胺培南,其次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尽量减少其他抗菌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克雷伯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的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216例骨科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采集其伤口部位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病原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采用PhoenixTM100微生物鉴定仪和K-B法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16例骨科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270株病原,其中革兰阳性119株,革兰阴性145株,真菌6株;病原菌种类由高到低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铜绿假单胞46株、大肠埃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肺炎克雷伯27株、肠球菌属1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对青霉素耐药率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阿米卡星敏感性高。结论骨科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复杂,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需及时进行病原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科 感染伤口 病原菌 检验结果 耐药性
  • 简介: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利尔”)吡唑醚酯近日获得了欧盟等同认定,预示着海利尔的吡唑醚酯原药产品已经敲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可以在欧盟各国进行销售。

  • 标签: 吡唑醚菌酯 欧盟市场 大门 原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院患者多重耐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剖析医院确诊为多重耐药感染的40个病人病因并进行护理,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人,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研究组病人进行护理后护理水平和痊愈率都比对照组好。结论明确多重耐药茵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可得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和MRI对脊柱布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收治的经手术及布鲁凝集试验证实的脊柱布鲁感染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探讨CT与MRI对脊柱布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布鲁性脊柱炎椎体受累较为严重(39例),多累计2个椎体受累(32例),其中以L4椎体受累最为常见(27例),CT检查显示有明显骨质改变(39例),表现为骨质增生(30例),椎间盘变形(39例),脓肿形成(9例),韧带改变(20例)及小关节病变(18例)。MRI检查多数为T1WI、T1等长或长信号,受累椎间盘主要表现等长T1、长T2及混杂T2改变,脓肿者可见T1WI低信号或中等信号,韧带钙化不敏感,小关节炎性改变关节腔内表现为长T1、T2积液征象,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布鲁性脊柱炎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将2种检查方式结合并考虑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布鲁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孢子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方法本文就1例肺癌合并肺孢子肺炎病例的病情特点及药物治疗、监护进行分析。结果该例肿瘤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患者,出现气促加重伴发热等临床表现,结合胸部CT表现及六胺银染色(GMS)涂片检查,确诊肺孢子肺炎,以大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配合激素治疗,加强予药学监护。结论对存在多项肺孢子感染危险因素,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符合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特征的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早期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进行综合治疗,并予药学监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肺癌 肺孢子菌肺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
  • 简介:目的通过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检出多重耐药进行分析,探讨防控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PICU病房收治及转入的患儿1401例,运用无菌原则留取的血、尿、便、痰液以及其他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实验,按照国际标准化定义筛选出多重耐药,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多重耐药感染患儿一般资料、菌种分布及采集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感染特点。结果分离出致病菌共360株,其中为多重耐药的有113株(31.39%),除去考虑污染及非感染菌株,具有感染性的多重耐药共46株(12.78%)。检测出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大肠杆菌13株(28.26%),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10株(21.74%),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5株(10.87%),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7株(15.2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5株(10.8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株(8.7%),PDR-铜绿假单胞及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均2株(4.35%),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血液及尿中。结论多重耐药感染影响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干预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卡他莫拉(MC)在儿童呼吸道中感染分布情况以及耐药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入10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进行MC分离培养,其中呼吸道中检测出110例,并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患儿细菌感染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MC分布情况2015年与2016年分布情况比较两个年份阳性率以及合并其他感染之间差异无意义(P>0.05),其中阳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2.7%,四环素耐药率为10.9%,其中二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对MC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临床上对MC治疗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二三代头孢,但是由于临床耐药性严重,应当加强对MC耐药性监测。

  • 标签: 呼吸道 卡他莫拉菌 感染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地区医院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的基因型。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表型确证实验来收集产ESBLs大肠埃希(173株),提取质粒DNA;分别用TEM、SHV、CTX-M-1、CTX-M-2和CTX-M-9扩增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后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结果检出9种ESBLs基因型,检出比例较高的是CTX-M型(100株)和TEM(55株),检出CTX-M型亚型以CTX-M-14、CTX-M-55、CTX-M-15为主。其中单一基因型占总检测菌株数的50.29%,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型占20.23%。结论(1)青海地区ESBLs大肠埃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型和TEM型。TEM、CTX-M-14和CTX-M-55是本地区主要流行的ESBL基因型。(2)同时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耐药基因菌株占总检测菌株数的20.23%,提示多重耐药基因菌株比例较高,需引起临床的重视。

  • 标签: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基因型 青海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ICU多重耐药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ICU自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的30份培养标本,分析多重耐药菌种、数量、感染部位。结果30份培养标本共培养出病原体27株,多重耐药有23株,菌种最多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占比100%,其次为鲍曼低不动杆菌,占比85.7%;大肠埃希,占比83.2%;铜绿假单胞,占比66.7%。其中呼吸道感染为主要感染部位,占比60.9%,其次为血液感染,占比21.7%;泌尿道感染,占比13%。结论综合分析ICU多重耐药感染为主要的病原,鉴别、了解病原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及控制,以预防及控制多重耐药的出现与传播。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碳青霉烯类双联治疗铜绿假单胞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江油市九〇三医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静脉滴注,每天3次;研究组给予碳青霉烯类双联法治疗,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以及美罗培南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两组患者细菌的清除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菌清除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碳青霉烯类双联法对铜绿假单胞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细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相比较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有应用价值,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双联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效果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重症监护病患70例,对所有病患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的情况,并对本组病患护理干预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70例病患共送检细菌培养标本840份,检出致病菌126株,其中有108株为多重耐药,占总比例的85.7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在呼吸系统中最为常见,其次是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护理干预后本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充分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的特点,有助于制定出针对性较高的护理方案,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提高多重耐药感染的控制效果。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急诊ICU收治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感染的病原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药敏试验将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的人数为60例,感染率为30%,患者感染菌株类型包括链球菌属3株(2.22%)、粪肠球菌3株(2.22%)、腐生葡萄球菌4株(3.05%)、表皮葡萄球菌11株(8.39%)、金黄色葡萄球菌株22(16.79%)、革兰阳性43株(32.82%)、肺炎克雷伯15株(11.45%)、革兰阴性30株(22.90%),总菌株数为131株。急诊ICU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复合外伤、重症肌无力、昏迷、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6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病原的概率很高,对于60岁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格外注意。60岁以下的患者感染病原的概率虽然低于高龄病患,但是依旧存在较高的治疗危险性。结论对急诊ICU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需要注意ICU患者所感染的病原特点,因为大多数患者感染的病原具有耐药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风险性,需要确立防护措施,增加对病患救治的安全性。

  • 标签: 急诊ICU 感染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和预测申克孢子丝海藻糖磷酸合成酶(TP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站分析预测申克孢子丝TP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结果:申克孢子丝TPS基因全长为2864bp,编码905个氨基酸。TargetP和MotifScan预测该蛋白定位于胞浆中,具有糖基转移酶、海藻糖磷酸酶两大功能域及丰富的修饰位点,其中磷酸化位点尤为丰富,包含cAMP依赖性磷酸激酶、蛋白激酶C(PKC)和酪氨酸激酶(CK2)磷酸化位点。TPS蛋白是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未发现信号肽。结论:预测申克孢子丝TPS基因编码蛋白位于胞浆中,具有糖基转移酶、海藻糖磷酸酶两大功能域及丰富的修饰位点的结构功能特点,可行相应小分子抑制剂筛选以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海藻糖磷酸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