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戏曲史料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本文通过对20世纪戏曲史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概括论述,既展示了百年戏曲史研究的整体特色,又对我们准确理解和认识20世纪戏曲史料学的价值与特质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和导引作用。

  • 标签: 20世纪 戏曲史 史料学
  • 简介:我已经坚定地把新疆这决大地当成了纯洁梦境的故乡,出生神奇大关的子宫。虽然我怎么也不能把新疆看作一种女性。其实新疆啊,本身如同她的形象代表作——天山,一面是阴洼,另一面为阳坡。新疆阴阳俱全。该阴的时候,她阴;该阳的时候,她阳;需要不阴不阳的时刻,她也能够如此。

  • 标签: 天池 新疆 代表作
  • 简介:文学和文学史观杨辉:《中国新文学》是您以新的学术眼光,依赖新的理论资源,在文学整体观的基础上,重新结构百年中国文学的努力的最新成果。您的“大文学”理路,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划分方法的区别何在?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不同于钱理群等人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说法的?

  • 标签: 《中国新文学史》 20世纪中国文学 教授 丁帆 视界 中国当代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8
  • 简介:诗歌与人生 汉魏之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诗曰,而且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著的地位

  • 标签: 中国诗歌史 文化中国 诗歌史大视野
  • 简介:《怀旧》的雪泥鸿爪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与《狂人日记》、《阿Q正传》不同,是用文言写的,但其讽刺与幽默的风格,却是有迹可寻的。民元前后鲁迅留存下来的作品不多,《怀旧》理应受到重视。鲁迅生前对这篇处女作好象并不在意。连它的写作日期,也记忆不太确切,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那时恐怕还是在革命之前。”实际上是写于辛亥革命之后。是作者在老家写的一篇习作,最初并不是

  • 标签: 中国新文学史 《狂人日记》 文学研究会宣言 一封信 《小说月报》 叶灵凤
  • 简介:自从元和时代韩愈推尊李杜以后,王维已难以与李杜比肩,但在后世多数论者看来,王维才是"盛唐之音"的"正宗"。特别在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确立与新变方面,王维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清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通论七律》中把王维、杜甫的七律分为两大派别,他说:"何谓二派?一曰杜子美,如太史公文,以疏气为主。雄奇飞动,纵恣壮浪,凌跨古今,包举天地,此为极境。一曰王摩诘,如班孟坚文,以密字为主。庄严妙好,备三十二相,瑶房绛阙,仙官仪仗,非复尘间

  • 标签: 王维诗歌 三十二相 文学史意义 李杜 昭昧詹言 杜子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9
  • 简介:提出从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的历史与传统入手,所以中国的现代文学很容易被描述为植入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4期

  • 标签: 价值古今 古今演变 文学史核心
  • 简介:历代牡丹赋今可见者近三十篇,唐前两篇,唐代两篇,宋代七篇,元代一篇,明代六篇,清代十篇。其类别可分为二,一是富贵牡丹赋,以高调颂赞为主,多直接铺写牡丹秾丽姿色、富贵典雅;一是清丽牡丹赋,属于抒情言志之作,多非有意为文,而是在猝然感发的机遇下铺陈叙事、借花抒情,往往能在姿色之外,睹见韵致风神、气骨品性。历时观之,盛世多颂美之声,得意多灿然之花;衰世多抒情之赋,不遇多矜持之丽。全文分作唐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唐代“花开时节动京城”、宋代“牡丹尤为天下奇”、元代“唐宋精神的融合”、明代“繁华一去不可复”、清代(上)“浓艳依然带露华”、清代(下)“薄醉盈盈一回首”七个章节,对历代牡丹赋之创作予以考证、梳理,解析赋作之艺术特色,阐发作者之精神情怀,探究艺术流变之内在规律。

  • 标签: 牡丹赋 文学史 唐前
  • 简介:云是谁种的棉?谁纺的纱?谁缫的丝?谁遗忘的金羊毛?谁的剪刀将云剪成变幻莫测的衣裳?随风而去的记忆?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论文学作为历史──从盖尔维努斯的文学史观看近代文学的形成王建文学作为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客观存在的文学发展过程,它由具体的文学活动构成,如作者的创作,作品的产生与流传,读者的阅读等等;二、以文学发展的客观过程为基础撰写出来的文学,它以书面...

  • 标签: 文学史理论 历史哲学 文学史观 语文学 施莱格尔 赫尔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8
  • 简介:王国维《宋元戏曲》则是将中国戏剧(主要是宋元戏剧)视为客观的研究对象加以理性研究,研究中国戏剧,对中国戏剧的研究而言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戏曲史读 王国维宋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新文化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和方法的来源一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派史学、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首先来看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对新文化的影响,尽管文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年鉴学派第三、第四代历史学家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出现的弊端

  • 标签: 兴起走向 文化史兴起 新文化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百年中国话剧史上,剧创作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艺术界关于剧创作中'真'与'假'、''与'剧'的思想分歧,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认为,人们论争的核心焦点,无非是'仿真'与'戏说'之间的孰是孰非。长期以来',以曲为'的文化传统,使剧'仿真'说成为了主导性话语,而对'戏说'则是采取完全排斥的否定态度。但从剧创作的具体实践过程来看,'戏说'

  • 标签: 中国话剧史 欧阳予倩 历史题材 郭启宏 宋景诗 周贻白
  • 简介:<正>《樵通俗演义》是产生于我国清朝初年的一部时事小说。此书别名《樵》,凡八卷四十回,原题“江左樵子编辑”,“钱江拗生批点”,书首有作者自序一篇,仅署“樵子”。因此,长期以来,对于这部小说作者的真实姓名,研究界一直不知。一九八一年,王春瑜同志考出,《樵通俗演义》的作者

  • 标签: 清朝初年 县志 嘉靖 杂记 古籍出版 松江
  • 简介:鉴节要便读》是郭沫若少年时期重要的蒙学教材之一,它对郭沫若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鉴节要便读》在清末前后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它得到了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另一方面它自身固有的特.最,运用四言韵语,抑扬顿挫,朗朗上I:7;叙部分以史为鉴,简明扼要,每节加注的点评,也有它独到之处,以至于郭沫若称之为绝好的启蒙书籍。

  • 标签: 郭沫若 《史鉴节要便读》 蒙学
  • 简介: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阿波罗(APOLLO)正追逐着一位美丽的少女。他不断讨好地向她喊道:“别累着!别累着!我保证不会追你!”最后。他还是追上了这位少女,并把她抱在怀里。少女拼命地向她的父亲呼救。父亲立刻把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于是,阿波罗就用这棵树的木头做了第一把吉他,

  • 标签: 吉他 表现性 音乐史 阿波罗 少女 父亲
  • 简介:<正>近年来,重写文学的呼声很高。本来,文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总是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的,它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重写文学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例,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它就一直处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如果说,每一次重写都是对原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那么重写的文学就有可能逐渐完善而臻于完美。但是,近年提出“重写文学”的口号并不如此简单。据一些“重写”论者所述,提出这个问题,乃是鉴于现有的现代文学大都陷入了一种“非科学”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它们大

  • 标签: 纯审美论 文学的本质 “重写文学史” 标准重 文学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