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VS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适当降低患者治疗痛苦,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降低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2016年制定护理相关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督促检查,收集2016年与2015年院感数据。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7.81%下降至19.24%,明显降低。结论护理管理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 标签: 血液科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临床血液学检验方面的研究,并且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持,使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仍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通过分析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存在问题 措施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5.0%)和护理总满意率(92.5%)均高于对照组(85.0%、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和病原菌种类。结果本次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中共有26例出现医院感染,所占比例为16.05%;其中肺部感染患者8(30.77%)例,泌尿道感染患者6(23.08%)例,血管通路感染患者4(15.38%)例,腹膜炎患者4(15.38%)例,肠道感染患者3(11.54%)例,皮肤感染患者1(3.85%)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2株,包括10株革兰阴性菌、8株革兰阳性菌和4株真菌;影响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超过60岁、血红蛋白在90g/L及以下、伴有糖尿病肾病、静脉置导管和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结论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出现医院感染,因此需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控制,同时将侵入性操作减少,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从而使其病死率得以有效降低。

  • 标签: 肾内科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患者接受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减轻程度及皮肤抓伤程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人数47例,无效人数13例,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总有效人数53例,无效人数7例,总有效率9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主要针对治疗全过程中对于患者病情变化、样本采集、装置检查、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达到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需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3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观察组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且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并培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法律意识。结果减少了血液净化过程中护理的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结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强化法律意识,是杜绝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安全隐患 规范化管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卫生营”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的效果。方法建立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卫生营”,选取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并以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23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在患者满意度、护士离职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考核合格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开展“护理卫生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 标签: 军队医院 护理卫生营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利用健康状况调查表和自我效能表展开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分级以低水平为主,其次是中水平、高水平人数较少。。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提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对58例危重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针对不同病因和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熟练科学的护理方法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CBP是危重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护理方法,最终为CBP患者预后质量提高做出有效保障。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危重患者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47例高钾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形式包括集体小讲课、个别指导、健康处方、病友交流、饮食记录等。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透析前血钾的情况。结果教育前有47例高钾透析患者,血钾为(5.84±0.30)mmol/L;教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患者血清钾均逐渐下降,且均低于教育前,并且3个月时有9例(19.14%)患者血钾升高,教育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对高钾的认知,采用控制血液透析患者进食钾摄入量,增加透析频率等方式,及时有效清除血钾,从而减少高钾血症的风险。

  • 标签: 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95%,且其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是否充分(URR≥70%、Kt/V≥1.2)将100例MHD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A组,n=50)和透析不充分组(B组,n=50)。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结果A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SF-36总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等睡眠质量方面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结论MHD患者透析充分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接受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与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参加健康检查人员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将冠心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液指标检验,对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指标检验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液检验指标中RDW(细胞分布密度)、cTn(肌酸激酶同工酶)、HCy(同型半胱氨酸)、cT-nI(心肌肌钙蛋白)以及hs-CRP(超敏CRP)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类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疾病时,通过血液检验指标能显著提升诊断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血透)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透室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7例血透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基于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比组(47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患者的临床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针对血站管理的政策法规,促使血液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各大血站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的血液还是常常会出现检测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本文基于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影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无偿献血 合格率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并研究预防对策。方法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检验科128份出现误差血液检验标本展开观察研究,总结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研究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引起误差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分别为患者自身原因62份,占比48.44%;采集原因31份,占比24.22%;送检原因27份,占比21.09%;检验原因8份,占比6.25%。结论患者自身原因以及采集、送检以及检验等几个因素均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检测数据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需针对各原因加强各环节的预防控制,降低误差风险。

  • 标签: 误差 血液检验标本 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20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0.0%(9/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7/10),详见表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全方位护理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血液肿瘤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