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期良性肿瘤在电子结肠镜下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2月经相关检查确诊的大肠早期良性肿瘤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行电子结肠镜粘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检查发现病变切除率均达到100%,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粘膜切除术对治疗大肠早期良性肿瘤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子结肠镜 粘膜切除术 大肠早期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枣花中2种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I)和银椴苷(II)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使用MTT法测定化合物I、II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DAPI/Rh123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化合物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化合物I、II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0μmol?L-1化合物I、II作用于Hela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30%、69.89%。结论沙枣花中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紫云英苷和银椴苷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体外抗肿瘤活性。

  • 标签: 沙枣花 黄酮 抗肿瘤 MTT法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吡柔比星应用于肝部肿瘤介入手术中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的86例行肿瘤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2例发生不良反应,约占48.8%,给予有效的干预后,不良反应得到改善。结论在肿瘤介入手术中应用盐酸吡柔比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而及时予以处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介入手术 盐酸吡柔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并鉴定相关肿瘤标志物表达。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和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球中CD105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和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Nanog和Oct4蛋白表达。采用半定量PCR检测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和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SOX2、Nanog和Oct4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球中部分细胞CD105呈阳性表达。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的Nanog和Oct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53±0.404和0.603±0.153,均明显低于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0.973±0.305和0.827±0.322(均p<0.05)。半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U2OS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SOX2、Nanog和Oct4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90±0.027、0.178±0.025、0.170±0.021,均明显高于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0.032±0.009、0.086±0.016、0.019±0.006(均p<0.05)。结论人骨肉瘤U2OS细胞株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可用于分离培养人骨肉瘤肿瘤干细胞。

  • 标签: 骨肉瘤 骨肉瘤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 悬浮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共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配合生脉饮注射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辨证 生脉注射液 肿瘤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胆汁反流胃炎的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7月间33例老年胆汁反流胃炎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同时对疾病的诊断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占比例的54.55%治疗有效的13例,占比例的39.39%治疗无效的2例,占比例的6.06%。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因此认为治疗安全较高。结论美唯宁联合胆维他片在本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较高,且尽早诊断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结核渗出胸膜炎作为常见肺部疾病,易影响胸膜结构功能以及支气管、肺部健康,容易引发咯血症状和感染反复发生,需要积极、规范的治疗以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上应在稳定患者机体状态的同时,通过胸膜腔用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胸腔积液引流等手段短时间缓解中毒症状、消除胸液对心血管和肺部的压迫影响,并通过治疗去除沉积于胸膜处的大部分纤维蛋白物质,改善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体验。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生血丸联合造血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Ⅲ度,Ⅳ度)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之间经临床病理学诊断、免疫学分型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g/d,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5/d,同时口服生血丸(我院自制制剂)2粒每次,每天3次,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按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对照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齐鲁制药)皮下注射200-400?g/d,白细胞介素11(齐鲁制药)皮下注射1.5㎎/d,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按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记录骨髓抑制恢复正常的时间,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结论生血丸联合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血丸 造血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食物交换份法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教育的有效。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食物交换份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和传统的形式进行饮食教育,3个月后以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交换份法联合仿真食物模型法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食物交换份 仿真食物模型 恶性肿瘤 饮食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体外耐药性。方法经胰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途径和侧群(SP)细胞途径,分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内SP/NSP(非SP)细胞、CD44+CD24+/CD44-CD24-细胞亚群,采取MTT方法检测亚群细胞体外化疗药物耐受,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ABCB1和PLK-1表达情况。结果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内SP细胞构成比为(7.58±0.54)%,CD44+CD24+细胞构成比(2.58±0.85)%;SP、CD44+CD24+细胞化疗耐受更强、抗凋亡效果更为明显;经荧光定量RT-PCR表明,SP、CD44+CD24+细胞耐药基因ABCG2、ABCB1和PLK1具有较高表达。结论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内SP及CD44+CD24+细胞存在明显化疗耐受

  • 标签: 胰腺癌 PANC-1 肿瘤干细胞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恶性梗阻黄疸中的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恶性梗阻黄疸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肝门部胆管癌30例,肝外胆管癌25例,胰头癌38例,壶腹癌11例中,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以肝门部胆管癌最高,其次是胰头癌和壶腹癌,最后是肝外胆管癌。结论超声在恶性梗阻黄疸中的定性与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 梗阻性黄疸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5(KCTD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9941与壮族儿童单纯肥胖的相关。方法对200名柳州某区小学学龄前儿童(年龄均小于7岁)分别检测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利用SNaPshot技术分析100例单纯肥胖儿童和10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KCTD1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结果肥胖组和健康对照组KCTD15基因T/T型、T/C型及C/C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7%、34.6%、4.7%和55.4%、39.6%、5.0%,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0%、22.0%和75.2%、24.8%,C等位基因的OR值为1.169,95%的可信区间为0.742-1.842。两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体重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中各基因型间体重指数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其等位基因在两种人群中的分布符合遗传平衡,说明样本具有群体代表。而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所收集的肥胖组与对照组样本中分布未见显著异常。结论KCTD15基因rs29941位点多态与广西壮族学龄前儿童单纯肥胖无相关

  • 标签: 含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5 基因多态性 单纯性肥胖 壮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黑色素瘤抗原MAGE-A1,A2,A3,A4基因在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AGE-A1,A2,A3,A4基因与HCC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RT-PCR方法检测30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MAGE-A1,A2,A3,A4基因表达。结果30例HCC患者癌组织中MAGE-A1,A2,A3,A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13%,47%和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P<0.01)。统计学分析显示HCC患者癌组织中MAGE-A1,A2,A3,A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包膜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指标均无关(P>0.05);MAGE-A1和MAGE-A3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AFP水平均存在相关(P<0.05)。结论MAGE-A1,A3在HCC中特异性高表达,可以用于HCC的免疫治疗。

  • 标签: 肝癌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仪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在晚期肿瘤患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2010年11月-2013年12月103例传统PICC穿刺置管困难的晚期肿瘤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ST)进行PICC置管。并研究彩色超声诊断仪替代置管专用血管超声仪运用于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可行。结果103例患者中PICC置管成功102例,其中一次成功为83例,二-三次穿刺成功19例,穿刺成功率为99%,符合超声引导MST进行的穿刺成功率达到91%-100%,一例穿刺失败。结论在无专用PICC置管超声仪的医院可运用彩色超声引导来解决置管困难的问题,但该操作对护士的操作手法、进针深度、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彩色超声诊断仪 晚期肿瘤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EA、AFP、CA199、CA724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消化系统良性患者和15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CEA、AFP、CA199、CA724含量。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CEA、AFP、CA199、CA724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清AFP含量在肝癌组,CA199含量在胰腺癌组,CA724含量在胃癌组中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CEA对各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敏感性无差异。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选择多项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可以提高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

  • 标签: CEA AFP CA199 CA72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需进行维持血透析的患者当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血透析的过程中的高血压,持续>140/90mmHg的患者要口服降压药。对比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难治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着透析时间和频率的增多,以及透析的充分的提高,患者的血压有稳定好转的趋势。结论经过调整透析时间、透析次数,以及口服降压药可以有效的防治维持血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问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探讨对儿童用药安全和有效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儿科病房进行常规治疗的6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类型、数量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影响儿童用药有效和安全的因素。结果影响儿童用药有效和安全的因素比较多,总结起来主要有药物因素、治疗错误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大内容。结论当前医院儿童用药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严重影响儿童用药安全和有效,需采取针对的处理措施。

  • 标签: 儿童 用药安全 有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8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46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起决定作用。

  • 标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患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