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呼吸道感染性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后,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性患者41例作为参照组,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健康体检人员41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均给予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对比两组血清指标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性患者血清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指标是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对呼吸道感染性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检测结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细菌性感染诊断工作中将全血C反应与血常规检验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为例,展开疾病诊断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常规检验和血常规检验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进行应用,以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命名,对其临床诊断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阳性检出人数为30例(60.00%),显著低于实验组中阳性检出人数为44例(88.00%),对比之下,实验组患儿中阳性检出率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脑梗死老年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 106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3例。对照组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评估患者预后。观察组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评估患者预后。对比两组对不良事件的评估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比预后不良患者、预后良好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老年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关联,获取不同检测方式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对不良事件的评估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较为准确评估脑梗死老年患者预后。

  • 标签: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益肾解毒汤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糖及血脂的也影响。 方法: 筛选 128 例于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变化和血脂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血糖指标方面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的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在血脂指标方面的 TC 、 TG 以及 HDL 等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益肾解毒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具备较好治疗效果,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其血糖和血脂指标都有明显恢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具备临床价值。

  • 标签: 益肾解毒汤 糖尿病肾病 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对照组(预后良好的患者,共44例)和观察组(预后不良的患者,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PCT、CRP和D-D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清D-D的最大值及PCT、CRP最大值和初始值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PCT、CRP和D-D上升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PCT和D-D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重症肺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方法:实施回顾性研究,入选100例脑梗死患者主要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试验观察,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研究组接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普伐他汀治疗,而后观察疗效、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显著比对照组的76%高,P<0.05。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入院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可提高疗效,有效改善血脂及炎症反应。

  • 标签: 脑梗死 氯吡格雷 瑞舒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意义。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hs-CRP、D-D水平,并分析其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AMI患者PCI后MACE发生率为22.50%。预后不良组D-D、hs-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常规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方法 于2020年8月-2022年7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健康检查中结果正常的70名儿童纳入对照组,进行血常规及hs-CRP检测,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2021.04~2022.08)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指标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糖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观察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甲状腺激素 血清C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溶栓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按照奇偶分组法对90例、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STEMI患者展开分组讨论,对比对照组(阿替普溶栓治疗,抽取对象45例)与观察组(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抽取对象45例)的安全有效性。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较之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E/A水平增幅显著,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较之阿替普溶栓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在STEMI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心功能改善中的效果更佳,且可减少其MACE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阿替普酶溶栓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D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的关系。方法:选择80名T2DM合并DR的患者作为观察组,DR组分为非增殖期DR组(NPDR组)和增殖期DR组(PDR组),其中80名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HbA1c、Cys-C等指标。结果:DR组HbAlc和Cys-C含量明显高于非DR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组分配伍对高糖高脂环境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PPAR- γ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 (GMC),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模型组、中药组 (第 1组、第 2组、第 3组 ), qRT- PCR法检测各组 24、 48hPPAR- γmRNA的表达,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 24、 48hPPAR- γ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 :(1)各组 24、 48hPPAR- γmRNA表达比较 :24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配伍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 PPAR- 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 (P< 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 PPAR- γmRNA表达最高 (P< 0.01)。 48h:与正常组比较除去第 1组未见明显差异 (P> 0.05),模型组及其余各用药组均有显著差异 (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配伍组 PPAR- γ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且有显著差异 (P< 0.01);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 PPAR- γmRNA表达最高 (P< 0.01)。正常组 24、 48h两时间点 PPAR- γ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 (P> 0.05),模型组及第 1、 2、 3组 48hPPAR- γmRNA表达显著高于 24hPPAR- γmRNA表达 (P< 0.01)。 (2)各组 24、 48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GMC细胞 24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模型对照组 PPAR- 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 PPAR- 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调高 PPAR- γ作用最显著。 GMC细胞 48hPPAR- γ蛋白表达比较 :模型对照组 PPAR- γ蛋白低表达,各中药配伍组均能够调高 PPAR- γ的表达,各中药配伍组组间比较发现第 1组调高 PPAR- γ作用最显著。结论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上调 PPAR- γ表达水平的作用来保护受损的 GMC,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保护受损肾脏的作用。

  • 标签: 益气解毒活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PPAR - 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对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心功能改善及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将20只C57小鼠随机数分为对照组,SGLT2抑制剂组,阿霉素心肌病组,SGLT2抑制剂+阿霉素心肌病组)。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脏模型方法为阿霉素5mg/kg/w,连续注射3周,构建阿霉素心肌病模型;SGLT2抑制剂选恩格列净,10mg/kg/天灌胃治疗。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TUNEL评估心脏凋亡情况;PCR检测AMPK/mTOR表达情况等。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心肌病小鼠EF及FS值下降,细胞凋亡明显,而恩格列净能显示改善阿霉素心脏病小鼠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进AMPK/mTOR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GLT2抑制剂可能通过促进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阿霉素心肌病小鼠心功能。

  • 标签: 阿霉素心肌病 SGLT2抑制剂 心功能不全 AMPK/mTOR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P504S/AMACR和β-连环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结直肠癌、40例结直肠腺瘤和10个正常结直肠组织的存档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进行评估,并计算每种标记物的相对鉴别诊断的能力。结果: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分别为68.75%和45.00%的结直肠癌,30.00%和5.00%的结直肠腺瘤组织,并且在正常肠组织中均没有表达。 AMACR和β-catenin核表达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之间均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两者的p

  • 标签: P504S/AMACR β-连环蛋白 散发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宣肺化痰活血法配合金刚功对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改善及外周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刚功进行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改善,观察组采用宣肺化痰活血法配合金刚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外周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哮喘控制评分(AC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且观察组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化痰活血法配合金刚功对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明显改善,影响了外周免疫球蛋白水平,可有效控制哮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宣肺化痰活血法 金刚功 支气管哮喘 外周免疫球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米曲菌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曲菌胰。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米曲菌胰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米曲菌胰酶 反流性食管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