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作者: 杨颖 李伟 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24
  •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实验检验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54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程7 d时临床表现是否改善将其分为病情缓解组(n=436)和病情持续组(n=118),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重要变量,再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M患儿病情持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的价值,并用MedCalc 19统计软件对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随后在2018年141例IM住院患儿中,对符合预测指标者予糖皮质激素,并比较使用前后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OR=1.493,95%CI 1.372~1.626,P<0.01)、受累系统(OR=2.023,95%CI 1.453~2.817,P<0.01)及铁蛋白水平(OR=1.002,95%CI 1.000~1.004,P<0.05)为IM患儿病情持续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热时间的AUC为0.854,临界值为10 d,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86.9%。受累系统和铁蛋白水平的AUC分别为0.640和0.607。与受累系统、铁蛋白水平相比,发热时间在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中的价值更高(P<0.01)。2018年的141例IM患儿中,23例发热>10 d,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7.0%(20/23)患儿当日体温高峰开始下降,91.3%(21/23)患儿3 d内下降至正常。所有患儿均在干预后2 d内体温高峰下降,5 d内体温正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血清EB病毒DNA载量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下降(P<0.05或<0.01)。患儿随访22~34个月未发现EB病毒再活动。结论病情持续的IM患儿常表现为发热时间长、受累系统多及铁蛋白水平增高,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来控制病情。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人 EB病毒 糖皮质激素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在治疗膜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期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膜性肾病患者,以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治疗(n=50),试验组所有病例均接受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n=5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表现效果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疗效情况,试验组治疗显效、有效人数均更多,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进一步保障治疗质量,降低尿蛋白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环孢素 激素 膜性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58例本院在2017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29例)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辅助手术(观察组29例),对比两种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案,对比来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辅助治疗优势更为明显,在治疗中,要重视。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传统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D打印导板辅助置入载距突螺钉与常规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治疗3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定位分成3D打印组和常规手术组。3D打印组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45.58±9.96)岁(范围29~59岁);SandersⅡ型5例,Ⅲ型11例,Ⅳ型1例;闭合性骨折15例,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级:1级8例,2级5例,3级2例;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AndersonⅡ型1例,Ⅲ C型1例。常规手术组21例,男20例,女1例;年龄(46.38±9.05)(范围29~66岁);SandersⅡ型10例,Ⅲ型7例,Ⅳ型4例;闭合性骨折20例,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级:1级13例,2级4例,3级3例;开放性骨折1例,为Gustilo-AndersonⅡ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载距突螺钉置入率、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长度、宽度、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3D打印组和常规手术组分别获得平均10.4和11.6个月的随访。3D打印组手术时间(93.82±15.96)min,优于常规手术组的(109.52±25.7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0,P<0.05);3D打印组和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后的Böhler角为26.29°±6.26°和27.19°±8.75°、术后Gissane角为118.00°±9.95°和116.95°±11.95°、跟骨高度为(4.74±0.47)cm和(4.87±0.54)cm、长度为(8.39±0.57)cm和(8.35±0.42)cm、宽度为(4.79±0.61)cm和(4.57±0.68)cm,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深部感染、皮瓣坏死、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D打印组1例发生切口积血,常规手术组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3D打印组术后2年时AOFAS评分为(87.82±5.11)分,常规手术组为(81.19±12.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P< 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3D打印导板定位可精准置入载距突螺钉,减少手术时间,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50例采取静脉留置针处理的新生儿,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新生儿,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和对比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布鲁氏杆菌感染的情况比较少见,术后感染的诊断有时候比较困难,尤其是病原菌的培养阳性率低,可能对治疗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延误。我们将介绍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宏基因组检测(mNGS)确定病原菌为布氏杆菌,后行假体取出旷置以及翻修手术。

  • 标签: 膝关节,人工 布氏杆菌
  • 简介:摘要2例患者分别因行腰椎和中腹部核磁共振检查(例1男,77岁;例2女,27岁)给予钆贝葡胺静脉注射,给药1 min后均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例1表现为口唇发麻、恶心、胸闷,此后相继出现口唇肿胀发绀、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悬雍垂水肿,舌体肿胀等。例2表现为口唇发麻、刺激性呛咳、血压升高,此后相继出现口唇发绀、流涎、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全身散在皮疹,扁桃体Ⅲ度肿大,悬雍垂水肿等。均被诊断为钆贝葡胺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先后给予高流量吸氧、甲泼尼龙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异丙嗪肌内注射、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等抗过敏治疗。例1症状无改善,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术及气管切开术,患者呼吸困难缓解,舌体、悬雍垂肿胀逐渐缓解。例2抗过敏治疗1 h后呼吸困难缓解;1.5 h后皮疹消退,扁桃体和悬雍垂水肿减轻。

  • 标签: 造影剂 喉头水肿 过敏反应 钆贝葡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架取栓术后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IS-LVO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支架取栓术后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予以支架取栓治疗。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5、7、9、11、13、15 d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采用t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和治疗后15 d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3、5、7、9、11、13、15 d,2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对照组(F=2030.805,P<0.001)。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14.7±4.32)分 vs (14.43±4.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810)。治疗15 d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83±2.21)分vs(6.00±4.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9,P=0.013)。2组治疗前ASPECTS评分及治疗15 d后mTICI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支架取栓术后亚低温治疗AIS-LVO,能显著降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支架取栓术 亚低温 脑卒中,急性,大血管闭塞 S100β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膳食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本院2019.6~2020.6期间接收的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共38例,命名疾病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收的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共38例,命名对照组。向妊娠妇女发放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其妊娠期间食物摄入种类及频率,并对膳食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孕妇在谷类、蔬菜类、水果类的膳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蛋类、肉禽鱼类、奶类、豆类、干果类的膳食评分疾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膳食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案例选自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46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式,研讨组46例患者则辅以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方式,观察并分析其对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研讨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3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价均高于参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与抗抑郁治疗的新趋势相符合。

  • 标签: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社会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在心源性休克(CS)患者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治疗中的变化趋势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V-A ECMO治疗的C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选病例的基本信息、ECMO相关参数以及ECMO转机后1、2、3 d的血清cTnT水平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预后;将具有临床意义和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临床结局进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血清cTnT水平及其下降率预测临床结局的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最终共7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ICU内存活42例,死亡30例,ICU病死率为41.7%。单因素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更高〔分:32(30,34)比29(25,30)〕,且ECMO上机前心搏骤停发生率(70.0%比31.0%)及ECMO转机过程中有创机械通气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96.7%比66.7%,83.3%比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ECMO转机后2 d和3 d血清cTn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ng/L:2 d为6 373.5(898.3,15 251.5)比1 760.5(933.0,4 257.8),3 d为6 202.0(758.9,16 554.3)比1 678.0(623.3,3 407.8),均P<0.05〕;ECMO转机后2 d和3 d cTnT下降率也明显低于存活组〔2 d为17.3%(-44.2%,34.7%)比36.8%(18.1%,60.6%),3 d为32.4%(-30.0%,55.5%)比53.2%(38.3%,72.3%),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上机前发生心搏骤停〔优势比(OR)=4.564,95%可信区间(95%CI)为1.212~17.193,P=0.025〕和ECMO转机后2 d cTnT下降率(OR=1.617,95%CI为1.144~4.847,P=0.026)是接受V-A ECMO治疗的CS患者ICU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ECMO转机后2 d cTnT下降率对接受V-A ECMO治疗的CS患者ICU内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AUC为0.704(95%CI为0.584~0.824),最佳诊断阈值为40.0%,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52.4%,阳性预测值为66.9%,阴性预测值为89.1%。结论接受V-A ECMO治疗的CS死亡患者早期cTnT下降率低于存活患者,ECMO转机后2 d cTnT下降率是此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肌肌钙蛋白T
  • 作者: 林罗娜 华春珍 缪梓萍 郑吉善 李伟 张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病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03,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感染科,杭州 310051,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科,浙江省 315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实验检验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03,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浙江省 31510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后呼吸道和肠道内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8日至2月6日浙江省3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7例经呼吸道标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儿呼吸道和粪便标本中2019-nCoV可读框1ab基因和N基因,以循环阈值判断病毒的载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7例患儿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3.7个月至12.1岁,其中男4例,7例患儿均为明确的家庭聚集发病;4例为无症状感染,1例肺炎和2例上呼吸道感染。口咽拭子和粪便可读框1ab基因的循环阈值范围分别为17.60~39.06和17.35~36.34,N基因循环阈值范围分别为18.25~39.00和16.41~37.80。患儿呼吸道标本2019-nCoV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1.4±14.0) d;粪便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9.1±21.1) d,最长达72 d。7例患儿出院时粪便病毒核酸均为阳性,随访至5月5日并未造成家人感染。结论儿童感染2019-nCoV后肠道排毒持续时间长,粪便2019-nCoV核酸持续阳性患儿是否具有病毒传播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核酸 病毒载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实施诊治的59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患病组,将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59例受检者划入体检组。为受检者均实施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受检者的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结果:患病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均高于体检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的胰岛素和C肽含量均低于体检组受检者,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临床诊断检出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可明确患者血清与胰岛素水平,为患者对症治疗。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血清C肽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