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基。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 标签: 中蒙联合考古 高勒毛都2号墓地 匈奴 陪葬墓
  • 简介:东北沦陷时期,日本殖民统治者在伪满洲国确立了严苛的劳动统制法律制度。以1937年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启动、1941年《劳务新体制确立要纲》公布为节点,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基本上经历了限制劳动者入"国"、劳动力调配、"国民"皆劳体制三个阶段。作为沦陷区的一部分,东部内蒙古各族人民同样在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下饱受磨难。运用伪满洲国政府公报公布的相关法律文本,在剖析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演变及其成因的同时,立足于同期东部内蒙古,重点从微观层面探究不同阶段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在局部地区的具体推进过程。伪满劳动统制法律制度在东部内蒙古的实施,满足了日本"开发"资源及修建军事工程对劳力的需求,实现了对资源的掠夺,保证了日企攫取超额利润,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标签: 伪满 东部内蒙古 劳动统制
  • 简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职业院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获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生师比偏高,人才引进机制不畅、缺乏双师型教师、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主要以我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阐述我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新时代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 简介:有毒植物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以鲜草或干草形式被家畜采食后,妨碍了家畜的正常生长发育或引起家畜的生理异常现象甚至发生死亡的植物。长期以来,因草原干旱、超载过牧等因素影响,造成有毒植物的大量繁衍,可食牧草大幅度降低,草地呈逆向演替,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客观理性地认识有毒植物在草群中的存在,从生态和资源保护角度重新审视有毒植物的科学防控,将成为今后草原生态保护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有毒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防控 资源
  • 简介:自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现大范围、跨区域深度协同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 标签: 跨区域合作 经济走廊 内蒙古 区域发展战略 全球金融危机 协同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蒙古国健康成年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的临床实验室生物参考区间。比较不同年龄分组蒙古健康人群肿瘤标志物AFP、CEA的浓度水平差异,分析并明确年龄与肿瘤标志物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健康咨询和体检,筛选出1256例蒙古健康成人,男性572人,女性684人。按年龄分为六组第一组(18-30岁)、第二组(31-40岁)、第三组(41-50岁)、第四组(51-60岁)、第五组(61-70岁)、第六组(>70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的检测,以±1.96SD确立肿瘤标志物的参考区间;采用t检验分析AFP、CEA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AFP、CEA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描述肿瘤标志物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蒙古健康成人肿瘤标志物参考区间为AFP,男0-5.10ng/ml、女0-4.67ng/ml;CEA,男0-3.61ng/ml、女0-2.82ng/ml;血清AFP和CEA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清AFP、CEA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本研究建立了蒙古健康成人肿瘤标志物(AFP、CEA)临床实验室生物参考区间。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蒙古人群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差异,并将此研究成果应用于蒙古国正常人群癌症初筛体检及临床辅助诊断检验报告,为相关癌症疾病的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蒙古人 肿瘤标志物 参考区间
  • 简介: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于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项目,结合专业特点,草业科学专业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思路。通过近3年的运行,在制度建设、教学效果、学风建设、实践教学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初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不足,所以,今后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手段的革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为培养真正的草业科学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效果 拔尖创新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文图书文献检索方面更需要各高校达成一致的服务平台,对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文图书数据检索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了,资源共享方面也做的很好,基本上中文书的马克数据都很方便检索了,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检索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蒙古文图书马克数据 共享 发展
  • 简介:近日,一场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兴安”为主题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五一广场火热开展,该活动由兴安盟中级法院、兴安盟检察分院、兴安盟公安局精心组织,“公检法”三家单位联合发力,开展声势浩大的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的覆盖面。

  • 标签: 内蒙古兴安盟 专项斗争 覆盖面 内蒙古自治区 宣传活动 乌兰浩特市
  • 简介:二0一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风从北方来——内蒙古八思巴文篆刻进京展”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开幕,展出内蒙古三十一位篆刻家精心创作的八思巴文篆刻印屏六十二幅.

  • 标签: 八思巴文 内蒙古 篆刻家 北方 印章 元代
  • 简介:摘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巴音青格利地段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中侏罗统以来巴音青格利地段其河流的主河道。主要通过直罗组下段砂体厚度、矿体特征确定其主河道,试从确定主河道,以期为该地区进一步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直罗组 砂体特征 主河道
  • 简介:2018年8月5日,由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国家草产业联盟、蒙草集团联合举办的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乌拉盖草原。会议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与资源合理利用”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交流与探讨,共同探索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做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资源合理利用 管理区 内蒙古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蒙古黄河沿岸生活着一个特殊的蒙古族群体——杭哈蒙古族,从族源看,他们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后裔。1949年以后,政府以黄河为界通过行政区划把他们归为巴彦淖尔盟。这一族群和乌拉特蒙古族近百年来共同居住在一个行政区域,他们的生活、民俗、乃日仪式、民歌等互相借鉴、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杭哈风格。本文谈到的双重文化认同,是从人类学视角去看待杭哈蒙古族的历史与当下,将这个群体搁置在时间、空间双重维度中去梳理他们的历史记忆与行政区划,从而去关注和阐释当地民歌的界定、民歌手的身份表述和他们在音乐生活中的文化建构。

  • 标签: 蒙古族 杭哈民歌 部落传统 行政区划 身份表述 文化建构
  • 简介:近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莉霞走进内蒙古财经大学,为广大师生作了“学习梁家河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后生’”的形势政策报告。王莉霞在报告中讲述了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迎接和拥抱这个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 标签: 形势政策 财经大学 内蒙古 王莉 精神 学习
  • 简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抽象理论,而是春风润物的生动滋养。近年来,为发挥国民教育在中华经典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新时代教育内涵和品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在学院和尼山国学研修基地持续举办了四十多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为全国各地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师展现出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

  • 标签: 国学教育 全方位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教育局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