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作者: 黄荣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 545900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共115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所有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作为金标准,分析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15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100例阳性(占86.96%,100/115),15例阴性(占13.04%,15/115)。B超检查显示:115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98例阳性(占85.22%,98/115),17例阴性(占14.78%,17/115)。B超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86.67%、94.78%、13.33%、4.00%、97.96%、76.47%,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流丰富所占比、回声不均匀所占比、直径大于8mm所占比明显高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回声均匀所占比低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结论: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显著。

  • 标签: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B超诊断;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钠尿肽检验(BN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100例体检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BNP以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观察组随访三个月,观察LVEF≥50%与<50%患者在BNP方面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BNP与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BNP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心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LVEF<50%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50%患者(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LVEF与BNP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B型钠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于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对血清Apo—B在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价。方法:对775名健康体检者血脂项目总胆固醇(TCHO)、三酯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和Apo—B及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和性别等进行评估,分析这些项目对被检者患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的危险性。并分析同一地区不同人群的血脂差异。结果:Apo—B对被检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性良好,与其它能提示心血管疾病的血脂项目相关。结果还提示同一地区不同人群中男性的血脂差异较大,女性相对较小。结论:Apo—B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用于评价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一个良好的心血管疾病筛选指标。另外,应对部分人群的血脂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重点监护,定期检查血脂。

  • 标签: 血浆载脂蛋白-B 心血管疾病 血脂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胆囊炎的64例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32例)应用B超引导下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对照组(n=32例)应用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 标签: B超引导 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我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以腰腿痛为主诉的初诊患者280例的HLA—B27抗原表达,探讨HLA—B27抗原对腰腿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腰腿痛/诊断 流式细胞术 HLA—B27抗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R-BECHOP方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3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优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R-CHOP方案治疗,优化组患者则接受R-BE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且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来讲,给予患者R-BECHOP方案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R-CHOP R-BECHOP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引导下胚芽抽吸减胎术实验室辅助分析的经验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中心2013年-2016年IVF助孕的31例多胎妊娠,在孕6-8周时全部采用经阴道胚胎抽吸术,用PBS液漂洗或稀释抽吸物,在体式显微镜下镜检,以观察到原始胚芽心管搏动或者体节作为减胎成功标志。结果在31个被减胎的孕囊抽吸物中,检到3个心管搏动,27观察到体节,1例只检到多量绒毛。全部减胎手术均一次性减胎成功,其中一例妊娠至12周流产。结论实验室辅助分析,能迅速、准确检出孕囊抽吸物中有无原始胚芽的标志物,为经阴道B超引导下直接抽吸胚芽减胎术提供直接依据。

  • 标签: 多胎妊娠 胚胎抽吸术 实验室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确诊的7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一腹部创伤,手术病理确诊为急诊腹部创伤患者,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病理确诊前,为患者应用B超与CT诊断,分析B超与CT的诊断情况。结果7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经过B超诊断,确诊59例,诊出率84.29%,CT诊断,确诊61例,诊出率87.14%,B超与CT的诊出率相差不大,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B超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价值,均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腹部创伤 B超 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为讨论的对象,入选的患者共38例,所有患者将实施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进行改善治疗,并关注最终的止血情况。结果实施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的患者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控制,在进一步的随访中尚未出现并发症和其他意外情况,月经在2-5个月后恢复正常,产妇治疗满意度高。具体而言,在手术后将根据产妇的失血情况进行补液、输血,并在术后观察产妇子宫是否能够恢复红润,且阴道无明显的流血问题,所有产妇在手术治疗后都保留了子宫。从术后24小时流血上看,均<50ml/h,控制情况较好。结论采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手术方式简单易操作,从止血效果上看也得到了产妇的认可,可以推广使用,控制产后出血。

  • 标签: 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患者82例临床治疗分析。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82例患者,13例为Ⅰ级高血压,占15.85%,51例为Ⅱ级高血压,占62.20%,18例为Ⅲ级高血压,占21.95%。经1个月的治疗,对比患者血压水平,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1%,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老年高血压,在分析临床特点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阐述了乳癌患者手术护理应用价值及手术护理技巧。方法对8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82例女性患者护理后恢复的有77例(94%),无效5例(6%)。其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乳癌改良根治术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好,恰当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乳癌病人的手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重要脏器功能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手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体位安置、伤口护理、患侧上肢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

  • 标签: 乳癌 微创手术 护理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4米步行试验与COPD患者ADL评分及住院天数的相关,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起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50例COPD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4米步行试验所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 标签: 4米步行试验;COPD;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地探讨研究Delta样配体4(Deltalikeligand-4,DLL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天津市人民医院外科已行手术治疗90例结直肠癌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标本中DLL4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随访分析DLL4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发现,所有患者中DLL4表达均有表达。DLL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侵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随着DLL4的表达水平的升高,患者的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均明显减低。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期时间均较低表达组明显减低(P<0.05)。DLL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DLL4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DLL-4 结直肠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与hsCRP和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NYHA心功能II~IV级心衰患者94例,测定RHR,按RHR快慢分为三组,A组RHR≤70bpm,B组70bpm<RHR≤90bpm,C组RHR>90bpm,测定血浆hs-CRP、D-二聚体水平,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与hsCRP(r=0.341p<0.001)、D-二聚体(r=0.306p<0.003)均有相关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HR与血浆hsCRP有相关性,血浆hsCRP随RHR增快而增加。RHR可反应血栓前状态,慢性心力衰竭RHR>90bpm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静息心率 高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74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选择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除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疗程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手术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检验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妊娠妇女,其中43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3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包含有PT、APTT、TT和FIB)。结果观察组PT(8.36±0.57)、APTT(24.31±2.48)和TT(12.53±0.67)低于对照组(11.67±0.64),(28.79±2.76),(15.83±0.64),FIB(4.93±0.85)和D-二聚体(4.66±1.02)则高于对照组(3.24±0.76),(2.14±0.68),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PT、APTT和TT较低,而FIB和D-二聚体较高,因此,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Lynch缝合术用于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一共(118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10日至2016年2月1日,将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9例患者-实施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9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69%、住院时间(5.31±0.72)d、术中出血量(365.12±78.11)m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实施B-Lynch缝合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B-Lynch缝合术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研究及B超检查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到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乳腺检查的7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进行B超检查和病理分析,比较B超检查和病理研究结果差异。结果7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经B超诊断显示恶性病变患者11例,良性病变患者64例;经术后病理分析显示恶性病变患者13例,良性病变患者62例,B超检查与病理分析诊断符合率是94.67%。结论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研究和B超检查的临床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B超诊断价值较高,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占位性病变 病理分析 B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足月儿RDS肺组织SP-B表达。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足月新生儿RDS20例作为RDS组,汉族20例其它病例作为对照组,并在年龄、体重、性别、孕母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与RDS组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B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RDS组足月儿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18.5±10.7)显著低于对照组(94.9±31.8)(t=10.191,P<0.001)。RDS组足月儿肺组织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越少,则RDS胸部X线显示严重性的级别越高,即二者具有很好的依从性。RDS组有7例SP-B蛋白缺陷。结论肺部SP-B表达减少参与汉族足月NRDS发病,SP-B蛋白缺陷可能参与汉族足月儿RDS发病。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表面活性蛋白B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腹产产后出血中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4月治疗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视作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各有50例,在对照组中,患者重点接受传统B-Lynch缝合术加以治疗,试验组使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80.86%,试验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92.30%,在试验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更低,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更少。两组间的差异明显,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改良之后的B-Lynch缝合术明显优于传统的B-Lynch缝合术,可更加有效的控制和减少剖腹产产后出血,降低剖腹产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 标签: 剖腹产 产后出血 改良 B-Lynch缝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