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分娩的产妇中,经《病史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的112例患者(年龄为22~40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康复组,n=55)和对照组(n=5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康复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每周2次,16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自行行缩肛运动,每日1~3次。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标准及评分表》调查,评估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盆底综合肌力、性活动频度、性高潮、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是临床未来需普及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目的评价替加色罗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通过38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替加色罗治疗,疗程4周,观察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和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3%和60.5%;排便次数(次·周^-1)分别由治疗前(1.48±0.61)增至(3.52±0.93)(2周)和(3.57±0.89)(4周),P〈0.05;治疗2周和4周后患者大便性状正常例数由治疗前的0例增至17例和18例;治疗4周后患者的腹胀、腹痛、排便困难、食欲不振等四症状的缓解率均〉6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加色罗是一种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有效、安全的药物。

  • 标签: 替加色罗 慢性便秘 老年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对比。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月3月在我院登记生产且不同分娩方式的90例初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命名为顺产组、侧阴切组、剖宫产组,分别对90例初产妇产后3个月、5个月、7个月进行性功能情况调查。结果7个月后三组产妇调查结果显示①顺产组产后平均性欲程度7分、产后阴道润滑情况7分、夫妻同房次数8分、性高潮次数6分、性满意程度8分。②侧阴切组平均性欲程度5分、产后阴道润滑情况5分、夫妻同房次数4分、性高潮次数4分、性满意程度3分。③剖宫产组平均性欲程度6分、产后阴道润滑情况6分、夫妻同房次数5分、性高潮次数5分、性满意程度4分。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顺产组产后出现性功能障碍的例数最少,产后性功能恢复情况最优秀。顺产有利于加快初产妇性功能恢复时间,因此,对于初产妇,应提倡顺产。

  • 标签: 分娩方式 初产妇 性功能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麻仁润肠丸的使用方法及效果发挥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由我院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参与下进行,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共选定患者68例,对应时间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按照研究要求,所有患者以1:1的比例分两组进行,并以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应用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涉及到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连活菌治疗、麻仁润肠丸治疗两种方案,分别对应于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胀、食欲缺乏症状发生率降幅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而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中,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药麻仁润肠丸药物,在改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全身症状方面疗效较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麻仁润肠丸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时事政治资源作为特色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思想政治课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时事政治是高中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个窗口。思想政治课要发挥教育性功能,根据高中教学阶段的特殊性,政治老师应当合理利用时事政治,整合课程资源等让学生对当前的政治发展社会现状形成深刻认知。笔者以疫情为例对时事政治的教育性功能进行了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师正确利用时事政治促进学生政治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 标签: 新冠疫情 时政 思想政治课 教育性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并分析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7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康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综合肌力、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II级盆底肌人数占16.67%,较常规组75.00%低,P<0.05,IV级盆底综合肌力人数占70.00%,明显较常规组16.67%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低人数占8.33%,明显较常规组50.00%少,P<0.05;治疗组性生活质量中等人数占10.00%,较常规组33.33%少,P<0.05;治疗组性生活质量高人数占81.67%,明显较常规组16.67%少;治疗组性交痛发生率为6.67%,明显较常规组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康复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伸护理在手外伤延续性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为手外伤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患者入组研究时间段是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选取了80例因手部严重外伤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经过手术后已出院。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了常规出院指导,而实验组除了常规出院指导外,还接受了延伸护理以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手部功能恢复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出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部症状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在水肿、疼痛、感染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出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AM评定优良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的TAM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伸护理对促进手外伤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手部症状并加速康复进程。因此,建议在手外伤延续性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延伸护理。

  • 标签: 延伸护理 手外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疾病患者的亲密关系与性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亲密关系对妇科疾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性功能恢复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显示,亲密关系与性功能恢复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亲密关系的质量对性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妇科疾病患者而言,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亲密关系对于促进性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疾病   亲密关系   性功能恢复   关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与顺产对孕妇产后性功能、盆底结构功能、生活质量和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350)与顺产组(n=400)。于产后6个月,采用盆底肌力评分、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女性性功能量表对比两组孕妇的盆底结构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性功能,并检测孕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结果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结构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孕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性唤起、性欲、阴道润滑程度、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以及性交疼痛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与顺产孕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性功能相关激素无明显差异,但顺产孕妇产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顺产 产后性功能 盆底结构功能 生活质量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象,选取的患者病例数为 60例,要求住院时间是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将 60例患者分成两组,按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配组别。接受常规开腹手术干预的 30例患者编排为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干预的另外 30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针对两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性功能评分均要差于实验组, P< 0.05可以证明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干预的子宫肌瘤患者取得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进其性生活,使其卵巢功能损伤情况得以减轻。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方法对46例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盆底肌功能锻炼前后患者性功能和盆底肌力情况的差异。结果盆底肌功能锻炼后患者盆底肌力优于功能锻炼前;性功能优于功能锻炼前,功能锻炼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可增强患者盆底肌力,从而改善患者性功能障碍。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围绝经期女性 性功能障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前列腺增生手术对男性性功能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240例BPH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A、B、C组,A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手术,B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C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勃起功能和逆行射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术后A组患者性功能正常率比其他两组低,且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比其他两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逆行射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组患者后尿道炎、精囊炎、前列腺囊肿、睾丸炎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性手术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对男性性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小,使得患者性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开放性手术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点切除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杏润肠丸对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80例CF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我院自制增液润肠丸,对照组20例给予西药西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液润肠丸治疗CFC有良好功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麻杏润肠丸 治疗 慢性功能性便秘 中医
  • 简介:摘要女性性功能障碍(FSD)是指发生在女性性反应周期中1个或几个环节的障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个人的生命质量及家庭稳定。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妇科良性疾病。目前,对于子宫切除术对性功能的影响,尚未达成共识。本综述从子宫切除术的不同手术范围、手术方式、手术路径、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特殊疾病,4个方面阐述良性疾病子宫切除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医师选择个体化的子宫切除术方式,以降低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 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 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SAS、 SDS以及 BISF-W评分。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 SAS、 SDS水平均明显降低, BISF-W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 SDS水平降低明显, BISF-W水平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性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手术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性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男性科门诊就诊160例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患慢性前列腺炎时间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1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发生性功能障碍60例(占37.50%);患慢性前列腺炎3年以内者60例性功能障碍12例,占20.0%;3~6年者70例,性功能障碍28例,占40.0%;炎6年以上30例,性功能障碍20例,占66.7%。随着慢性前列腺炎病程增加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随着病程增加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与质性疾病及精神性因素相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时需要同时心理疏导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前列腺炎可阻止或廷缓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