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豆渣或饼粕。就豆渣而言,很多人认为是不值钱副产品,其实它营养成分很有特色,具有很高利用价值。豆渣所含维生素E,为全粒大豆20倍以上;豆渣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铁、钾、锌等非常丰富,比豆腐、豆干、千张等许多豆制品中含量高得多,

  • 标签: 利用价值 豆渣 豆饼 生产过程 营养成分 维生素E
  • 简介:扇贝闭壳股(肉柱)特别发达,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等特点,所含己氨酸和琥珀酸使其味道更加鲜美,被称为"天下绝品"。经化验,每100g扇贝干品中含蛋白质63.7g、脂肪3g、糖类15g,而且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扇贝传统加工品主要是干贝,现代加工品则是冷冻扇贝柱和扇贝罐头,现将几种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扇贝柱 综合利用 营养丰富 加工方法 加工品 琥珀酸
  • 简介:面包是人们生活中常食用方便食品。本文对影响加工面包品质主要因素和关键工艺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提高面包制品品质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面包 面粉 酵母 关键技术
  • 简介:以"檀香"橄榄果实为试材,研究7个采收期(从9月7日到12月7日按节气采果,分别为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鲜食橄榄果实品质影响及其品质评价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延迟和果实成熟度提高,采收期Ⅰ~采收期Ⅵ橄榄果实表面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下降,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值、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增加,果实食用品质提高;但采收期Ⅶ(过熟)橄榄果实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果实食用品质下降;因此认为,采收期显著影响鲜食橄榄果实品质,且以采收期Ⅵ(完熟,小雪节气采收)橄榄果实鲜食品质最佳。同时发现,橄榄果实表面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糖酸比值、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可作为确定鲜食橄榄果实食用品质及采收期Ⅰ~采收期Ⅵ成熟度参数,为量化衡量橄榄果实食用品质和成熟度提供方法。

  • 标签: 橄榄 鲜食 采收期 品质 成熟度 参数
  • 简介:天麻作为一种较为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天麻多糖和天麻素药理功效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以及天麻产品开发研究现状,为天麻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天麻多糖 天麻素 药理功效 提取工艺 研究进展
  • 简介:以文蛤肉为原料,探讨了胰蛋白酶加酶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pH值及液固比对文蛤肉水解液总氨基氮含量和水解得率影响规律,确定文蛤肉酶解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4000U/g原料,pH值为(8.00±0.05),水解时间5h,液固比3:1。再以文蛤肉水解液水解度、水解得率及风味评分值为指标对该酶解优化条件下获得产品与精制中性蛋白酶水解优化条件下获得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为酶法水解文蛤肉最适宜蛋白酶,其酶解所得文蛤肉水解液水解度、水解得率及风味评分值分别为42.44%、82.86%及205.92。

  • 标签: 文蛤肉 胰蛋白酶 水解 最适蛋白酶
  • 简介:针对果蔬易腐特点,提出了果蔬保质期时间窗,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对果蔬运输车路径进行优化,建立了针对果蔬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及算法可以有效地优化果蔬配送路线。

  • 标签: 果蔬 车辆运输 路径优化 蚁群算法 时间窗
  • 简介:以天麻、豆渣为主要辅料进行天麻豆渣蛋糕制作,探讨天麻浆质量分数、豆渣粉质量分数、鸡蛋液温度、和面时间及烘烤时间对天麻豆渣蛋糕感官品质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天麻豆渣蛋糕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天麻豆渣蛋糕最佳工艺条件为:天麻浆质量分数5%,豆渣粉质量分数10%,鸡蛋液温度40℃,和面时间9min,烘烤时间16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天麻豆渣蛋糕表面金黄、有光泽,质地柔软、有弹性,风味纯正、不油腻。

  • 标签: 天麻 豆渣 蛋糕 鸡蛋液温度 加工工艺
  • 简介:在常饮豆奶中加入酸味剂,能改善豆奶风味。但大豆蛋白遇酸易变性,从而影响产品稳定性。本实验从稳定剂、乳化剂、酸类型和添加量及调酸方法等角度,对豆奶稳定性和风味进行了初探。

  • 标签: 酸味豆奶 稳定性 风味
  • 简介:以山药中总皂甙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山药总皂甙提取工艺中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进行了研究。以薯蓣皂甙为标准,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冰醋酸为溶剂,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4nm处对山药总皂甙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山药总皂甙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6h,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为1:8。

  • 标签: 山药 皂甙 提取 分光光度法
  • 简介:蔬菜预冷是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将采后蔬菜温度迅速降到工艺要求温度过程。预冷技术可以降低蔬菜采后新陈代谢速度,延长贮藏期,对保持品质及延缓成熟衰老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水预冷、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差压预冷等预冷技术研究现状及其相应适宜蔬菜预冷参数,并提出今后我国蔬菜预冷技术研究主要方向。

  • 标签: 蔬菜 预冷技术 冰水预冷 冷库预冷 真空预冷 差压预冷
  • 简介:研究了茯苓果冻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和配方等,为其生产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 标签: 茯苓 果冻 配方
  • 简介:如做热水货,在肉体上开大刀门,自初腌至腌制成熟,每50kg鲜猪肉用盐约10kg;在肉体上开小刀门,用盐约8.5kg。如在冬季腌制咸肉及时出售,每50kg鲜猪肉需用盐7kg~7.5kg。为了保证3个月~4个月腌制咸肉肉质,必须腌透,且每50kg用盐量最多不超过10kg。

  • 标签: 咸肉 加工 四川 用盐量 鲜猪肉 腌制
  • 简介:为了研究大蒜汁抑菌作用,将大蒜捣碎后,用灭菌蒸馏水配成一定浓度大蒜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放线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测定大蒜汁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及室温和高温(121℃)2种不同温度处理方式下抑菌效果和抑菌方式。研究表明,质量分数25%大蒜汁对放线菌抑制效果最好,室温下放置7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放置2h对黑曲霉抑菌效果最佳,放置3h对放线菌抑菌效果最佳,且均为暂时性抑菌;大蒜汁在高温处理后完全失去抑菌作用。因此,经室温处理后大蒜汁有较好抑菌效果。

  • 标签: 大蒜汁 温度 抑菌作用 抑菌方式
  • 简介:灵芝是一种具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名贵中药,主要成分有多糖、氨基酸、核苷、生物碱等,主要功能是降血脂、健脾胃、护肝脏等。经过加工,成品灵芝茶水分应控制在9%左右。

  • 标签: 灵芝茶 保健 研制
  • 简介:以西瓜子为原料,重点研究炒制时间、卤料配比、卤液添加量、薄荷与包膜剂配比对冰瓜子质量影响。为冰瓜子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西瓜子 包膜剂 薄荷油 小麦淀粉
  • 简介:以红薯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低糖红心薯脯加工工艺,试验所得最佳工艺配方为:0.1%柠檬酸护色,0.4%CaCl2溶液硬化处理,以质量分数为40%糖液煮35min,浸糖16h,并添加质量分数为0.05%柠檬酸进行浸糖处理。

  • 标签: 红薯 低糖果脯 工艺研究
  • 简介:介绍了以竹笋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泡、添加保鲜剂、气调包装等工艺过程制成鲜切竹笋方法.研究得到最佳工艺为:将鲜切竹笋用5%过氧化氢溶液在35℃条件下浸渍10min,再在保鲜液中浸泡,然后用体积分数为12%氧和4%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气调包装,在4℃条件下贮藏可放置1周以上.

  • 标签: 鲜切竹笋 加工工艺 杀菌液处理 保鲜液pH值 苯甲酸钠 抗坏血酸
  • 简介:苜蓿富含天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罗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以"肇东"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采取有机溶剂蒸馏萃取法从苜蓿草粉中提取苜蓿取叶黄素。通过选择合适萃取剂,以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剂及其配比、萃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苜蓿叶黄素取率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苜蓿叶黄素最佳提取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乙醇和丙酮联合萃取,其体积比为2∶1,料液比为1.4∶50、萃取温度为60℃;在该条件下苜蓿叶黄素A值为1.687。通过制作叶黄素标准曲线,计算出苜蓿叶黄素质量浓度为1.339mg/L。为开发利用苜蓿叶黄素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苜蓿 叶黄素 提取 最佳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