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分析南溪区教学环境的卫生现状,更好地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南溪区7所学校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选择6间教室,对42间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黑板高度和宽度、黑板反射比、黑板平均照度、黑板均匀度、课桌面均匀度、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监测42间教室,完全符合教室人均面积标准的教室20间,占比为47.62%;符合采光系数标准的教室12间,占比为28.57%;黑板高度和宽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黑板反射比达标教室1间,占比为2.38%;黑板平均照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黑板均匀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课桌面平均照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课桌面均匀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监测420套课桌椅,完全符合分配标准21套,占比为5.00%。结论 从监测结果分析,南溪区7所学校教学环境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黑板反射比、课桌椅分配符合率等,应对此类问题进行重点整改,为学生群体构建健康、有益的教学环境。

  • 标签: []学校教室 教学环境 卫生监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磁共振多种成像序列和后处理技术的结合可以定性和定量评估心血管疾病,但如何才能在报告中将影像学发现更好地呈现给临床医生,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放射科医生。而心血管磁共振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SCMR)于2022年发布的这篇指南则详细解答了这一困惑,它为心血管临床与影像的交互提供了契机,也为在多单位之间转诊的患者影像报告的前后对比提供了方便。为促进本领域同行交流互通,笔者结合阜外医院经验对报告指南进行解读与分析。

  • 标签: 心血管磁共振 心血管磁共振学会 指南解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2021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中国CDC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 标签: 流感 疾病负担 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指南
  • 简介:摘要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较库欣综合征更常见,指生化检查皮质醇增多而无特异性的典型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可以导致多种代谢异常,临床上易忽视而相关研究较少,需要重视和规范诊治。亚临床库欣综合征常见于肾上腺意外瘤患者。对于肾上腺或垂体意外瘤以及与年龄、体重不匹配的骨代谢异常或经规范治疗后糖尿病、高血压和脂代谢控制不佳的患者,应进行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筛查。初筛首选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确诊试验为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后再根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合影像学和其他功能试验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因。符合手术指征的肾上腺瘤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手术后获得最佳代谢改善。围手术期需进行糖皮质激素补充,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应个体化。所有患者均应进行定期随访。

  • 标签: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 肾上腺 垂体
  • 简介:摘要范科尼贫血(FA)是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FA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DNA损伤后修复调节以及DNA链间交联修复等多个过程异常而致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FANCA、FANCC、FANCG、FANCE和FANCF。疾病表型和基因型异质性较大,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躯体发育异常、进行性血细胞减少和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增高。近年来,随着FA管理和治疗策略的进步,FA患者的生存有了很大改善,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参考近年国内外FA相关文献,达成了《范科尼贫血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FA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范科尼贫血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近十年来,FMT在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肠道内和肠道外疑难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颠覆性的新策略。鉴于FMT在国内外缺乏统一的临床管理标准,并且存在相关法规和政策还有待完善、临床应用经验尚需积累等诸多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委托临床FMT专家工作组,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充分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分析行业政策及相关制度、以及结合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开展FMT较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FMT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以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规范管理和提高FMT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移植 临床标准 管理规范
  • 简介:摘要为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状况,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组织国内神经外科、重症及营养领域的专家撰写本共识。本共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文献,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态评估、营养治疗目标、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添加剂的使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治疗、营养管理流程和护理八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形成43条推荐建议,旨在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指导与参考。

  • 标签: 神经外科(学) 重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常需要多学科参与。目前国内存在胰腺假性囊肿治疗理念不统一、干预时机不明确、并发症处理不完善等问题。本共识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形成包括胰腺假性囊肿定义和分类、影像及内镜诊断、治疗指征、外科手术及内镜治疗原则等10大类,共30项推荐意见,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疗流程,推广以内镜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新技术,从而提高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成功率。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内镜诊断 包裹性坏死 治疗 超声内镜 囊肿引流 随访
  • 简介:摘要唾液腺肿瘤的分类是头颈部外科病理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2022年第5版WHO《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基于唾液腺肿瘤的分子病理特征对其组织学分类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本文针对该部分的主要变化进行总结和归纳,其主要变化包括新纳入的唾液腺良恶性肿瘤、命名或诊断标准更新的唾液腺肿瘤以及从唾液腺肿瘤这一章节中删除的病变等。本文着重介绍新版分类中唾液腺肿瘤分类的更新和变化,以期为头颈外科和病理科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涎腺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 病理学,分子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的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18岁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居家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对于IIV,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 标签: 流感 疾病负担 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指南
  • 简介:摘要危重症患儿由于诊疗的需求,常面对极大的转运风险。与成人相比,儿童危重症院际转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近年来,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广泛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儿童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并在院际转运救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国内尚无适用于儿童的ECMO院际转运技术规范或共识指南。依据国内开展经验,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从儿童ECMO院际转运的各个环节形成本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ECMO转运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对门静脉高压合并肝癌患者的诊疗尚无统一标准和规范。虽然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靶向和免疫治疗在肝癌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改善,但门静脉高压合并肝癌患者的手术风险仍较大,手术治疗仍有较多争议。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及门静脉高压外科学组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本共识,旨在为我国门静脉高压合并肝癌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最新的指导性建议。鉴于大部分门静脉高压源于肝硬化,故本共识仅涉及肝硬化相关门静脉高压合并肝癌的诊疗意见。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肝肿瘤 诊疗 肝切除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制定的中国《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于2014年发布,对国内异常子宫出血(AUB)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随着新的研究进展,国际妇产科联盟于2018年再次更新了育龄期AUB的定义与分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也根据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和结果,结合国内的临床实践以及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和发现,针对AUB的定义、诊治流程、病因治疗进行了更新、补充,形成了中国《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以便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不明原因的玻璃体或视网膜脉络膜疾病,可行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活体检查辅助诊断。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和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技术发展,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汇集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针对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作用和适应证、手术要点、标本送检流程、实验室检测方法选择、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提出共识性意见,为临床规范化开展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提供指导。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活组织检查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结核病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医生对结核病的免疫治疗认识明显不足。为推动我国结核病免疫治疗新方法的应用,最大程度使结核病患者获益,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结核病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本共识对结核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免疫治疗适宜人群和免疫治疗目的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对常用免疫治疗制剂的应用提出了推荐意见(引用证据),对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分别说明,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结核病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眼部疾病。目前临床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眼病缺乏统一认识,多数眼科医师仅凭个人经验进行诊疗,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也缺乏统一标准。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组织我国眼病及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专家,在参考相关文献和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达成共识性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眼病的规范化防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眼感染,病毒性 传染病控制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白内障是儿童发生可治性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鉴于儿童在解剖、生理、行为、发育等方面的特殊性,围手术期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儿童白内障围手术期的规范化管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用药方案及术后视觉康复等方面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我国眼科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围手术期 病人医护管理 多数赞同 儿童
  • 简介:摘要2014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制定了《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指出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是视神经炎的一个重要病因分型。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2016年我国梅毒发病率为32.2/10万。梅毒性视神经炎(SON)已成为眼科医师不容忽视的一类感染性视神经炎。SON由苍白密螺旋体侵犯视神经及其周围鞘膜引起,是眼梅毒和神经梅毒的一部分。SON临床表现具有多变性,可以模仿各种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疾病,被称为"万能模仿者",其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高。因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织专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对SON患者诊疗中存在的临床问题和困难进行广泛调查和归纳,以邮件和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专家组成员进行反复讨论,经过1年多的反复修订制定出了SON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着重介绍SON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和随访方案,对此病规范化诊治的推广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视神经炎 神经梅毒 诊断 治疗 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