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评价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髓核摘除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节突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共救治的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平均随访1年,患者的JOA评分为(15.0±0.1),与治疗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结论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采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联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手术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窥镜下经直径22mm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MIS-TLIF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直径22mm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1周~6个月随访,于1周~3个月间两组VAS、ODI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于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治疗总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内窥镜下经直径22mm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可有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指标及腰椎功能障碍等,此外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未出现增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Quadrant通道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椎体间融合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数据临床意义。方法学对在我院已经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明显好转又复发病人进行多项化验室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有20例红斑狼疮全套符合阳性。结果其中5例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瘤细胞,请示临床发现有骨质破坏症状。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愈后复发 实验室数据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90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放组开展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微创组开展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分析效果。结果微创组效果、术中出血、下地时间、止痛药使用天数、手术耗时、感染概率、使用止痛药概率均显著和开放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腰椎滑脱患者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效果确切。

  • 标签: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间融合术 老年腰椎滑脱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踝关节融合术对足踝部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足踝部严重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患者。在实际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半年骨性融合率更高(P<0.05),在术后1年后,观察组的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足踝部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足踝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部 创伤性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不同预处理方式对EML4_ALK融合基因RT-PCR法检测的影响,以提高肺癌患者EML4_ALK融合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方法收集本院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标本20例,同时采用2种不同的标本预处理方法提取RNA后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EML4_ALK融合基因,一种为直接离心提取法,另一种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5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细胞蜡块切片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样本数也同样为3例且与石蜡包埋提取法的阳性样本一致,直接沉淀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标本数为1例,占总数的2%。结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无论在检测成功率还是阳性检出率方面均显著优于直接离心提取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ML_ALK融合基因检测 细胞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行颈椎前路减压及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置入手术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9.8±10.5岁(37~74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吞咽困难发生率,采用JOA、VA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X片或CT评估前路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4.3±5.9个月(25~4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4.9±63.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35ml。术前JOA评分平均9.8±1.2,末次随访14.2±1.3;术前VAS评分平均4.1±0.76,末次随访1.2±0.63,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吞咽不适,术后3月自行消失。术后6月随访骨性融合率达96.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血肿、内置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可安全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并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小等优点。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别人口和死亡数据,利用人口年龄移算方法测算了2011-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据;结合该普查老年人口主观失能率测算了2011-2050年失能老人数量;然后根据失能老人照护需求、老人与照护人员之比测算了相应年份的失能老人机构床位需求量、照护人员需求量。研究发现,我国养老机构床位存量与失能老人对机构床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研究结果对制定养老机构发展规划、照护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失能老人 老年护理 长期照护 机构床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与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4年6月治疗的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术式不同把其分成单纯开窗组和椎间融合组,其中单纯开窗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而椎间融合组患者采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随访4~15个月后,通过JOC评分,其中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而单纯开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0%,椎间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开窗组(P<0.05)。结论应用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比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单纯开窗髓核摘除 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 椎间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