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突变体是基因功能研究和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一个中品661EMS诱变的株型突变体(it1)进行了表型和生理鉴定,旨在为该突变体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株型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呈深绿色且皱缩;突变体高度降低为野生型的2/3,但节间数目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别,说明it1株高降低是由每个节间长度缩短造成的,与节间数目无关;突变体的分枝数、荚数、粒数、叶柄长度及夹角、百粒重等产量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野生型。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本研究结果为控制突变相关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优良种质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大豆 EMS 株型 突变体
  • 简介: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有效安全,目前已成为孢子丝菌病治疗指南中的推荐用药[1].但少数患者单用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研究显示两药分别联合碘化钾溶液或两药联合治疗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显示疗效增强2-6].最近,我们诊治1例由球形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患者,采用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失败,之后经特比萘芬联合碘化钾溶液治疗才获得痊愈.鉴于该病例治疗过程的特殊性,我们对其分离菌株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球形孢子丝菌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 简介:LKB1是直接激活精力传感器的serine/threoninekinase响应bioenergetic应力的激活安培的蛋白质kinase(AMPK),并且主要充当控制房间极性和增长的肿瘤suppressor。尽管LKB1包括胸腺和怒气在多重纸巾被表示,它在T房间开发和功能的角色仍然保持未知。这里,我们证明LKB1的那T-cell-specific删除导致了双positive(DP)的减少的幸存thymocytes和CD4和CD8的损害产生单人赛积极的thymocytes。LKB1的混乱不仅阻止了AMPK的激活而且损害了anti-apoptotic蛋白质Bcl-XL的表示。重要地,任何一个Bcl-XL的宫外的表示或组成地活跃的AMPK异种显著地救了DPthymocytes免于LKB1导致缺乏的房间死亡。而且,组成地活跃的AMPK异种的宫外的表示被发现在LKB1缺乏的DPthymocytes恢复Bcl-XL的表示。这些调查结果通过AMPK激活和Bcl-XL表示的规定为DPthymocytes的幸存作为一个关键因素识别LKB1

  • 标签: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AMPK 胸腺细胞 基因控制 细胞存活 表达调控
  • 简介:现在的学习试图定义postsynaptic的角色在多巴胺(DA)的规定的密度(PSD)-95受体功能。我们发现PSD-95身体上在co-transfectedHEK-293房间与D1或D2DA受体联系。DA受体的刺激以一种时间依赖者方式改变了在D1受体和PSD-95之间的协会。功能的试金显示PSD-95合作表示没影响D1刺激受体的营地生产,Gs蛋白质激活或受体不敏感性。然而,PSD-95由支持受体再循环加速了使内在化的膜受体的恢复,因此导致使内在化的D1受体的提高的促进感受性。我们的结果提供新奇机制因为调整再循环那的DA受体可以在postsynapticDA功能的调整和synapticneuroplasticity起一个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巴胺受体 私营部门 调节蛋白 S蛋白 激活 受体介导
  • 简介:hPFTAIRE1(PFTK1),Cdc2相关的蛋白质kinase,高度在人的大脑被表示。它在Hela房间展出细胞质的分发,尽管它在它的N终点包含二个原子本地化信号(NLS)。到为它的底层和规章的部件的搜索,我们由把全身的hPFTAIRE1用作一个诱饵屏蔽了一个二混血儿的图书馆。四14-3-3isoforms(贝它,epsilon,希腊语字母的第七字,字形物)被识别与hPFTAIRE1交往。我们在hPFTAIRE1发现了一个通常认为的14-3-3绑定一致主题(RHSSPSS),它与它的第二NLS重叠了。RHSSPSS主题的删除或有在保存有约束力的主题的翼的Ser119的替换废除了在hPFTAIRE1和14-3-3蛋白质之间的特定的相互作用。变异的S120AhPFTAIRE1也显示出一个弱相互作用到14-3-3蛋白质。结果建议Ser119为在hPFTAIRE1和14-3-3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关键的。当熔化了到绿荧光灯的蛋白质(GFP)的C终点时,所有hPFTAIRE1异种在Hela房间和人的neuroblastoma房间(SH-SY5Y)的细胞质散布了,显示有14-3-3蛋白质的那绑定不贡献潜水艇hPFTAIRE1的细胞的本地化,尽管绑定可以涉及它的发信号的规定。

  • 标签: 蛋白激酶 大脑 相互作用 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血管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NOX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AD组)及多器官捐献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各12例。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结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对标本组织中的NOX1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D组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和排列不规则、破碎、丢失,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X1阳性表达见于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胞质中,AD组与对照组比较,NOX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blot蛋白印迹示AD组NOX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X1在AD主动脉中膜中表达上调,可能在AD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NADPH氧化酶-1 弹性纤维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携带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可行性,对其引起的细胞凋亡机制做出初步研究,并讨论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ADMSCs,利用脂质体将携带IGF-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入ADMSCs。实验分为Blank组,Lv-non和Lv-IGF-1三组,转染后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blot测定各组中IGF-1、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携带IGF-1慢病毒载体转染ADMSCs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Lv-non和Blank组凋亡率明显高于Lv-IGF-1组(P〈0.05)。同时发现Lv-IGF-1组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蛋白和Bax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抗凋亡蛋白Bcl-2显著上调(P〈0.01)。MTT法结果显示Lv-IGF-1能促进细胞生长,在5到6天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通过检测PI3K/Akt通路发现,Lv-IGF-1组PI3K和p-Akt水平显著高于Blank和Lv-non组(P〈0.05),通路被激活。结论:携带IGF-1基因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ADMSCs。在ADMSCs中过表达IGF-1蛋白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同时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蛋白磷酸化相关。

  • 标签: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IGF-1基因 PI3K/AKT通路
  • 简介:目的利用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探讨Exo-1基因缺失对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的影响。方法以CD45.1小鼠的骨髓细胞或骨髓造血干细胞为供体,以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或Exo-1基因和端粒酶基因双敲除小鼠为受体,在给予不同剂量X线照射或不照射的情况下,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全骨髓细胞或分选的骨髓造血干细胞(c-kit^+、Sca-1^+、lineage^-,KSL),于移植后1个月取外周血,流式分析嵌合率。结果未经X线照射及1Gy、2Gy照射情况下,端粒酶基因缺陷受体小鼠的外周血中供体来源的细胞嵌合率较低;6Gy照射后,供体来源的外周血细胞嵌合率仍低于50%,而且端粒酶基因缺陷受体小鼠在移植后1个月内死亡较多;3Gy照射可形成较高嵌合率,Exo-1基因缺失对端粒酶缺陷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以端粒酶缺陷小鼠作为衰老模型研究造血干细胞植入效率时,3GyX线照射能够有效地形成较高的外周血供体细胞的嵌合率,但是Exo-1基因没有进一步提高造血干细胞在端粒酶敲除小鼠的植入效率。

  • 标签: 端粒酶基因缺陷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 衰老
  • 简介:患者,女,5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8a。躯干出现片状红斑、鳞屑瘙痒3a。经口服伊曲康唑,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体癣,以及点阵激光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癣9周后痊愈,复查真菌阴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癣 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 简介:Glucosetransporter4(GLUT4)isresponsibleforinsulin-stimulatedglucosetransportingintotheinsulin-sensitivefatandmusclecells.ThedynamicsofGLUT4storagevesicles(GSVs)remainstobeexploredanditisunclearhowGSVsarearrangedbasedontheirmobility.Weexaminedthisissuein3T3-L1cellsviainvestigatingthethree-dimensionalmobilityofsingleGSVlabeledwithEGFP-fusedGLUT4.Athinlayerofcytosolrightadjacenttotheplasmamembranewasilluminatedandsuccessivelyimagedat5Hzunderatotalinternalreflectionfluorescencemicroscopewithapenetrationdepthof136nm.Employingsingleparticletracking,thethree-dimensionalsubpixeldisplacementofsingleGSVwastrackedataspatialprecisionof22nm.Boththemeansquaredisplacementandthediffusioncoefficientwerecalculatedforeachvesicle.Trackingresultsrevealedthatvesiclesmovedasifrestrictedwithinacagethathasameanradiusof160nm,suggestingthepresenceofsomeintracellulartetheringmatrix.ByconstructingthehistogramofthediffusioncoefficientsofGSVs,weobservedasmoothdistributioninsteadoftheexistenceofdistinctgroups.TheresultindicatesthatGSVsaredynamicallyretainedinacontinuousandwiderangeofmobilityratherthanintoseparateclasses.

  • 标签: 胰岛素 葡萄糖载体4 葡萄糖载体4贮藏囊泡 3T3-L1细胞 全内反射 荧光显微法
  • 简介:目的观察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易感性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将病毒通过滴鼻接种实验猴,观察感染后动物的临床症状,采血、咽拭子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动物表现轻度食欲下降、一过性体温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检查感染急性期动物肺组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明显,肺泡受压变形,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改变,感染后14d动物血清IgG抗体水平较感染前升高4倍.结论H5N1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 标签: H5N1型禽流感病毒 恒河猴 食蟹猴 模型 动物
  • 简介:为了研究禽流感H5N1病毒在各个器官的增殖和病理变化,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尾静脉接种BALB/C小鼠。结果小鼠在不经过适应的情况下,直接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在观察的7天内,感染小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呼吸急促,体温、体重下降。尸检表现肺出血,心外膜坏死以及肝脏的坏死。组织病理检查表现心、肝、肺等多器官的病变。肺的病变伴有纤维化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心肌外膜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心、肝的坏死病变在H5N1禽流感病毒相关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经过对各个组织器官的病毒载量的检测,未发现病毒在各个病变组织中的复制。免疫组化的检测,各个组织中也未检出阳性的细胞反应。因此,我们认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多个器官组织的损伤,甚至死亡,不是病毒在器官的复制,而可能是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炎症细胞因子的高度表达,损伤多个器官组织所致。

  • 标签: 禽流感H5N1病毒 BALB/C小鼠 尾静脉接种 多器官病变
  • 简介:报道1例枝孢样枝孢霉所致囊肿性痤疮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为"暗色丝孢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mg/d口服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 标签: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 简介:利用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及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真核基因时,转录起始区的结构特点:①在起始密码子ATG后使用富含嘌呤的密码子延长其mRNA同tRNA反密码子loop的互补;②通过应用富含A/U的密码子,避免mR-NA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③减少潜在的第二个Shine-Dalgarno序列。通过聚合酶链式反

  • 标签: 人甲状旁腺激素 肠杆菌 反密码子 医学研究所 南京军区 简并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共2次,治疗后半年观察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正常,腹水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简便、有效。

  • 标签: 脐血干细胞 静脉注射 失代偿期肝硬化
  • 简介:Thenon-classicalHLAclassIantigenHLA-GisanimmunemodulatorwhichinhibitsthefunctionsofTcells,NKcells,andtheDendriticcells(DC).Asaresult,HLA-Gexpressioninmalignantcellsmayprovidethemwithamechanismtoescapetheimmunesurveillance.Inmelanoma,HLA-Gantigenexpressionhasbeenfoundin30%ofsurgicallyremovedlesionsbutinlessthan1%ofestablishedcelllines.OnepossiblemechanismunderlyingthedifferentialHLAGexpressioninvivoandinvitroisthattheHLA-Ggeneisepigeneticallyrepressedinmelanomacellsinvitro.Totestthishypothesis,wetreatedtheHLA-GnegativemelanomacelllineOCM-1AwiththeDNAmethyltransferaseinhibitor5-aza-2'-deoxycytidine(5-AC)andanalyzedwhetherHLA-Gexpressioncanberestored.OurdatastronglysuggestthatHLA-GissilencedasaresultofCpGhypermethylationwithina5'regulatoryregionencompassing220bpupstreamofthestartcodon.Aftertreatment,HLA-GmRNAexpressionwasdramaticallyincreased.WesternblotandflowcytometryshowedthatHLA-Gproteinwasinduced.Interestingly,HLA-Gcellsurfaceexpressiononthe5-ACtreatedOCM-1AcellsismuchlessthanthatontheHLA-GpositiveJEG-3cellswhileasimilaramountoftotalHLA-Gwasobserved.Possiblemechanismsforthedifferencewereanalyzedinthestudysuchascellcold-treatment,peptideloadingandantigenprocessingmachinerycomponents(APM)aswellasβ2microglobulin(β2-m)expression.DatarevealedthattheAPMcomponentcalreticulinmightbeinvolvedinthelowerHLA-GsurfaceexpressiononOCM-1Acells.Takentogether,ourresultsindicatedthatDNAmethylationisanimportantepigeneticmechanismbywhichHLA-Gantigenexpressionismodulatedinmelanomacellsinvitro.Furthermore,tothefirsttime,wehypothesizedthatthedeficiencyofcalreticulinmightbeinvolvedinthelowHLA-Gsurfaceexpressiononthe5-ACtreatedOCM-lAcells.

  • 标签: 感应现象 HLA-G 基因表达 黑色素瘤 肿瘤细胞 OCM-1A
  • 简介:在monocot米饭种类OryzasativaL.,最惹人注目的词法过程之一在繁殖开发期间是有上面的internodes(合众国际社)的顺序的延伸的圆锥花序开发的同时发生。阐明内在的分子的机制,我们克隆米饭基因颈叶1(NL1),什么时候变异,它在flowering时间,有簇叶丛生的苞的更小的圆锥花序和反常合众国际社延伸模式导致延期。NL1基因与一个单个锌手指领域,和它的抄本编码一个GATA类型抄写因素在苞primordia主要被检测,它通常在野类型的植物堕落。在转基因的植物的NL1的Overexpression经常产生严重生长延迟,不太植物的phytomers和更小的叶子,建议NL1起在器官区别的一个重要作用。PLASTOCHRON1(PLA1)的新奇变异的等位基因,知道在调整叶开始起一个关键作用的基因,在这研究被识别。基因分析表明了在nl1和pla1之间的一个相互作用,与PLA1在上游的代理的NL1。表示水平和PLA1的空间模式被发现在nl1被改变变异。而且,flowering,Hd3a和OsMADS1的二个管理者的表示,也在nl1异种被影响。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我们建议NL1是通过在米饭在繁殖开发期间调整PLA1和另外的规章的基因的表示调制并且协调organogenesis的一个内在的因素。

  • 标签: 转录因子 调控基因 器官分化 水稻种 生殖 GAT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卵巢癌组织,4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且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越高(P〈0.001),而与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HIF-1α在卵巢癌化疗耐药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0.001)。结论:卵巢癌中HIF-1α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HIF-1α可成为卵巢癌化疗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 标签: 卵巢癌 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化疗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三种神经源性细胞中,缺氧条件下Apobec-1的表达与COX-2表达水平及细胞缺血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SH-SY5Y细胞,NG108-15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施以无氧-无糖刺激,进而检测刺激前后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以及Apobec-1的表达量,以研究缺氧对Apobec-1表达的影响。在这三种细胞中分别过表达Apobec-1,检测细胞中COX-2蛋白及mRNA的水平。结果:1在三种神经源性细胞中,随着无氧-无糖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损伤程度加重,同时Apobec-1和ACF的表达量升高。2过表达Apobec-1可加重无氧-无糖刺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具体表现为细胞活力降低及LDH释放量增加。3Apobec-1可在此三种神经源性细胞中提高COX-2蛋白及mRNA的水平。结论:Apobec-1在神经源性细胞中与细胞缺氧损伤程度及COX-2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Apobec-1 COX-2 神经源性细胞 缺氧 脑缺血
  • 简介:目的观察MMTV-Wnt-1转基因小鼠的乳腺癌发病情况及病理学变化规律。方法观察MMTV-Wnt-1转基因小鼠肿瘤发生情况,并采用原位移植将瘤组织置于裸鼠皮下,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为观察MMTV-Wnt-1阳性转基因小鼠和移植鼠的病理学变化。结果MMTV-Wnt-1转基因小鼠最早从7周龄开始出现乳腺癌,发瘤鼠剖检可见脾、肝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瘤鼠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但未出现肿瘤转移。将瘤组织移植裸鼠后,肿瘤可在裸鼠皮下生长,移植肿瘤病理学形态与原发瘤一致,未出现转移。结论实验结果验证MMTV-Wnt-1转基因小鼠可稳定自发乳腺肿瘤,可作为研究乳腺癌的良好的动物模型。

  • 标签: MMTV-Wnt-1转基因小鼠 乳腺癌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