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顺产产后出血预防中联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顺产分娩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产妇5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实验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产后两小时和二十四小时的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和二十四小时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顺产产妇的出血预防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出血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子宫肌瘤患者联合应用 平消胶囊与 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纳入的子宫肌瘤患者均来自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共计 128 例患者。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 分为两组:联合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64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 米非司酮治疗,联合 组患者 在此基础上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 激素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2.1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子宫肌瘤联合应用 平消胶囊及 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满意 ,血清性 激素水平得到 明显降低,值得在 临床上进行 广泛的 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11~18岁。随机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以丙泊酚、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麻醉。以R组(0.2μg·kg-1.min-1)和F组(1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维持术中镇痛。唤醒前半小时左右停用维库溴铵和镇痛药。唤醒时间为停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到患者双侧脚趾能动的时间。手术结束前R组停用雷米芬太尼后给予芬太尼2μg/kg,术后两组以芬太尼10μg·kg-1.min-1持续静脉镇痛,随访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情况。结果:R组术中唤醒时间(12.3±5.7)min明显短于F组(21.6±6.5)min(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R组患者术中唤醒明显快于F组。术中停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后及时追加芬太尼,术后未诱发明显的痛觉过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析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0日至2018年7月10日期间于入院的82例妊娠晚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仅给予一定剂量的缩宫素。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产后出血量。结果将两组研究对象产后出血量统计结果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更好,应用效果显著,为妊娠晚期女性健康的保证提供临床上的有效依据,尽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加重导致大出血造成母、儿死亡之类严重后果的发生,值得获得临床上的推广。
简介:目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桑植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两组患者均以5d为1个治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盆腔包块直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输卵管再通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β-hCG浓度、盆腔包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β-hCG浓度高于对照组,盆腔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β-hCG浓度,缩小盆腔包块直径,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还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宫外孕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康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①乙组患者经治疗后,18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0.00%;②患者腹痛消失时间(7.21±4.62)d、血β-HCG转阴时间(11.40±5.17)d、月经恢复时间(26.44±11.25)d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时间(32.17±13.97)d;③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00%。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予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可提高保守成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复合用药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联合用药(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n=35,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单独用药治疗(对照组,n=35,氨氯地平),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2.86%(29/35),(p<0.05);用药不良反应(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5.71%(2/35)与对照组患者11.43%(4/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联合用药(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方案具有有效性高,安全性良好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建立小肠灌流液中头孢克洛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考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头孢克洛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模型,应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HPLC测定灌流液中头孢克洛,计算头孢克洛肠吸收参数。结果头孢克洛在各肠段均有良好吸收,小肠不同部位头孢克洛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与有效渗透系数(Peff)大小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各肠段间的吸收无统计学差异;联合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时,头孢克洛在全场段的吸收均有所减少,十二指肠处显著减少(P<0.05),其他肠段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会影响头孢克洛的小肠吸收,因此两药联合使用时产生较好的药效不是通过促进头孢克洛的吸收而实现的,而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介: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治疗药物他克莫司的监测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等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服用他克莫司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03例患者监测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共计935例次,50.7%的浓度值位于目标范围内。疗效评价结果显示,12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为55.4%,部分缓解率为32.3%,复发率为24.6%。治疗前基线血清肌酐值、12个月内他克莫司平均血药浓度对总体缓解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膜性肾病患者的基线尿蛋白水平、12个月内他克莫司平均血药浓度对完全缓解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意义。肾小球疾病患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达标率较低,且血药浓度对疗效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故有必要进行规律的治疗药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