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真实"是拉康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来成为齐泽克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真实在拉康看来是符号化难以克服的硬核,它标示出象征秩序结构性的缺失。齐泽克认可拉康的基本解释,同时又强调真实的激进性,充分挖掘其批判和改变现实的力量。经过他的理论发挥,真实呈现出更丰富的层次和更多的理解角度,并被广泛应用于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

  • 标签: 真实 现实 行动 全球资本主义批判 政治哲学
  • 简介:鲁迅和王小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特立独行又争议较大的作家,他们都坚持批判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和科学理性的文学态度,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于世。值得注意的是,二者都是在三十七岁这一年发表了自己的重要作品并蜚声文坛,这种巧合不得不让人去思考二者内在的精神立场、文学主张和创作态度等方面的关系,因此有了笔者看到的对中国传统批判的深度和影响力上的传承以及集智慧与理性于一身充满无限想象魅力的审美世界。

  • 标签: 鲁迅 王小波 叛逆 理性
  • 简介:《剪灯新话》中的《金凤钗记》叙述了一个奇特的爱情故事。因为此一事件情节怪异,所以在当时及后世流传甚广。冯梦龙将其收入《情史》卷九,题《吴兴娘》;秦淮寓客将其收入《绿窗女史》卷七,题《金凤钗记》。凌濛初将其改编,收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题《大姐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沈璟又将它改编为戏剧,题《附钗记》。与此一故事相似的借体还魂型故事则有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五中的《贾云华还魂记》,同样流传甚广,被收入多部小说集,明代据此改编的戏曲达九部之多。《金凤钗记》的大致情节如下:

  • 标签: 精神疾患 古典小说 《初刻拍案惊奇》 癔症 爱情故事 《剪灯新话》
  • 简介:本文以被尊为"垮掉"的为对象,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狄安·莫里亚蒂的研究,阐明了"垮掉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但屡遭忽视的方面,那就是:面对生存的悲剧性,人应该超越悲剧,去感知生命.

  • 标签: 《在路上》 主人公 小说 悲剧性 《圣经》 超越
  • 简介:杭州西湖之美名扬天下,《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则不仅是苏轼的名作,更被公认为古往今来表现西湖风景最好的文学作品,脍炙人口,清代学者王文诰甚至说:“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当然是就对西湖之美的表现而言的。

  • 标签: 苏轼 精神 杭州西湖 文学作品 清代学者
  • 简介:鲁迅的短篇小说《幸福的家庭》描写了现代小知识分子在庸常生活中沉沦的故事,主人公的理想在日常生活的打击下丧失。这篇小说在精神气质上与后来的"新写实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契合作者没有完全用直白描写的方式来表现,而是用意识流动的形式,通过具有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达。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两个具体的意象"A"和"绿格纸"的意蕴,来探讨《幸福的家庭》与"新写实"小说的精神契合。

  • 标签: 《幸福的家庭》 新写实 隐喻“A” “绿格纸”
  • 简介:伊迪丝·华顿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最后的“文学贵族”。她的小说多侧重于描写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纽约社会顶层的一个特殊人群——老纽约。华顿的早期小说《欢乐之家》讲述了该背景下主人公莉莉·巴特被上流社会抛弃和牺牲,最后孤独死去的故事。本文从古老的道德命题入手,重新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华顿对当时社会道德危机的应对,分析了华顿对理想社会的知识和情感关注。

  • 标签: 伦理 习俗 社会达尔文主义 理想国
  • 简介:《饥饿的女儿》是虹影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文中的六六就是虹影。本文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究六六生存背后的精神危机,她与历史老师陷入畸恋的心理原因以及逃离家庭后走上写作道路的潜在内因:分析她如何在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调和,使得她从无存在感的“多余人”华丽蜕变为知名作家。

  • 标签: 精神分析 《饥饿的女儿》 六六
  • 简介:范成大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年少时走出家乡石湖的范成大晚年叶落归根。把自己对国家、百姓的拳拳之心转移到田园生活上来,他的《四肘田园杂兴》六十酋分别咏叹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目的田园生活,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他的诗流露着浓郁的平民意识和诗家的人文精神,融生活化的乡土气息与典雅化的书卷气息于一体,为山水田园诗开拓了新的境界。

  • 标签: 范成大 田园诗 品鉴
  • 简介:时间:2016年7月2日地点:浙江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旅馆阳台上张勇耀:各位师友,很高兴能借助"小众"微信公众平台组织的这次年度散文、诗歌颁奖暨作家采风活动,让我们有机会相聚在浙江温州这美丽的洞头海岛上。昨天晚上的颁奖晚会,"小众"将年度散文奖颁给了《夹边沟纪事》《定西孤儿院纪事》的作者杨显惠先生,将年度诗歌奖颁给了"80后"诗人张二棍。

  • 标签: 散文写作 浙江温州市 杨显惠 采风活动 诗歌奖 当代散文
  • 简介:时间:2016年7月2日地点:浙江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旅馆阳台上散文写作与读者的接受玄武:微文是鄙人近年极力倡导的一种文学形式。微文,不是在微信上写就叫微文,或短就叫微文。它追求行文的瞬间爆发力。就写作状态而言,更近于诗的写作。忽然而起,忽然而止。不能是随意的口水。

  • 标签: 散文写作 浙江温州市 文化散文 散文作品 散文作家 中学语文教育
  • 简介:“书写”是詹姆逊提出的后现代文化特性之一,是与各个时代的历史、经济和科技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叙事形式。詹姆逊以符号学,即意符与指符的关系为衡量标准,兼顾社会发展的背景,尤其是科学技术对文化事业的深远影响,由现实主义的线性书写入手,分析了从现代主义有目的的蒙太奇拼贴到后现代主义无目的的大杂烩这一精神分裂式书写产生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詹姆逊还密切地洞察到自己所处时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将自己的书写逻辑由印刷的平面空间延伸至互联网世界的虚拟空间。虽然社会的进步远胜于理论构建的速度,但詹姆逊的书写理论仍然为当今新媒体叙事研究带来了灵感和启示。

  • 标签: 詹姆逊 书写 精神分裂 矩阵
  • 简介:在当代开放、多元、巨变的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在审美体验、情感塑造、心理感知、文化认同、伦理旨归、政治诉求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新面貌、新理想、新概念、新结构、新形式、新话语,当代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与价值重构成为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热点,为此,《当代外国文学》将举行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当代外国文学蕴涵的价值取向与人衷精神。我们诚邀从事当代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就会议议题撰文、参会。

  • 标签: 《当代外国文学》 专题研讨会 价值重构 人文精神 征稿启事 多元文化语境
  • 简介:今年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这位作家是"精神战胜肉体的光辉榜样",值得纪念.二十世纪,他的小说风靡全球,是一部曾经对苏联和世界各国的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二十一世纪,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形象继续保持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他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超越时空,永远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支柱.因此,这部小说仍然有自己的读者,有研究的价值.

  • 标签: 俄罗斯 作家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诞辰一百周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
  • 简介:《阿Q正传》借鉴了显氏小说《胜利者巴尔代克》,作为阿Q形象的核心意义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出与巴尔代克的异质同构。虽是取法显氏的小说,而阿Q形象的塑造体现了鲁迅文本对显氏文本的否定的互文性关系,显示出对显氏的借镜与超越。

  • 标签: 《阿Q正传》 《胜利者巴尔代克》 精神胜利法 异质同构
  • 简介:正在当代开放、多元、巨变的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在审美体验、情感塑造、心理感知、文化认同、伦理旨归、政治诉求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新面貌、新理想、新概念、新结构、新形式、新话语,当代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与价值重构成为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热点,为此,《当代外国文学》

  • 标签: 外国文学教学 人文精神 价值重构 当代 多元文化语境 专题研讨
  • 简介:《呼啸山庄》因其“神秘莫测”的主题以及主人公之间扑朔迷离的爱恨情仇一直饱受争议。而精神分析学理论尤其是拉康的镜像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有助于理解小说和人物,但是在学界从该视角对小说进行研究的却并不多。本文拟通过身份认同视角对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关系进行解析,解读男女主人公的爱恨缘由及其言行表现,并进一步揭示女作家的爱情观。在勃朗特看来,唯有死才能让羁旅在生之地的爱人们得到重生,回到互为彼此的状态中去。如果此生无法相聚,那么死后就能实现,这是女作家为男女主人公设定的救赎之路。

  • 标签: 《呼啸山庄》 身份认同 精神分析 希刺克厉夫 凯瑟林
  • 简介:路遥正是以巨大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将《平凡的世界》的阅读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路遥在小说中悲剧人物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完成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行为,而是超越了自己反抗自己苦难的一种激情下的心血灌输,使得小说中的每一个悲剧人物都能得到生活的验证、时间的佐证,让人物形象丰满,对其的考量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都是完整的、统一的。

  • 标签: 《平凡的世界》 悲剧意识 悲剧精神 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