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最近几年,应用调强放疗技术(IMRT)作为治疗乳腺癌的的治疗手段逐渐增加,在计算机优化算法帮助下,调强放疗以调强方式取代常规放疗简单平面野设计、剂量强度不变的模式。调强放疗和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给病人做出更适形的治疗计划。因此,与标准方案相比,调强放疗技术有助于改善乳房及淋巴引流区域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提高靶区的剂量,减少肺及心脏所受的剂量。调强技术对于乳腺癌进行放射治疗的缺点在于呼吸运动的控制,它可以影响到剂量的准确性。本文介绍这种热塑膜固定患者的调强放疗方法,通过热塑膜固定以提高定位的精准和减少呼吸运动幅度,可以用于保乳术后和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现对方法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头颈部非甲状腺肿瘤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5月甘肃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头颈部非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仰卧位,头颈肩部热塑膜固定方式,用CT进行扫描定位,观察各个监测点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症状。结果放射治疗后,没有明显的甲减症状发生,随访中出现了甲减症状,配合药物治疗后得到了缓解,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头颈部非甲状腺肿瘤放射治疗后,早期会对甲状腺功能有损伤,放射治疗不能成为甲状腺功能影响的主要因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头颈部非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放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此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 食管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治疗配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放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配合奈达铂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6~7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远期生存率也升高,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放射治疗 奈达铂 食管癌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根据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采取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20例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通过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并发的放射性口腔炎,保证鼻咽癌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定位、摆位过程中重要环节。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0例,热塑成型头颈肩面罩固定,进行定位、摆位和照射。结果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采用精确的定位和摆位是保证调强治疗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 标签: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摆位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3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中开展放射治疗在90例胸腹部肿瘤病例,依据随机法分成三组并用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即A组(30例,用体表画线方法)、B组(30例,用真空垫方法)和C组(30例,用热塑体膜法),采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来测量计算各组的摆位误差。结果A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比B组、C组高(P<0.05),C组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低于B组(P<0.05)。结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有助于提升放疗精准度,可推广。

  • 标签: 胸腹部肿瘤 体位固定技术 放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肿瘤放疗后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52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重点,其均接受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相关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验证实,胸部肿瘤放疗后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等不存在任何关系,与患者是否接受过化疗、V20、V30、MLD等基本的因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结论致患者接受胸部肿瘤放疗后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应该在制定放疗计划的时候,准确判断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疗 肺损伤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自放疗第1天开始均用康复新液外擦放疗野皮肤,每日3次。观察组从放疗第1天开始在外擦康复新液前半小时应用,加用贝复济外敷放疗野皮肤,每日3次。直至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结束,颈部照射剂量至60Gy。结果观察组颈部放疗野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及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时颈部切线野加用贝复济外敷能有效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贝复济 放射性皮炎 放疗并发症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环枕关节张口位近距离投照与普通X线摄影在放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50例张口位近距离投摄和普通照射的成像效果,拍片次数,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一次合格率93.3%,二次合格率6.7%,诊断准确率96%;对照组一次合格率36.7%,二次合格率30.0%,三次(及以上)合格率33.3%,研究组一次合格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环枕关节张口位近距离投照在普通放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及一次合格率。

  • 标签: 环枕关节 近距离投射 张口位 投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食管癌者临床行调强放疗时使用输液港,患者放射剂量分布受输液港影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例高位食管癌者,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均植入输液港行调强放疗,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以CT对患者行定位扫描图像,观察输液港材料(底座)对周边软组织放射剂量的影响。结果调整底座密度值后不同空间位置A1、P1受量提高,与周边组织临界处A2、P2受量降低。结论植入输液港的高位食管癌者临床在行调强放疗时会对剂量分布造成一定影响,周围组织照射量会增加、植入物前后方剂量会减少。

  • 标签: 放射剂量 调强放疗 输液港 高位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与近年来国内外参考文献,研究风险评估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收集于我院放射科住院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病例截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将总样本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34人/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的护理方式。一段时间后,对两组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无论是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还是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险评估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风险评估 放射科 护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采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分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中的48例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中的52例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1%(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生活质量的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放射介入治疗 中晚期 肝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口服加直肠点滴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清热解毒利湿、益气健脾除湿法为主,中药口服配合活血化瘀生肌煎剂加锡类散直肠点滴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并与西药口服加灌肠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口服加局部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

  • 标签: 放射性直肠炎 中药口服 直肠点滴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分割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大分割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加速组病人的有效率为88.0%(44/50),而对照组为66.0%(1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急性放射反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放疗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未增加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远期疗效及晚期反应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大分割 后程加速超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x线斜位片显示颈椎间孔的效果和在诊断颈椎病时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08月-2012年08月期间经我院检查诊断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4例分别做了颈椎x线斜位片和颈椎CT检查,分析比较其斜位x线摄片和CT扫描的相关资料。结果颈椎x线斜位片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102例,比例为98.1%,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101例,比例为97.1%;而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出颈椎间孔大小的有92例,比例为88.5%;可以清楚显示颈椎间孔形态的有89例,比例为85.6%。斜位x线平片显示的的颈椎间孔大小和形态的情况都优于CT检查扫描所得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位X线片可以清楚的显示出颈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是在诊断颈椎病时首选的检查方法,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临床诊断颈椎病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斜位x线片 颈椎间孔 放射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法将本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进行放射状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乳房美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其乳房美观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7.14%,其乳房美观满意度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射状切口相比,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在乳房美观方面优势明显。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乳腺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和91.8%(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进一步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急性放射性肠炎 葛根芩连汤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EORTCQLQ-C30中文版量表,研究普通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ORTCQLQ-C30中文版量表对宫颈癌普通放疗患者37例和调强放疗患者49例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调强放射治疗组,认知功能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健康状况均高于普通放疗组(P<0.05)。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发生疲倦,恶心呕吐的少于普放患者;疼痛,呼吸气促,便秘、的发生率调强放射治疗低于普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调强放射治疗与普通放射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副反应少,生活质量高。

  • 标签: EORTC QLQ-C30 中文版 宫颈癌 普通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