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66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3)。两组都常规应用醋酸泼尼松,实验组加用环磷酰胺。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明显比对照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环磷酰胺疗法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进行施治,能够显著改善其机体指标,提高疗效,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疗效 环磷酰胺 醋酸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腹股沟疝治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腹股沟围手术期患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股沟疝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05 月收治的 96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完成;就组间眩晕护理总有效率以及 HAMA 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最终发现,护理前,实验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HAMA 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 );护理后,实验组 HAMA 评分低于比照组明显( P <0.05 )。 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临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利于眩晕护理效果提升以及 HAMA 评分降低,最终促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疾病转归。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试验组(51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24h的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具有操作简单、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炎 坏疽 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之间我院精神科病房收治的130例康复期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除按常规护理和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外,额外采取内观认知疗法。结果患者在接受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治疗后,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等指标均出现明显好转,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和个人卫生,促进其病情和社会基本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康复护理 内观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间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辅以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失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患者神经功能会得到明显恢复,预后情况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建立对参与健康教育的居民健康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并作出评价。结果;健康教育有效的使得社区居民增长健康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体制,降低社区居民发病率。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 长期跟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PDCA管理法在门诊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作用,为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提供有效办法。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每季度使用PDCA管理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的调配使用记录123份,分析门诊高警示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处方使用的正确率。结果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使用的准确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后两个季度能够准确使用高警示药品警示标示,高警示药品处方使用合格率每个季度呈上升趋势,后几季度与第一季度高警示药品处方使用合格率、高警示药品警示标识使用准确率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DA管理法在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高警示药品管理水平。

  • 标签: PDCA管理法 门诊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作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测量颈项透明层(NT)值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在我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269位高危胎儿畸形孕产妇,为这些调查对象进行B超NT值的检测,并对染色体、引产、分娩或尸检结果等展开详细记录,后为孕早期B超测量NT值对胎儿畸形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269位高危胎儿畸形调查对象中共有20位孕妇被检测出胎儿畸形,且胎儿产生畸形的概率为7.40%;而没有检测出胎儿畸形的调查对象中,B超值测量NT>2.5mm的孕妇总计13位,NT≤2.5mm者有236位;被检测出畸形胎儿的孕妇中,B超测量值NT>2.5mm的孕妇有15位,NT值≤2.5mm的孕妇有5位,认为不同NT测量值在孕妇的胎儿畸形检测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结论B超测量NT值在11至13周孕妇中的运用精确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医学界的重视。

  • 标签: 胎儿畸形筛查 B超 颈项透明层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用于临床急救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13例护士进行培训,按培训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51人),对照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给予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评分以及临床急救能力。结果两组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比较无明显差异,培训后两组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急救能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用于临床急救技能培训可提高护士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掌握,显著提高其临床急救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 lbl 临床急救 技能培训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作用。方法择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开展肾功能检查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对象。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开展研究。观察组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损伤阳性检出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ysC、Scr、BUN水平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CysC阳性检出率高于Scr、BUN,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用于患者疗效和预后的评价之中。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肾功能检查 血清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中,优质组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方面,常规组为22.2%(10/45),优质组为6.7%(3/45),优质组要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工作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克罗恩并的治疗中应用乌梅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82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乌梅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和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DA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乌梅丸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克罗恩病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乌梅丸 西药 克罗恩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OEC管理体系应用与手术室护理中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5月开始在手术室实施OEC管理体系,比较2013年4月-2014年4月实施OEC管理体系前以及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施OEC管理体系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远高于实施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OEC管理体系,可有效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推荐广泛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护 OEC管理体系 护理效果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心理护理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的增效作用。方法将68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参考组(n=34,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n=34,常规西药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肺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后痰菌阴性率、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远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痰菌阴性率远高于参考组(P<0.05);联合组疗效分布情况与参考组对比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总有效率远高于后者(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相近(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能够改善肺功能,降低阳性率,增强疗效,并且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肺结核 肺功能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耳鼻喉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性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于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耳鼻喉小儿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入组研究,分为地佐辛组和氯化钠溶液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地佐辛和氯化钠溶液治疗。结果地佐辛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较长,拔管时间较短,且地佐辛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较低。结论为了提升小儿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应在耳鼻喉手术时,为患者静脉泵注地佐辛,形成临床疗效提升的保障。

  • 标签: 地佐辛 耳鼻喉手术 麻醉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分析综合干预护理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一年间收治的70例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方式不同的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71.43%,肠梗阻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1.43%,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的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其身体职能、身体机能、一般健康、身体疼痛、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精力程度以及社会职能等方面的评分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还可改善心理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三二〇一医院 陕西汉中市 邮编: 723000 【摘要】目的: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白血病 PICC置管患者中,总结护理措施并探究其对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白血病患者 82 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纳护理层级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 结果:就 PICC 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 4.88% ,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26.83% ;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 97.56%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5.61% , 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白血病 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层级管理 白血病 PICC置管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