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献血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血站参与献血的80例献血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管理方式,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献血者进行分析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5%,研究组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而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站献血服务中,全面护理管理应用对降低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献血者对血站的满意度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可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管理 献血服务 血站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电话保留成功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特征进行分析,为后续单采血小板保留策略的制定进行依据的提供。方法:对1年内至少有1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记录进行收集,随后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管理工作。结果:本次研究中电话保留成功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计1210人,其中有效保留献血者的人数达到了703人,成功率达到58.10%;男女成功率分别达到了58.01%(402人)、45.07%(233人)。结论:在本次研究中,近一年内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有着比较高的保留率,因此可以构建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为我国临床医学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供应。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电话保留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献血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血站参与献血的80例献血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管理方式,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献血者进行分析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5%,研究组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而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站献血服务中,全面护理管理应用对降低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献血者对血站的满意度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可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管理 献血服务 血站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军校学员的血性,在新形势下,军校学员作为未来部队的指挥官,要打赢未来战场,需要什么样的血性来做支撑

  • 标签: 军校 血性 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开展预约献血模式以来,对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总治疗量和库存动态平衡的调控影响。方法通过献血者健康征询及献血登记表和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科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总治疗量及供血科制定采集计划的总治疗量。结果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科采集的单采血小板为16793个治疗量及供血科制定采集计划12922个治疗量,开展预约献血模式后,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总治疗量增长25.4%,制定采集计划的总治疗量降低68.1%。结论预约献血模式有助于提高单采血小板的总治疗量,在维持最低库存量储备的基础上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预约 库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 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影响 。方法 共抽取 170 名在献血屋无偿献血志愿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85 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志愿者在献血过程中, 分别采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常规工作 ,对比两组志愿者二次献血例数、理论知识得分、自测健康水平得分 。结果 观察组二次献血例数多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自测健康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 ,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无偿志愿者在 献血的过程中,要做好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提升志愿者对献血的重视,降低献血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无偿献血
  • 简介:近年来输血所致肝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提高对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保证输血安全至关重要.笔者现将日照地区2000年1月~2003年7月30392例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肝炎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不合格比例,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站2012~2014年上半年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的HBsAg、HCV-Ab、TP-Ab、HIVAg/Ab的不合格率分别为044%、046%、021%、016%。重复献血者的HBsAg、HCV-Ab、TP-Ab、HIVAg/Ab的不合格率分别为为020%,008%,009%,009%。重复献血者HBsAg、HCV-Ab、TP-Ab、HIVAg/Ab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初次献血者(均为P<001)。结论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建立一支固定无偿献血队伍,为临床提供安全健康的血液提供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初次献血者 重复献血者 低危人群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血站无偿献血人员1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献血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献血者。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献血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献血者心理护理前后出现焦虑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献血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46±2.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7±2.43)分,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献血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0%),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心理护理缓解了无偿献血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了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献血者身心健康,效果良好。

  • 标签: 优质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者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2014-2016年佛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和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enzymeimmunoassay,EIA)联合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acidtechnology,NAT),对2014-2016年佛山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血液总不合格率逐年下降,年度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不合格率为3.74%,其中常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1.97%)、HBsAg(0.91%)、抗-TP(0.35%)、抗-HCV(0.34%)和抗-HIV(0.18%);NAT不合格率为0.25%,呈逐年减少的趋势,6人份混样的NAT试剂筛查效率明显高于24人份混样检测.结论佛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ALT和HBsAg,梅毒、HCV等感染人群各占一定比例,抗-HIV阳性率呈逐年递增态势.采供血机构应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加强献血前健康检查与咨询,并选用更灵敏、特异的血液筛查技术,最大限度防止传染病经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同时血站应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和发展低危、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酶联免疫法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 HCV) 灰区设置的必要性及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淘汰与归队的相关问题。方法 : 将 201 6 年 2 月至 201 9 年 2 月 某个血站 采集的无偿献血者标本 进行 ELISA 双试剂检测 , 对 ELISA 检测 HBV 、 HCV 单试剂反应性及灰区标本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 85558 例标本中共检出 HBV 阳性 703 例 ,HCV 阳性 362 例 , 其中 HBV 单试剂阳性 401 例 , 占比 57.04%,HCV 单试剂阳性 247 例 , 占比 68.23%, HBsAg 灰区 171 例 , 抗 -HCV 灰区 115 例。对 ELISA 单试剂阳性及灰区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后 , 共检出 HBV DNA 反应性标本 6 例 , 未检出 HCV DNA 反应性标本。结论 : ELISA 检测 HBV 、 HCV 单试剂阳性 , 其假阳性率较高 , 采供血机构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 建立合理的献血者淘汰及归队机制。

  • 标签: HBV HCV 核酸检测 单试剂阳性 灰区 献血者归队
  • 简介:德宏州地处云南滇西边境,人口105万,少数民族占53.64%,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德宏吸毒贩毒形势严峻,为我国HIV高度流行区,因梅毒的传播途径与HIV相似,调查分析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对于进一步加强采供血工作,保证血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检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献血者 梅毒 血清学
  • 简介:目的评估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组织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值,重点解析制定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制定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选定紧张、空腹及紧张、空腹和疲劳的综合因素作为解决献血反应的主要解决方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献血反应发生率从1.7%降低至0.7%;紧张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率为153%,空腹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率为79%,综合因素引起献血反应的目标达成率为15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献血反应 鱼骨图 柏拉图
  • 简介:目的:分析核酸检测在合肥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对核酸检测的必要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浩源混检(PCR方法)、诺华单检(TMA方法)两家核酸检测系统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模式(ELISA和NAT同步进行、常规标本先ELISA后NAT),对194982份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HIV检测。对两家核酸检测系统、两种检测模式下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ELI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4982份献血者标本中检测出ELISA阴性、NAT阳性309例,占0.16%,其中鉴别/拆分出139例,占0.07%;采用ELISA、NAT平行检测模式检测的127261份标本中,检测到NAT反应性共462例,占0.36%;其中ELISA阴性、NAT阳性222例,占0.17%;采用常规标本先ELISA、后NAT,急诊标本ELISA、NAT平行检测模式检测的67721份标本中,NAT反应性共165例,占0.24%;其中ELISA阴性、NAT阳性87例,占0.13%。结论NAT能检测出血清学阴性但存在病毒核酸的血液,NAT和ELISA共同用于血液筛查能降低输血风险。

  • 标签: NAT ELISA HBV HCV HIV 血液筛查
  • 简介:为了解本地区血液安全状况,减少血液报废,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现选取了HBsAg、抗-HCV、抗-HCV、抗-TP等传染性标记物以及ALT作为观测指标,对2008~2012年抚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 检测结果 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最终ABO血型确认鉴定,并和初筛血型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血型初筛鉴定的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方法对安阳市中心血站2012-2014年采集的19031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将初筛和最终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0310份血液标本中血型初筛错误571例,占0.30%(571/190310);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439例,占76.88%(439/571);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型初筛错误132例,占23.12%(132/571);每年1、7、8月份和其他月份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x22=80.86、56.18、56.63,P〈0.05;团体与非团体献血的血型初筛错误率比较,2012年x2=30.02,2013年x2=18.09,2014年X2.110.75,P〈0.05。结论ABO血型初筛鉴定影响因素多,人为因素为首要因素,环境温度对血型初筛鉴定有影响。应严格规范操作,改善采血环境,团体或集中采血时应增加人员数量,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同时强化各环节质量管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保证血型初筛鉴定的准确性。

  • 标签: 无偿献血 ABO 初筛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指按压法对防止献血后针眼处皮下瘀血的作用,为改进献血后护理措施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3724名初次献血者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4563名初次献血者为干预组,采用三指按压法。统计并比较两组献血者中针眼处皮下瘀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皮下瘀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指按压法对减少献血后针眼皮下瘀血发生率效果明显,宜在日常采血工作广泛应用。

  • 标签: 三指按压 献血 皮下瘀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献血者进行核算检测技术的筛查分析,并探讨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3月-2015年12月本站无偿献血者的标本作为研究标本,共计55186份。酶免阴性及单试剂阴性的标本作核酸检测,采用RocheCobass201检测系统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仪器及试剂开展HBVDNA、HCVRNA及HIVRNA联合NAT检测。符合送检要求的部分反应性标本送至江苏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结果在所有血液样本中,拆分阳性标本例数为42份,阳性率则为0.076%。送检的36份标本,有25份确认HBVDNA阳性。所有标本HIVDNA、HCVRNA检测均为阴性。25份HBVDNA阳性标本乙肝两对半血清标志物的检查结果显示,24份HBcAb阳性,7份HBeAb阳性,2份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阳性。结论通过ELISA联合核酸检测能够降低输血感染疾病的风险,对提高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核酸检测 血液标本 血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