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巴胺药物由于能够有效增加心输出量、提升血压和增加肾脏等内脏器官血流灌注,因此在我国临床上往往作为一线急救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以及围手术期血压的维护。为帮助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规范使用多巴胺,笔者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本专家共识。对多巴胺的药理学特点、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临床使用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标签: 多巴胺 休克 心力衰竭
  • 简介:1抗生素、抗菌素与抗菌药物指的都是同一类药物吗?答:抗生素是放线菌、链丝菌等微生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以及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一类物质.而抗菌素是指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 标签: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抗生素 抗菌素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阐述平喘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方法:复习有关资料,对平喘药物新剂型的临床应用等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新的平喘药物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滞药、茶碱类药物及其新剂型、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吸入药和脂类炎性介质抑制剂等。结论:新型抗哮喘药物临床使用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药物依赖性较低等特点。

  • 标签: 平喘药物 临床治疗 进展 哮喘 支气道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9月~2018年2月我院82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按药物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用药 效果分析 研究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8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包括其用药方案、用药频率及用药金额等。结果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样例中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所用最多的药物是利尿剂。在消耗金额最多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在用药方案方面,单用药和二联用药方案都较为普遍,其中单用药和二联用药频率为80%,其他类型方案为16.25%。结论 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症状情况、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和救治,减少高血压疾病对患者的伤害。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物性的肝病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在我院进行药物性肝病治疗的患者共有10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更精细的护理干预,收集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对护理工作满意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距显著,P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临床护理 效果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临床试验药物管理的方法。方法:结合本院临床试验药物管理中的优缺点,查找更加适应临床需要的试验药的管理方式。结果:保证试验药物质量,更好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临床试验管理模式 试验药物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了解药物质量、特性、不良反应以及代谢状况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途径,在临床试验中,必须对药物进行规范的管理,保证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都是安全、规范的,然而,因为药物管理的疏忽,导致了很多药品的安全性事件。文章在对临床试验中药物管理流程、药物管理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找到了药物管理的重点,并针对药物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 标签: 临床试验 药物管理 药物临床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涉及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药物性肝损伤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按照肝损伤疾病类型将患者划分为A组(肝细胞型肝损伤)、B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和C组(混合型肝损伤),应用回顾性分析的办法,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主要涉及的药物。结果1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诊断分型肝细胞损伤型55例(55%)、胆汁淤积型20例(20%)、混合型25例(25%),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纳差、乏力、上腹不适、黄疸、尿黄、呕吐等。疾病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32例(32%),使用镇痛解热类药物治疗44例(44%),使用其他药物治疗24例(24%),其中单一用药29例(29%)、联合用药71例(71%),且联合用药2种药物30例(30%)、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药物41例(41%)。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疾病无明显的临床特异性,在临床治疗中,要加强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根据肝功能检测和诊断分型分析,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疾病特征 肝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药物化学实验合成美沙拉嗪的改进方法。从合成路线、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讨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改进后合成美沙拉嗪的方法简单,实验结果准确。

  • 标签: 合成 美沙拉嗪 方法改进
  • 简介: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实验课程之一,化学实验的有效进行对学生客观了解药物性质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使得药学知识更加全面、立体及丰富。本文中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现状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常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取术中水肿息肉组织行细菌培养和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60例送检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菌株42株,其中G+菌株25株,表皮葡萄球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肺炎链球菌3株,G-菌株17株,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流感嗜血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各3株;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其中对G+球菌敏感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对G-菌敏感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结论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宜先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然后根据致病菌特点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如未能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应首选对革兰阳性和阴性需氧菌均有较高抗菌活性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等,而亚胺培南等抗菌活性更强更广的抗生素则可作为严重鼻窦感染或鼻窦炎并发症的治疗选择。

  • 标签: 鼻息肉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生物碱数目多、结构复杂,其基本母核多种多样。根据其母核结构大致可分为苯烃胺类、托烷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吲哚类、黄嘌呤类六大类。这些药物许多是常用药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鉴别,其中可能包含特殊杂质。本文对自己工作中用到的生物碱类药物的鉴别方法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学习。

  • 标签: 生物碱类药物 鉴别 特殊杂质
  • 简介:探讨一种常规药学类分析化学实验葡萄糖酸钙片中钙含量、药用硼砂及阿司匹林药片中药物含量的温度滴定法,为此类实验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药物含量 温度滴定 实验改革
  • 简介:检查心电图是新药犬长期毒性试验中必需指标,清醒状态下检测,经常出现不规律的心率不齐,T波倒置,低平,双向,R波电压变化等,按人临床诊断方法应为异常,但这是犬的生物学特性所致,非病理改变.

  • 标签: 心电图 生物学特性 心电图检测 长期毒性实验 药物
  • 简介: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分类收集是合理、高效处理与处置废弃物的前提和有力保障。担负药物研发任务的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实验室废弃物种类繁多,性质、数量差异较大,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威胁实验室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研究人员自身的安全。需要制定适宜的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与处理处置的规章制度,控制有害废弃物的危害,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 标签: GLP实验室 废弃物 安全管理 分类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