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取静脉血5mL。对照组采用室温自然分离法和标准离心法进行血液检测,观察组采用人工溶血法和标准离心法进行血液分离。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体检者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谷草转氨酶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 规范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健康体检者30例,全部研究对象都采10ml晨血,平均将其放置在2支试管中,常规处理送检1支为对照组,人工溶血处理的1支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尿酸、酸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血糖、天冬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组间对比(P

  • 标签: 溶血 肝功能 生化检验 肾功能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本溶血以及不同溶血程度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在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200例术前接受生化检验的健康查体人群作为观察对象,采集其外周静脉血作为检验标本,经过临床检验后再对标本溶血处理,比较标本溶血前后以及不同程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①电解质。标本溶血后钙(Ca)、氯(Cl)以及钾(K)表达水平高于溶血前,且重度溶血标本钙、氯以及钾表达水平高于轻中度溶血标本(p0.05)。②心肌酶。标本溶血后肌钙蛋白I(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高于溶血前,且重度溶血标本显著高于轻中度溶血标本(p

  • 标签: 溶血 外周静脉血 临床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溶血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方法从2021 11月至2022年6月,选取100名健康人进行体检。所有患者均接受5mL静脉血采集。他们被放入两个试管中,并分为两组。100份试管血样在室温下自然分离,正常离心作为对照组。100份试管血样本作为研究组进行溶血和正常离心。对两组患者验血后相关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样中AST、ALT、LDH、CHOL和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溶血 血液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间20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临床生化检验,按照溶血情况分为参照组(未溶血标本)(采用常规干预)和研究组(溶血标本)(采用系统化干预),各100例,比较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干预后,研究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参照组,干预后研究组血糖、甘油三酯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现象可对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糖、甘油三酯等临床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造成检验误差,对此需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溶血现象,提高临床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现象 胆红素 血糖水平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方法。方法对比分析这院10年来7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光疗为主和同时加用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治疗患儿的住院天数,探讨本病经济适宜的治疗方法,减少过度治疗及减轻家属经济负担。结果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轻中度黄疸可单独应用光疗,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静脉应用血制品,对重度黄疸,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小胎龄早产儿可考虑应用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新型溶血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7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 156例健康体检对象为样本,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 n=78)和探究组( n=78),对照组血液样本利用传统溶血素检验,探究组对象样本选择新型溶血素检验,观察两组体检对象的检验结果、检测时间与检测成本。结果:两组体检对象的 HGB水平相差较大,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但 PLT、 RBC与 WBC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探究组样本检测的时间更短且成本更低,这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 P< 0.05)。结论:针对临床检验中溶血素的选择,虽然传统溶血素与新型溶血素在检验结果方面差异不大,但新型溶血素所需时间更短、成本更低,更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临床检验 新型溶血素 成本 检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所造成的相对影响。主要研究对象的具体纳选时间被限定为2019年的2月-2020年的4月之间。其中共计纳选的健康检验人群为40例。采集其血液样本为8ml,并对血液进行制备。即研究实验组n=40,制备为溶血标本);对比组(n=40,制备为非溶血标本)。当生化检验结果出来之后, 进行分析并比对其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标本的TG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中的K+、TP、TG、LDH、ALT及TBIL水平与对比组相较明显较高,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 标签: 血液标本 溶血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目的对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磁力外驱动轴流式心室辅助血泵的血液相容性能进行测试。方法利用特制血袋作为模拟循环管道,羊血作为循环介质,采用标准溶血指数衡量体外溶血实验性能。通过3只山羊12h在体实验衡量其在体适应性。结果实验测得轴流血泵体外实验标准溶血指数(NIH)为(0.158±0.043)mg/L。3例实验动物12h在体辅助无机械故障,血泵辅助后实验动物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FHb)开始上升,最高达到164.8mg/L。结论磁力外驱动轴流血泵实验结果比较理想,值得进一步改进。

  • 标签: 轴流血泵 溶血实验 动物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蒿琥酯延迟性溶血(post-artesunate delayed haemolysis,PADH)是指使用注射用青蒿琥酯抢救重症疟疾(尤其是高密度疟原虫血症)患者,其血内疟原虫消失后1~3周出现血红蛋白减少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溶血性贫血表现。其机制是青蒿琥酯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后被排出红细胞外,而该红细胞仍继续存活,但其寿命缩短,导致被感染过的红细胞延迟破裂。PADH避开了重症疟疾患者抢救最危险的时期,减少了抢救过程中的风险。本研究对PADH的定义和机制、临床研究和治疗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医师对PADH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 标签: 青蒿琥酯 延迟性溶血 重症疟疾 输入性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本站进行正常体检的78例病人,所有病人均采集其5ml静脉血装入1、2号试管中,1号为正常组即研究组,将其放置在温室中进行自然分离及规范的离心,2号则为血溶组即对照组,对其进行人工血溶、规范的离心分离,并且对比及分析两组病患血清标本的生化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素氮、葡萄糖、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等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研究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溶血现象在病人的血液生化检测过程中对其多项指标都有影响,因此对病人血液进行检测时,血液标本采集、标本存储、检验操作一定要规范,进而才可以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升。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溶血疾病诊断的科学方法并总结优良诊疗方案。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出生的伴有溶血疾病的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分别接受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游离试验,微柱凝胶试验是主要检查技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及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分析比对三组新生儿的检查结果。结果经抗人球蛋白试验73例呈现阳性,经抗体释放试验76例呈现阳性,经游离抗体测定61例呈现阳性,经所有检测均显示阳性的新生儿58例。分析患儿就诊时间,轻度溶血患儿的就诊时间显著短于重度、中度溶血患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康复且无不良反应或复发迹象。结论溶血疾病的诊疗时间越迟则疾病越严重,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进行诊断时,要对溶血疾病本身和潜在或伴随并发症进行联合诊疗,治疗过程中要综合应用光疗、补碱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强化对孕妇的中药预防从而在根本上降低新生儿溶血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疾病 疾病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64例在我院做肝功能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体检者抽取 4mL空腹静脉血,平均分成两份装入两支试管中,采用人为措施使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血液标本溶血。对比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的肝功能检验指标。结果 两组血液标本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溶血会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中应注意避免溶血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肝功能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对ELISA检测HBsAb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已知HBsAb阴性的血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sAb的检测;测定其OD值,通过对检验结果的观察,分析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干扰程度。结果以标本的OD值≧1为阳性进行结果判读。结果当样本中游离血红蛋白≧8g/L时,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可造成结果假阳性。结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sAb检测时,如样本游离血红蛋白≧8g/L时,要重新取样进行复查。

  • 标签: ELISA 溶血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