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穿心莲内酯(AD)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表达促凝和纤溶抑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大鼠AECⅡ细胞RLE-6TN分为正常对照(NC)组、LPS组及6.25、12.5、25 mg/L AD组(AD 6.25组、AD 12.5组、AD 25组)5组。NC组用RPMI 1640常规培养基培养;LPS组在RPMI 1640常规培养基中加入5 mg/L的LPS进行刺激;不同剂量AD组细胞分别用6.25、12.5、25 mg/L的AD处理1 h后给予LPS刺激培养。于LPS刺激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别检测细胞中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蛋白及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肽(PⅢ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抗凝血酶Ⅲ(AT-Ⅲ)、活化蛋白C(APC)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LPS组TF、PAI-1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TFPI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同时细胞上清液中PⅢP、TAT水平明显升高,AT-Ⅲ、APC水平明显降低。与LPS组相比,AD 6.25组、AD 12.5组、AD 25组TF、PAI-1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F/GAPDH:0.86±0.08、0.45±0.04、0.44±0.04比1.32±0.10,TF mRNA(2-ΔΔCt):2.59±0.25、2.27±0.05、1.95±0.04比4.60±0.26,PAI-1/GAPDH:2.11±0.07、1.45±0.04、0.86±0.09比2.56±0.09,PAI-1 mRNA(2-ΔΔCt):3.50±0.22、2.23±0.29、1.84±0.09比6.60±0.27,均P<0.05〕,TFPI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TFPI/GAPDH:0.78±0.05、0.81±0.03、0.84±0.07比0.36±0.02,TFPI mRNA(2-ΔΔCt):0.46±0.09、0.69±0.07、0.91±0.08比0.44±0.06,均P<0.05〕,细胞上清液中PⅢP、TAT水平明显降低,AT-Ⅲ、APC水平明显增加〔PⅢP(μg/L):13.59±0.23、12.66±0.23、10.59±0.30比15.82±0.29,TAT(ng/L):211.57±6.41、205.69±4.04、200.56±9.85比288.67±9.84,AT-Ⅲ(μg/L):102.95±3.86、123.92±2.63、128.67±1.67比92.93±3.36,APC(μg/L):1 188.95±14.99、1 366.12±39.93、1 451.15±29.69比1 145.55±21.07,均P<0.05〕;随着AD剂量的增加,上述促进及抑制作用越加明显,AD 25组TF、PAI-1的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TFPI mRNA表达升高、上清液中PⅢP水平降低和AT-Ⅲ、APC水平增加与AD 6.25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AI-1蛋白表达降低及上清液中PⅢP水平降低与AD 12.5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在6.25~25 mg/L的剂量范围内,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下AECⅡ细胞RLE-6TN表达及分泌促凝和纤溶抑制相关因子,促进抗凝因子的分泌,以25 mg/L作用最明显。

  • 标签: 穿心莲内酯 肺泡上皮细胞,Ⅱ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凝血/纤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为原料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灭活血浆的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采集2020年1—3月期间中国武汉441人份COVID-19康复者捐献的恢复期血浆,开展2019-nCoV、HIV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的筛查,进行亚甲蓝光照灭活,并通过检测蛋白含量、抗2019-nCoV抗体、凝血因子Ⅷ活性等,判断亚甲蓝光照灭活对血浆的影响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亚甲蓝光照灭活前后灭活血浆的蛋白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血浆的凝血因子Ⅷ含量≥0.50 IU/ml,抗体滴度未出现明显下降,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确立了以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抗2019-nCoV灭活血浆的关键质量控制及工艺参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亚甲蓝 病毒灭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n gene 2 protein,sST2)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预测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病房及EICU收治的ACOP合并心肌损伤的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入院时查血常规计算NLR,入院时、入院3 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ST2(T0sST2、T3dsST2)。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sST2、NLR、sST2联合NLR对预测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255例ACOP心肌损伤患者纳入最终分析,事件组29例,发生率11.37%。事件组NLR为(13.38±4.33),无事件组NLR为(9.57±4.22),事件组T3dsST2(61.59±22.67)ng/mL,无事件组T3dsST2(40.52±13.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事件组T0sST2(265.34±89.95)ng/mL,无事件组T0sST2(242.43±93.0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3)。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NLR(OR=1.270,95%CI:1.125~1.434,P<0.01)、T3dsST2(OR=1.082,95%CI:1.052~1.114,P<0.01)是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T3dsST2的最佳截断值为44.5 ng/mL,NLR的最佳截断值为12.08,联合应用T3dsST2和NLR预测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82.7%,曲线下面积为0.857,约登指数为0.620。结论T3dsST2和NLR是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应用T3dsST2和NLR对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以T3dsST2为44.5 ng/mL、NLR为12.08为界值,可以作为临床预测ACOP心肌损伤患者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早期预测指标。

  • 标签: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时的影响。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12月,挑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选择掷骰法分为A组37例、B组36例。A组实行综合性护理,B组依照常规护理程序,比较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A组满意率为97.30%,高于B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综合性护理 有效性
  • 简介:【摘要】:观察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改良根治术的126例乳腺癌患者,时间2019年3月~2020年10月。采用摸球分组方法,将患者纳入到优质组和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用于对照组,优质护理提供给优质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及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中位年龄7个月(胎龄26周~15岁,其中6例胎儿期发现),总结21例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21例患儿中,有心脏杂音者8例,活动后胸闷、胸痛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头晕、黑朦1例,脑动脉栓塞1例,炎性指标增高1例,无任何症状者9例。本组病例中,13例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诊均为良性肿瘤(横纹肌瘤4例、黏液瘤3例、纤维瘤3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畸胎瘤1例),围术期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7年,3例复发(2例黏液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8例未处理,其中7例临床诊断横纹肌瘤,随访过程中3例肿瘤消失、1例瘤体变小、2例无明显变化、1例失访;1例临床诊断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随访0.5年后死亡。结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多为良性,以横纹肌瘤多见,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手术治疗是大多数心脏肿瘤根治的手段,部分良性肿瘤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预后差。

  • 标签: 心脏肿瘤 儿童 临床表现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人体内菌群的储存库。肠道菌群与人体构成共生关系,不仅参与营养物质代谢、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等正常生理过程,也与人体的多种疾病发生进展特别是胃肠道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肠道菌群影响着肿瘤的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普及化,探索肠道菌群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为胃肠道肿瘤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立体定向穿刺血肿碎吸术与传统定位徒手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资料与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98例,有手术指征但未达到开颅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46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血肿碎吸术,52例采用传统定位徒手穿刺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可行性。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血肿量、出血侧别、术前意识及手术时机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术后并发症少,立体定向组与传统定位组比较,其中局灶性脑梗死、肺感染、气切、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定位组(p0.05),术后12个月ADL的良好率立体定向组高于传统定位组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立体定向手术 传统定位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可行性 前瞻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表达及分泌促凝和纤溶抑制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AECⅡ细胞株RLE-6TN,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黄连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药物浓度范围。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使用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LPS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 mg/L的LPS刺激细胞;黄连素预处理组先分别加入20、50、80 μmol/L黄连素预处理1 h后,再加入5 mg/L的LPS共培养。LPS刺激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活化蛋白C(AP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结果根据抑制率曲线计算得出黄连素对RLE-6TN细胞的IC50为81.16 μmol/L,故选择20、50、80 μmol/L作为黄连素的干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刺激24 h后RLE-6TN细胞表达及分泌促凝和纤溶抑制相关因子异常,表现为TF、PAI-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FPI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细胞上清液中APC、ATⅢ含量均明显降低,而PⅢP、TAT含量均明显升高。给予黄连素预处理后,LPS刺激诱导的RLE-6TN细胞表达及分泌促凝和纤溶抑制相关因子异常情况得到纠正,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以80 μmol/L时作用更为显著;与LPS组相比,黄连素80 μmol/L预处理组细胞中TF、PAI-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F蛋白(TF/GAPDH):0.45±0.02比0.55±0.03,TF mRNA(2-ΔΔCt):0.39±0.08比1.48±0.11,PAI-1蛋白(PAI-1/GAPDH):0.37±0.02比0.64±0.04,PAI-1 mRNA(2-ΔΔCt):1.14±0.29比4.18±0.44,均P<0.01〕,TFPI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FPI蛋白(TFPI/GAPDH):0.53±0.02比0.45±0.02,TFPI mRNA(2-ΔΔCt):0.94±0.08比0.40±0.05,均P<0.01〕;同时细胞上清液中APC、ATⅢ含量明显升高〔APC(μg/L):1 358.5±26.0比994.2±23.1,ATⅢ(μg/L):118.0±7.4比84.4±2.7,均P<0.01〕,而PⅢP和TAT含量则均明显降低〔PⅢP(μg/L):11.2±0.4比18.6±0.9,TAT(ng/L):222.1±2.8比287.6±7.0,均P<0.01〕。结论黄连素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LPS刺激下大鼠AECⅡ细胞促凝及纤溶抑制相关因子表达和分泌,促进抗凝因子表达和分泌,有望成为有效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泡过度促凝和纤溶抑制的新靶点。

  • 标签: 黄连素 大鼠 肺泡上皮细胞,Ⅱ型 RLE-6TN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凝血/纤溶
  • 简介:摘要中华儿科杂志第十六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20年12月18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的109位编委、特约编委、通讯编委就第十五届编辑委员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杂志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DIXON-MRA技术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与血管关系,探讨其中不同团注流速和延迟扫描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共77例临床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腋窝区域的磁共振扩散序列及增强血管成像,随机分4组进行动态扫描,分别给予不同对比剂流速:1.5 mL/s、2.0 mL/s、2.5 mL/s、3.0 mL/s,经过图像后处理重建,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所得图像进行评估和分级,测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判断淋巴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不同的静脉团注流速组(1.5 mL/s、2.0 mL/s、2.5 mL/s、3.0 mL/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375±0.405、1.446±0.375、1.953±0.351、1.422±0.428,SNR分别是6.363±0.474、5.028±0.510、6.320±0.325、6.638±0.446,CNR分别是4.345±1.670、5.528±1.794、5.506±1.143、5.376±1.569,4组对显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与周围血管关系无明显影响(P>0.05)。不同的延迟扫描时间显示腋窝血管上有差异(P<0.05),早期组和晚期组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561±1.001和2.250±1.443,SNR分别是5.966±1.699和6.791±1.926,CNR分别是5.506±0.829和5.504±0.825。早期和晚期延迟时间显示血管也有差异(P<0.05),通过与乳腺手术评估结果对比,时相20显示效果最好,时相25~30与时相20显示效果接近,晚期延迟时间显示效果高于早期。结论mDIXON-MRA技术中不同团注流速和延迟扫描时间的显示腋窝淋巴结和血管关系的效果不同,本研究推荐选择团注流速1.5 mL/s,延迟扫描时间150 s最佳。

  • 标签: mDIXON 磁共振血管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分析方法评价持续低剂量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1999年7月至2020年6月发表的有关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ARD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5~10 U·kg-1·h-1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 500~5 000 U,每12 h 1次,疗程均为7 d;主要结局指标为28 d病死率、治疗7 d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次要结局指标为治疗7 d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肺损伤评分、呼吸频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由2名研究者收集数据,依据Cochrane 5.1手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检验,同时通过漏斗图分析SaO2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4篇中文文献,共涉及89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54例,对照组4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RR)=0.54,95%可信区间(95%CI)为0.38~0.76,P=0.000 4〕,治疗7 d SaO2均显著升高〔肝素:均数差(MD)=48.27,95%CI为29.95~66.59,P<0.000 01;低分子肝素:MD=56.67,95%CI为41.22~71.13,P<0.000 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7 d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MD=-4.28,95%CI为-5.15~-3.42,P<0.000 01)、肺损伤评分(MD=-1.19,95%CI为-1.35~-1.03,P<0.000 01)及呼吸频率(MD=-4.76,95%CI为-6.26~-3.26,P<0.000 01)均明显降低,试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MD=-4.85,95%CI为-6.94~-2.76,P<0.000 01)、机械通气时间(MD=-2.93,95%CI为-3.34~-2.52,P<0.000 01)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7 d后试验组IL-6(MD=-38.50,95%CI为-59.01~-17.99,P<0.000 01)、TNF-α(MD=-16.24,95%CI为-31.11~-1.38,P<0.000 01)及CRP(MD=-5.5,95%CI为-6.47~-4.27,P<0.000 01)亦显著降低。但两组治疗7 d后APTT(MD=-0.55,95%CI为-1.61~0.51,P=0.27)及治疗7 d PT(MD=-0.41,95%CI为-1.48~0.66,P=0.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异质性较高的指标通过排除任意一项研究再次进行Meta分析,其总体效应值未发生明显改变,提示结果比较稳健。对纳入文献数量超过10篇的指标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文献存在发表偏倚,但偏倚较小。结论持续性低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改善ARDS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抗凝治疗 肝素 低分子肝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细菌培养及血清生物学标志对比,探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因假体周围感染或无菌性松动行关节翻修手术,排除初始关节液无法采集到,通过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获得样本的患者及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病灶的患者,共纳入患者35人(35例)根据美国肌骨骼感染协会(MSIS)的诊断标准,15例患者纳入感染组,20例患者纳入非感染组。术前两组患者常规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D-二聚体(D-Dimer)。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关节穿刺,穿刺液检测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细菌培养及NGS。计算ESR、CRP、PCT、IL-6及D-Dimer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NGS、细菌培养及各项血清学标志物的诊断精确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髋关节19例(54.3%),膝关节16例(45.7%)。男性21例(60.0%),女性14例(40.0%),年龄67.0(62.0,74.0)岁。感染组15例患者中NGS结果阳性14例(93.3%),细菌培养结果阳性7例(46.7%)。非感染组NGS结果阴18例(90.0%)。ESR及D二聚体的AUC分别为0.667和0.572(均为P>0.05)。CRP、IL-6及PCT的AUC分别为0.827、0.767及0.808(均为P<0.01)。NGS、细菌培养、CRP、IL-6及PCT的精确度分别为0.91、0.74、0.77、0.74及0.83。NGS与CRP、IL-6、PCT、细菌培养两两比较,总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S与CRP、IL-6、PCT、细菌培养两两比较,NGS敏感性更高(P<0.05)。NGS与CRP比较特异性更好(P<0.05)。NGS与IL-6、PCT及细菌培养比较,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S比细菌培养及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有更高的精确度及敏感性,在PJI的诊断中具有更大的价值。

  • 标签: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假体相关感染 再手术 诊断 关节成形术
  • 简介:摘要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和评价MR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之一,本文对二尖瓣解剖结构及MR的超声心动图评价详细阐述,以便为MR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和筛选以及手术策略制定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形态 二尖瓣反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偏瘫的临床疗效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偏瘫者进行研究,共计70例,35例是参照组,35例是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针灸治疗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