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从工艺和机理两方面研究了金属离子对麦草磺化化机浆白度及可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麦草化机浆漂后纸浆白度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纸浆漂后白度降低,二是增加了H2O2的无效分解。对于Fe3+、Mn2+、Cu2+而言,Mn2+对麦草磺化化机浆的H2O2漂白影响最大,其次是Fe3+和Cu2+;DTPA和EDTA都能较好地去除麦草化机浆中的金属离子;对金属离子含量变化及H2O2漂白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麦草化机浆中的金属离子并不是构成麦草化机浆难漂性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麦草 化机浆 白度 金属离子 可漂性
  • 简介:以硫酸铵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研究了硫酸铵用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聚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分散聚合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水包水乳液 硫酸铵
  • 简介:将水溶液共聚法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用于漂白麦草浆的助留助滤实验,探讨了浆料pH值、温度、打浆度等因素对其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并与进口CPAM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CPAM能显著提高浆料中填料的留着率并改善浆料的滤水性能.

  • 标签: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漂白麦草浆 助留助滤 造纸 CPAM 留着率
  • 简介:采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獭兔毛纤维进行处理,并对其作用时间和功率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FIR—ATR)等分析技术,对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进行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的表征;接着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染色,以探究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产生了刻蚀,并引入了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有利于染料的渗透和染料与毛纤维之间的结合,最终使得上染率和染色深度提高。

  • 标签: 空气低温等离子体 獭兔毛纤维 刻蚀 XPS FTIR—ATR 上染率
  • 简介: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丙烯酰胺为单体,在不加任何引发剂的情况下,用微波辐射代替常规的加热方式,在均相条件下快速合成了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影响接枝效果的各种因素(单体及交联剂的用量,微波强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微波辐射,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1min便可完成接枝反应,与常规加热时间(0.5-5h)相比,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此外,还探讨了微波下纤维素接枝共聚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纤维素 微波 离子液体 接枝共聚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中性条件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C14MIM]Br)和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能与甲基橙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褪色波长分别为469nm、471nm.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14MIM]Br和[C16MIM]Br的浓度与甲基橙溶液的褪色程度在浓度1μg/mL-4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系数分别为1.28×10^4L·mol^-1·cm^-1、1.92×10^4L·mol^-1·cm^-1,回收率99.3%-104.1%.该方法无须萃取,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样中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 标签: 甲基橙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建立大米中铅、镉、汞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结果在0-20ng/ml范围内铅的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83,n=5);平均回收率为109.3%,RSD=5.6%,(n=6)。在0-10.g/ml范围内镉的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J==0.99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6.5%,(n=6)。在0-5ng/ml范围内汞的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1.2%,RSD=7.3%,(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 标签: 大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简介: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脱脂棉纤维进行了碱法蒸煮,并测定蒸煮后棉纤维聚合度。结果表明,K+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棉浆中纤维素的降解,而Mg2+、Ca2+和Fe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纤维素的降解。

  • 标签: 纤维素 碱性降解 金属离子 碱法蒸煮 黏度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谷物中的重金属元素砷(As)、镉(Cd),分析测定过程,确定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对单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成和扩展,建立ICP-MS测定谷物中As、Cd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表明:As含量=(0.33±0.026)mg/kg,K=2;Cd含量=(0.16±0.016)mg/kg,K=2。本方法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4个方面,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大小排序依次为溶液测定、测量重复性、样品定容、称样量。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不确定度 谷物
  • 简介:采用阳离子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对沉淀碳酸钙进行改性,使用DSC、FT-IR、Zeta电位、激光粒度仪、沉降体积、接触角等对改性沉淀碳酸钙的表面结构及其性能进行表征,并与未改性沉淀碳酸钙进行对比分析。DSC和FT-IR分析表明,阳离子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包覆在沉淀碳酸钙表面,影响其表面性质。研究结果说明,改性后沉淀碳酸钙的粒径变小、沉降体积增大、Zeta电位提高。以改性沉淀碳酸钙作为造纸填料,与添加未改性沉淀碳酸钙的相比,纸张的物理性能和憎水性能得到改善,纸张灰分含量提高。

  • 标签: 阳离子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沉淀碳酸钙改性 纸张物理性能
  • 简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索非布韦原料药锡的残留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将样品置于微波罐中,加入9mL硝酸,150℃预消解5min,再用微波消解仪快速消解,消解结束后将消解液置于150℃赶酸仪上赶酸至1mL以下,将消解液转移至10mL塑料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量取溶液,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结果表明,锡在0ug/L-20ug/L浓度范围内与离子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称取本品7份,检出锡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6.52%,重复性良好;锡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RSD(n=6)为4.05%,进样精密度良好;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在97%-103%范围内,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准确度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精密度好、准确度好。

  • 标签: 索非布韦 锡的残留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简介: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由赭曲霉和疣孢青霉产生的霉菌毒素,目前已在食品和饮料领域对其进行了分析。由于OTA的毒性,针对其在食品、饲料和饮料中的含量,欧共体发布了相关指南,一些国家也作出了各自的规定。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检测啤酒中OTA的方法,它基于化合阴离子交换/反相提纯和液谱-质谱法的联合应用。这种方法与改进的标准方法进行比较,在加标啤酒样品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准确性采用统计工具进行检验(t-检验)。由于其良好的可重复性,再现性和有效性,此方法极有可能取代LC-FD(荧光检测)方法。

  • 标签: 赭曲霉毒素A 啤酒 串联质谱 固相/阴离子交换萃取 液相色谱
  • 简介: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水解的影响,通过系统水含量及系统压力的变化来分析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13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及Tween80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及分析软件TotalLab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系统压力及低系统水含量下能促进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使水解率提高20%以上,且水解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系统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水含量达到30μL以上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胰酶 牛血清白蛋白 超临界CO2
  • 简介:研究了碱性条件下Al3+及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对H2O2的稳定作用、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及MgSO4、DTPA和Na2SiO3对碱性H2O2溶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可以对碱性H2O2溶液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Al3+在强碱条件下对H2O2的分解没有影响.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在碱性条件下都会快速催化分解H2O2.4种过渡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Cu2+、Fe2+、Mn2+、Fe3+.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Mg2+仍然有较好的防分解性能;Mg2+对有Fe2+存在的H2O2碱溶液的稳定效果好于Fe3+.无论H2O2的碱性溶液中是否有过渡金属离子,加入DTPA对H2O2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稳定效果远不如添加Mg2+效果好.Na2SiO3加入不含过渡金属离子的碱性H2O2溶液中时,不能够起到稳定H2O2的作用.

  • 标签: H2O2漂白 MgSO4 DTPA NA2SIO3 碱土金属离子 过渡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