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随着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医学检验技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检测患者病例及医治方法的重要控制手段,国内的医学检验科技正在不断革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检验设备,以此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更加及时和准确的治疗。但是在当下的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影响了整体医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病人带来了无法估的伤害。本文将针对当下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相应解决方案。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质量控制图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8例,按照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质量控制应用在参照组的治疗过程中,将采用质量控制图的治疗过程应用到观察组的治疗过程中,将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质量控制图应用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缓解期患者给予认知干预联合药物控制的应用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COPD 患者 4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23 例)、对照组( 23 例),两组患者均开展药物控制,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认知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机体运动耐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耐力水平均显著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 COPD缓解期患者给予认知干预联合药物控制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机体运动耐力。

  • 标签: COPD 缓解期 药物控制 认知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方法: 选择我 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246 例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 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 分为对照 组( 123 例,实施常规护理 ) 和观察 组( 123 例,实施 优质护理) ,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在此次 研究中, 观察组咳嗽、心脏症状、高热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 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护理工作中, 实施 优质护理 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小肠克罗恩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方式。 方法: 随机选取 30 例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肠克罗恩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文献资料结合讨论。 结果: 30 例患者,术前消化道均未查明有出血现象,经急诊剖腹探查和肠镜检查后,在患者消化道区域发现明显铺路石病变现象,接受肠管切除肠吻合术。 结论: 小肠克罗恩病并发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诊治难度大,难以彻底治疗,极易危及生命,医生要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小肠克罗恩病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诊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发热门诊防控措施及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发热门诊接受检查的的1000例患者为例,入院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咽痛等症状,对本次研究患者的新型冠状肺炎人数进行统计,同时记录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结果:本次接诊1000例人员中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为8人,确诊率为0.80%,其中轻症人数较多。 本次研究显示,未发生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发生率为0.00%。结论:在开展防疫工作过程中,在发热门诊积极开展防控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可有效减少疫情的扩散,值得推广宣传。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 发热门诊 防控措施 管理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对临床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年 12月 1日至 2020年 4月 30日收治的 180名患者,对其用药情况、检验项目资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常见影响,并基于影响探讨其有效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药物对白细胞、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血液检测指标影响明显,对尿液颜色、密度、白细胞、红细胞、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等指标检测结果影响明显。对大便检测结果也有影响,磷酸亚铁、胃必治患者中出现了假阳性结果,维生素 C用药患者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减弱。结论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标本的干扰作用较为明显,常见于血液检测、尿检及大便检测等,临床检验中应关注药物的干扰影响,在具体的检测中,应综合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检验标本结果的判断与分析,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与护理。

  • 标签: 药物 临床检验 标本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发热门诊防控措施及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发热门诊接受检查的的1000例患者为例,入院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咽痛等症状,对本次研究患者的新型冠状肺炎人数进行统计,同时记录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结果:本次接诊1000例人员中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为8人,确诊率为0.80%,其中轻症人数较多。 本次研究显示,未发生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发生率为0.00%。结论:在开展防疫工作过程中,在发热门诊积极开展防控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可有效减少疫情的扩散,值得推广宣传。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 发热门诊 防控措施 管理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复苏护理应用于全麻患者在麻醉医疗室发生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2月底在我院全麻后进入麻醉准备间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复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69例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但也出现了部分并发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但也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新生儿患者 影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NIHSS评分和血肿量较对照组更低(均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脑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各项技术水平都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药品质量管理技术也不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一部分,国家和社会对药品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制药企业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是对药品的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因此,要想避免药品质量的风险,进一步保证药品的质量,需要对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药品的质量管理问题展开了讨论,对目前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药品质量管理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业内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制药行业质量管理 薄弱环节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措施对臁疮患者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 2019年 1月至 12月收治的 128例臁疮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 n=64例)、实验组( n=64例)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各项症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臁疮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症候积分,缓解症状,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中医护理 臁疮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工作现状,在躁动护理中行前馈控制干预,分析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数字表法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在本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 80例全身麻醉病人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对照组躁动护理中常规管理,研究组躁动护理行前馈控制,两组对比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躁动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工作中行前馈控制,可有效降低躁动发生率,利于患者快速恢复,该模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躁动护理 前馈控制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穴贴压在控制胃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后相关胃肠功能紊乱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前来我院治疗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差别在于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辅以耳穴贴压干预来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表现出更优的治疗效果(P<0.05),胃肠道各项指标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且各类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术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耳穴贴压 胃癌 化疗药物 胃肠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进行探究,寻找质量控制措施,并完善现有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方法:将甘露醇与山梨醇分别作为主药与辅药,应用活性炭吸附法来制备复议甘露醇注射液,在 105℃的环境下进行 30分钟的灭菌,即得。结果:依照本方法所制备的复议甘露注射液药品,主药成分损失量低,同时药液颜色外观符合于具体质量要求,同时包括热原在内的一系列其他项目也符合于我国药典在注射药剂方面的规定与需要;结论:该药剂的制备方式在工艺上存在着明显优势,工艺简便可靠,有良好的稳定性,所应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甘露醇 注射液 质量控制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 ICU 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感染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内医院急诊科 ICU 收治的患者 80 例作为实验组,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本院有详细资料记录的 2015 年 1 月 -2016 年 1 月内未采纳风险管理的接受常规 ICU 护理的患者 80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不同管理护理工作下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同时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后 ICU 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针对急诊 ICU 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能降低 ICU 中患者各种感染情况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护理管理意识,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ICU 护理 风险管理 感染发生率 风险管理知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事件患者实施饮食控制疗法护理干预结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01月~ 2019年 04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事件患者 44例,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住院期间饮食控制疗法护理干预。干预 4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水平、身体质量指数( BMI)和生活质量( SF-36)评价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 SBP/DBP水平、 BMI及 SF-36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两组 SBP/DBP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 BMI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SF-36中各项目得分除社会功能外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也高于对照组同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事件患者实施饮食控制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 患者饮食 控制疗法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用于社区人群高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 2018年 5月 -2018年 10月某社区患有高血压的 54例病人,随机自由组合为两组。观察组的 27例患者采用口头教育以及书面教育的方式。对照组的 27例患者则采用口头教育的方式。经过 1周健康教育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的有效率以及对于健康教育后高血压防治的行为改变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74.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92.59%,并且观察组行为改变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于社区人群高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收获满意度高,适于社会的推广。

  • 标签: 高血压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 社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