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单次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术,试验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缓解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术与传统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物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展开对比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用传统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则在超声引导下使用EnCor微创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对比发现两组肿物清除率无差别,不过观察组患者术后乳腺瘢痕长度更短,乳腺畸形率更低,美容效果更好。(P<0.05)结论 同传统手术相比,超声引导下的EnCor微创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同时肿物治疗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 标签: 临床疗效 美容效果 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 传统手术,乳腺良性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环形电术(LEEP)治疗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性及复发情况。方法: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共66例,均在2022.01-2023.06期间入我院治疗。依照掷骰子法分组,33例/组。参照组行冷刀锥术治疗,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术(LEEP)治疗。对比分析二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但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应用宫颈环形电术治疗,可以使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术中出血减少,加快手术效率,同时,还可减少疾病复发,值得借鉴。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治疗有效性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对疗效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主体,对照组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影响应激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均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极佳。关键词超声引导;乳腺微创真空旋术;乳腺良性肿瘤;应激指标据统计,乳腺良性肿瘤(breastbenigntumor)主要发生在青年妇女人群。大多数乳腺良性肿瘤的肿物初期较小、生长较快,成圆形或卵圆形无痛肿物。虽然乳腺良性肿瘤对患者的危害没有恶性肿瘤严重,但对患者的影响还是极严重的1。借此,本文将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2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时间控制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乳腺良性肿瘤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筛选出10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整群随机化原则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男41例,女20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30.5±2.0)岁;实验组男42例,女19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30.0±3.0)岁;两组患者各项常规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型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1.2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各自手术治疗前均进行超声检查,了解乳腺良性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与数量等。1.2.1对照组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1.2.2实验组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治疗。在上述基本资料准备妥当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局部麻醉,将1ml1%的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入患者肿物周围组织及腺体。选准穿刺点后将其切开,切口大小为5mm,在超声引导下将旋刀插入肿块处,慢慢吸取旋刀,最终割离中午并取出,最后确定中午完全取出并消毒缝合,包扎。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血清IL-1、IL-8、TNF-ɑ)。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方式以(±s)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为57例,占比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为51例,占比为83.6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更优,差异明显(x2=4.756,P=0.029,P<0.05)。2.2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对比对照组IL-1为(120.30±23.42)pg/mL-1,实验组为(95.12±10.52)pg/mL-1,两组对比t=7.660,P=0.000,(P<0.05);对照组为IL-8(12.23±2.03)pg/mL-1,实验组为IL-8(8.23±1.86)pg/mL-1,两组对比t=11347,P=0.000,(P<0.05);对照组TNF-ɑ为(1.23±1.00)ng/mL-1,实验组TNF-ɑ为(0.23±0.02)ng/mL-1,两组对比t=7.809,P=0.000,(P<0.05)。3讨论通常情况下,乳腺良性肿瘤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同时由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状、数量等存在差异,一次你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在普通型纤维腺瘤治疗中则无需使用手术治疗,而只需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即可,但在治疗期间必须对其进行严密观察与定期复查。与此同时,有学者指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若选择手术治疗的话,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也是相对重要的2。从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明显(P<0.05)。这主要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与时机存在差异。首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在治疗时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要求更高,即在腋下或乳晕等隐蔽的地方戳孔(约3~5mm)左右,接着在超声或钼靶的引导下利用麦默通或埃可乳腺肿瘤真空辅助旋系统对肿物进行旋,并将其取出;其次,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在一次进针后,可实现多次切割,且手术痛苦小、切口面积小、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尤其是在摸不到的微小肿瘤更适合选择这种手术方法3。另外在此基础上辅助以相应的药物药物治疗,其效果当然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治疗的对照组。但还应注意的是,由于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费用高,局部出血率高和皮下瘀斑发生率高等缺点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由于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在治疗时因个体因素差异,导致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也存在差异,但与传统肿物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的优势还是更为突出的4。综上所述,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极佳,应激指标相对较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冀峰.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14-1915.2李鑫,骆成玉,崔智淼,等.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7,39(1)52-54.3于谦.超声引导下微创旋治疗在乳腺良性病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97-197.4林力生,李双齐,吴丽婷.微创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140-14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全术后负性情绪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妇科的90名行子宫全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康复相关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知信行”理论 子宫内膜癌 子宫全切术 负性情绪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7月-2022年07月间9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痛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术中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相较于单一麻醉而言,联合麻醉作用更佳,用于前列腺电术患者中,由其是高龄患者,是首选麻醉方式,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等特点,可推广。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07月-2022年07月间9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痛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式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术中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相较于单一麻醉而言,联合麻醉作用更佳,用于前列腺电术患者中,由其是高龄患者,是首选麻醉方式,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等特点,可推广。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目的观察宫腔镜电术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清炎性因子(TNF、IL、hs-CRP)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宫腔镜电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慢性宫颈炎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预防广泛子宫全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价值。方法:2019.03~2023.03,纳入74例接受广泛子宫全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干预的患者,抽签法分组。参照组、试验组各为37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全程护理服务。评析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能够降低广泛子宫全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广泛子宫全切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宫颈旁神经阻滞对宫颈锥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11月-2024.05,半年内收治的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罗哌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和观察组(3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清醒后VAS评分、术后1小时VAS评分和术后6小时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有效的术后镇痛管理策略,可以在宫颈锥术后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负性情绪及尿失禁的影响进行探析。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患者共5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病患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术后焦虑情况和术后尿失禁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术后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尿失禁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进一步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概率,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尿失禁
  • 简介:目的分析焦炉外周血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焦炉工人肺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152名男性焦炉工人为接触组,以141名男性水处理工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内暴露指标1-羟基芘(1-OH-Py)的水平。同时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与焦炉工人工龄、工种、吸烟、饮酒等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尿1-OH-Py水平[(0.043±0.011)μg/mmolCr]和血清中DNMT1[(28.4±7.2)μg/L]、HDAC1蛋白[(382±64)μ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017±0.004)μg/mmolCr、(17.6±3.0)μg/L、(246±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组中不同工种间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焦炉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组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可作为焦炉工人肺癌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术治疗)、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更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患者中采用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术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肾镜EMS气压弹道微创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单极前列腺电术(TURP)及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BPH的围手术期数据、功效及术后生活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泌尿外科的137例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0例PKRP和67例TURP。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疗效。结果:两组在年龄、前列腺体积、PSA、IPSS、QOL、Qmax、残余尿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KRP组在术中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TURP组;然而,其在手术时间大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KRP组IPSS及QOL评分略小于TURP组(P<0.05);而两组在Qmax及残余尿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PKRP在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性、术后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均略优于传统的TURP。然而,在术后短期疗效上两组未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单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与等离子前列腺电术治疗小体积(≤30 mL)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6月-2023年6月这5年期间收治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纳入研究并设为研究样本,纳入患者例数为2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0例患者做分组处理,其中研究组收治的10例患者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常规组收治的1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前列腺电术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效果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最大尿流量(Qmax)、前列腺功能(IPSS)以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来说,应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等离子前列腺电术。

  • 标签: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