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一、地方志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 标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产品 地方志 开发利用 方志资源 宁夏
  • 简介:地方高职院校在学习领会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于如何建设培养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进行不断深入和探索。本文讲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急需转型。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较多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级课程需要进行实践改革,国内对于基于CDIO模式探讨高职院校'建筑CAD'课程改革的研究内容与成果较少,还处于发掘与论证期。新形势下,通过研究基于CDIO教学方式使老师的角色从传授传统书本章节知识转换为如何从自身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实务经验变成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者'带活课堂'。

  • 标签: 建筑CAD CDIO 课程改革
  • 简介:本文从对西方绅士化的回顾和反思中认识到,中产阶级对于和谐沟通氛围的追求损害了低收入居民的利益,从而引发笔者提出"沟通空间"概念,并对国内大城市沟通空间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比人本的社会空间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城市沟通空间进行变革,认为合理的沟通空间对社区融合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生性竞争邻里场所体系"的规划布局模式和形成机制.

  • 标签: 绅士化 沟通空间 居住分异 邻里场所体
  • 简介:一.中国考古学方法论的经典之作1985年我考回母校吉林大学读硕士,张忠培先生专门为我们几个研究生开设了《考古学方法论》课程。这个课程的上课方式是以先生讲授为主,但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开放式地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方法论体系 考古学 张忠培 中国 类型学 地层学
  • 简介:学校简介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始建于1945年9月,2004年初中部从学校迁出,成为一所独立高中校。从2007年开始,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成为房山区知名的寄宿制高中。学校占地面积75亩,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0余人;教职员工1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人,一级职称51人,市、区级骨干教师27人。学校以“为国育才,塑造人生”为己任。秉持“文化立校”“质量立校”的管理理念和“怀天下、求真知、学做人”的校训精神,倡导“务本求实、自强不息、和谐上进”的良好校风和“以实致远”的学校文化,确立了“博时通达,以人育人”的教风,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素质过硬的

  • 标签: 房山区良乡 高级职称教师 成果名称 实践体系 校训精神 教风
  • 简介:有明一代国家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的问题。选择何种外交策略也随着王朝自身实力的消长而不断地变化。自成祖以降,明王朝对北方的军事优势便不复存在了,

  • 标签: 军事优势 防御体系 毗邻地区 聚落 明代 守边
  • 简介:一个好的陈列展览,应当能够为观众创造一次舒适且有效的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博物馆需更加深切关注观众的观展,将之纳入陈列展览的评估体系,并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观众评估体系。文章采用跟踪观察法,以广东省博物馆历代端砚艺术展览为例,立足于观众观展体验,从观众的停留时间长度、观展路线和展线吻合度、观展重点和展览重点吻合度三个角度出发,尝试对该展览进行效果评估。

  • 标签: 观众 观展体验 陈列展览 评估体系 跟踪观察法
  • 简介:要探究中国民族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关键还是要从长期以来民族研究应该是"政治化"亦或"文化化"的争辩中去探究,这其中就涉及到"西方话语霸权"、中国民族理论体系"失语症"、中国话语权等诸多问题。实际上,民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客观实体,本身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进行民族研究,孤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脱离中国的语境,从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 标签: 民族概念 “去政治化” “失语” 中国语境 话语体系
  • 简介:中层理论是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和具体的经验性描述之间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发端于社会学,后被应用于政治学。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中共党史学科,在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大趋势下,需要对自身学科话语进行必要之转换。本文对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中层理论在中共党史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深度的分析,提出要实现中共党史研究的话语转换,需要学者们关注国际研究学术前沿,并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尽最大可能以社会科学概念和框架来分析实证问题。中共党史研究今后的发展应主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而不是以学科区分为导向;要立足于史料,但不能限于史料;要有理论创建的自觉性,但不能空谈理论。唯其如此,才能摆脱中共党史学科只有材料而没有理论方法的尴尬境地。

  • 标签: 政治学 中层理论 中共党史 社会科学研究 学科话语转换
  • 简介:本文运用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根据2002年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进行了重新划分.从划分的结果看,后者与前者相比发生较大变化.而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对这种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中美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为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大都市区 界定指标体系 长江三角洲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俗学面临着研究对象消失的危机和如何应对变化进行学科自身调整的迷惑。柳田国男离世后,人们对柳田思想在继承的同时开始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对于柳田确立的"日常态-非日常态"的分析概念,波平惠美子于1972年首先提出了第三元素的"污秽.晦气"(KEGARE)概念,之后引发了和樱井德太郎之间的"波平.樱井之争"。论文将围绕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民俗学界出现的这场"日常态-能量枯竭态-非日常态"的学术争论,对该民俗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考察其在民俗学史上的定位和意义所在。

  • 标签: 分析概念 HARE(非日常态) KE(日常态) KEGARE(能量枯竭态)
  • 简介:学校简介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96年,原名观音寺幼儿园,2008转制为独立法人单位,接受区镇两级管理,是北京市0-3岁早期教育示范基地。近两年园所开设了两所分园,共开设19个教学班,接受适龄儿重630名。幼儿园秉承“希望幼儿快乐成长、希望教师幸福工作,希望家长理念跟进,希望幼儿园永葆青春,希望幼教永恒发展”为核心的“五色希望”办园理念,全面加强师德建设,通过“三个融合”,即:与党支部建设相融合,不但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而且凝心聚力,激发了教师爱岗敬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与提升教师专业队伍建设相结合,涌现出等12名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教科研相

  • 标签: 中心幼儿园 教育体系 教师爱岗敬业 成果名称 北京市大兴区 党支部建设
  • 简介:构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低,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佛山高新区以建设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着力破解园区公共文化服务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科学、创新、可借鉴的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 标签: 高新区 公共文化服务 佛山高新区
  • 简介:随着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正在形成,其最大特征就是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国丝绸博物馆2017年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突破以往展品题材上的限制,将展品从单一纺织品拓展到丝路文化遗产的全领域,从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的视觉角度,讲述科技在丝路古道上探索出的新故事,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体验和教育活动,实现宣传历史文化的同时,拉近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与观众之间距离的目标。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展览 科技考古 文物保护
  • 简介:学校简介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幼儿园简称“魏善庄二幼”,坐落在京南40公里处被誉为美丽“梨乡”和芬芳“月季小镇”的魏善庄。幼儿园原名“半壁店中心幼儿园”,2008年更名为“魏普庄二幼”,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由于受场地限制,园所仅能容纳6个教学班,是一所微小型农村镇中心园,占地2732.2平方米,幼儿200名,教职工36人,且多数为新入职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幼儿园遵从《纲要》《指南》以及《教育方针》精神,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办园理念,明确了自己的办园宗旨、目标,并解析出了属于自己独特视角的教育目标。“仁善文化”和“品效精神”

  • 标签: 中心幼儿园 魏善庄镇 成果名称 北京市大兴区 教育目标 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