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断路器隔离方法分析,是断路器故障处理的主要策略,它具有保护性、基础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在当代电路保护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常见的闭锁分合闸断路器隔离方法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断路器作用,保障线路安全的目的。

  • 标签: 闭锁分合闸 断路器 隔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诊治和护理的18例行手术治疗的肠闭锁新生儿进行保暖、胃肠减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营养支持护理。结果18例患儿术后平均3日排便,平均住院天数12d。痊愈16例,转院2例,痊愈率为88.89%。1例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l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吸人性肺炎。术后随访2年,患儿营养状况和排便情况均正常。结论加强肠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儿呼吸衰竭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 肠闭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电网不断扩大,重要负荷不断增加,供电可靠性显得尤为突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备自投装置的应用已成为保证变电站供电可靠的主要手段,因此备自投动作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

  • 标签: 备自投 闭锁备自投方案 可靠性 联切
  • 简介:目的总结胆道闭锁术后肝内胆管扩张的诊治经验,探讨葛西手术后肝内胆管扩张对患儿远期预后的影响,以及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2003年4月至2008年3月,对3例因胆道闭锁行葛西手术的患儿进行追踪随访,3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胆管炎症状,其中1例合并门脉高压。3例行超声、CT或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TCD),结果显示肝内胆管囊性扩张。2例行胆管扩张与空肠胆支再吻合术,1例仅行PTCD置管引流。结果2例经手术治疗的患儿,术后黄疸消退或减轻。1例仅行PTCD的患儿肝内胆管扩张长期存在。结论肝内胆管扩张使胆管炎反复发作,特别是扩张的囊状胆管压迫门静脉,可使门静脉变窄,血流减少,致受累肝叶萎缩。胆道闭锁患儿葛西手术后应定期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葛西手术后肝内胆管扩张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前应常规行PTCD,暂时解除胆汁淤积,并为术中定位做好准备。

  • 标签: 胆道闭锁/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疾病/诊断 胆管疾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闭锁性尿道狭窄电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经尿道闭锁性尿道狭窄段切除术经尿道电切。结果5例患者术后留置Fr22#双腔导尿管12天至16天平均14天,其中1例患者术后13天拔出尿管后不能自行排尿,二次经尿道尿道狭窄电切除术。5例患者术后均施行尿道扩张,其中1例患者每月一次,共扩张十次;其余4例患均者每月一次,扩张5-7次。5例患者中的1例患者术后一年行疝无张力修补术,1例术后10月发生附睾炎。2例拔出尿管后发生尿失禁,经提肛锻炼1月后回复自行排尿能力。术后3年随访最小尿流率15ml/s,最大20ml/s,平均18.5ml/s。结论经尿道闭锁性尿道狭窄切除术治疗1.1cm以下尿道狭窄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出血少,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闭锁 尿道狭窄 经尿道 电切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电网的不断升级发展,变电站的电气误操作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例如造成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设备损毁以及电网震荡等。在这种情况下,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承担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应的技术也不断发展。鉴于电气误操作的严重后果和防误闭锁装置的重要性,做好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它在电网安全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变电站 防误闭锁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建电厂都引进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同时,部分已投产电厂也通过加装微机防误系统来有效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本文介绍了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新增的微机五防系统使用概况,并就电气防误闭锁装置进行简单对比分析,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 标签: 微机防误闭锁 误操作 对比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网事业迅猛发展。基于变电站角度考虑,需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变电站防误闭锁回路设计过程中,便需解决设计问题,做到优化设计,避免电网事故的发生。本课题重点围绕“220kV变电站防误闭锁回路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提高变电站防误闭锁回路设计的质量及效果。

  • 标签: 220kV 变电站 防误闭锁回路 电网事故 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中心数据对本课题组前期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建立的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的Nomogram模型进行验证及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7家儿童医学中心接受诊治的1 314例新生儿梗阻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术前临床指标,包括性别、体重、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根据患儿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组(BA组)和非BA组,其中BA组1 131例,非BA组183例。另外,在1 314例患儿资料中以其中500例患儿的资料作为模型组,建立优化的、基于多因素逻辑回归的Nomogram模型,余814例患儿资料作为验证组,同时在此次建模的基础上对前期模型及本次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采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BA组和非BA组在性别、体重、DB和GGT等4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以此作为预测因子,建立了优化的Nomogram诊断模型,其具有较好的鉴别效能,截断值为0.74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值为0.8 358,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71.72%,阳性预测值(positivepredictive value,PPV)为92.55%,优于GGT单项指标的诊断效能。外部验证的结果提示,与前期模型相比,其更稳定,诊断效能更高,灵敏度为81.51%,特异度为90.48%,PPV为98.67%。结论基于多中心的优化Nomogram诊断模型在BA的术前诊断中有更稳定的预测效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基于此开发计算工具投入使用,为基层非专科医生提供早期鉴别诊断的新方法。

  • 标签: 胆道闭锁 诊断模型 γ-谷氨酰转肽酶 直接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电力行业的安全运转重要模块之一即防范人为作用所引发的电力状况,为防范误操作所引发的电力状况,大量科研者不断增加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探究防误闭锁装置,减少事故。本文首先阐述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构建以及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定理,在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具体分析中,给出微机测控核心闭锁装置方式,集控中心的防误效能,集控子站的防误效能以及监控闭锁模式的一体化微机防闭锁装置,此外,给出微机防误闭锁地刀和地线监管装置和微机防误闭锁动作权限监管新方式。

  • 标签: 微机 防误闭锁 一体化 地刀 地线
  • 简介:摘要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现代电网中已慢慢代替了传统的闭锁装置。但在实际运用中,五防闭锁装置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指出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缺陷,并提出优化方案。

  • 标签: 变电站 微机五防闭锁装置 验收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胆囊大小、形态及肝门区结构在早期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方面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2002~2006年204例拟诊为阻塞性黄疸的婴儿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手术造影、临床诊断相比较,统计胆囊显示率、胆囊大小及其在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之间的差异;回顾2002~2006年的超声图像,综合分析胆囊充盈情况、形态及肝门区结构,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4例中,182例经手术探查及造影确诊,其中胆道闭锁(BA)151例(83%),婴儿肝炎综合征(IHS)29例(16%),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2例(1%)。超声探及胆囊的BA患儿97例(占BA患儿的64.24%),探及胆囊的IHS患儿24例(古IHS患儿的82.76%),BA患儿胆囊显示率明显低于IHS患儿(P〈0.05)。BA患儿胆囊长度均值为1.28cm,体积均值为0.27ml;IHS患儿胆囊长度均值为2.03cm,体积均值为0.61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分析胆囊、肝门区结构,诊断灵敏度为99.34%,特异度为83.87%,符合率为96.7%。结论超声检查综合分析胆囊大小、形态及肝门区结构在早期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方面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超声检查 肝炎 超声检查 综合征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断路器是保证电力得以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要想保证断路器能够以良好的方式运行,同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其不同部分以及工作环节的正常运行,因为对于断路器来说,其是根据所具有的智能紧急处理功能来保证电网系统安全运转的,一旦其中的部分元件出现问题,那么断路器就会在第一时间对其出现故障的状态以及类型进行评估与断开,从而及时的对其它元件设备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断路器气压闭锁回路 直流接地问题 处理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因"产后1年2个月,排尿困难1d"于2010年7月12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足月妊娠,在基层医院阴道分娩,因出现第二产程延长,无手术条件转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月经:3~5/28~30d,经量中等,无痛经,26岁结婚,孕1产1。无阴道手术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围96cm,

  • 标签: 第二产程延长 阴道闭锁 月经规律 病例摘要 排尿困难 足月妊娠
  • 简介:VIN:LGWEF3K57CF××××××。行驶里程:50385km。故障现象:按遥控器闭锁键,四门中控无反应,按后备箱开启键,后备箱也无法打开。车主反映两把遥控器都失灵,并自己更换过电池,但故障没有排除。

  • 标签: C50 点火开关 闭锁键 闭锁功能 中控 故障点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闭锁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鉴别诊断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可能的线索。方法自行设计胆道闭锁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包括患儿自身、母亲、父亲和环境共22项因素,对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6月2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肝胆外科因不明原因黄疸住院的<7月龄患儿在入院时行问卷调查。在每个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后并从病志中截取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确定胆道闭锁组和对照组,并按性别、年龄±10d行两两匹配。先行单因素分析后,以结果中P<0.2的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问卷中的各项因素与胆道闭锁的相关性。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46份,均回收,满足胆道闭锁组、对照组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者分别为96和42例,胆道闭锁组与对照组两两匹配后各42例进入本文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四维彩超胆道异常、低出生体重、出生时不良事件、生后大便颜色变浅、母亲孕期补充微量元素、孕期补充叶酸、孕期存在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存在孕期并发症(OR=21.27,95%CI:3.50~129.21)、患儿生后大便颜色变浅(OR=6.70,95%CI:1.73~26.02)是胆道闭锁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是胆道闭锁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5,95%CI:0.00~0.67)。结论母亲存在孕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症)、生后大便颜色变浅可能是胆道闭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胆道闭锁与其他黄疸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胆道闭锁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病因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32例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32例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者,均采取外科治疗,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经治疗60d后,黄疸消失率为93.4%(30/32);治疗60~90d,黄疸消失率为50.0%(16/32);治疗90d后,黄疸消失率为21.9%(7/32),治疗60d后的黄疸消失率明显高于治疗60~90d和治疗90d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32/32)、81.3%(26/32)、50.0%(16/32),近期疗效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消除黄疸症状,近期疗效及生存率较高,远期疗效仍缺乏系统地临床试验数据,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先天性胆道闭锁 外科治疗 黄疸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