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二硝基氯苯(DNCB)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对其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把HBIG(13mg/500μLPBS)分别与不同剂量(0.025,0.25,2.5mg)的DNCB(预先溶于DMSO,10mg/mL)结合,并予系列倍比稀释十次后,分别以DMSO及无菌水为两对照组,共组成五组,55个标本。以ELISA法分别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效价。结果DMSO、无菌水、低剂量、中剂量与高剂量组五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91%(10/11)、72.73%(8/11)、81.82%(9/11)、81.82%(9/11)和72.73%(8/11),其抗体阳性率以,检验无差异(P〉0.05)。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alysisofvariance),五组间在各稀释度的吸光值(OD450)上无差异(P〉0.05),而各稀释度处理组间则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DNCB的结合对HBIG的抗体效价没有影响,推测免疫球蛋白(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可作为DNCB(或其它类似半抗原)靶向治疗的一种有效载体。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DNCB 靶向治疗 抗-HBS 半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脓毒血症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进行检测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2月的 200例进行脓毒血症检测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患各 50例,分别对四组病患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对比四组病患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结果。 结果:健康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检测结果相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严重浓度症组的检测结果比脓毒症组的监测结果高,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脓毒血症,并且可以检测出并且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应用价值
  • 简介:小GTP结合蛋白属于Rho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逆和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侵染诱导的抗条锈病基因Yr5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Yr5)cDNA文库,分离获得1个Rop家族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TaRop2(TriticumaestivumRop2)。TaRop2包含1个591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含19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1.52kD,理论等电点为9.49。通过在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发现TaRop2分布于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盐处理、非亲和条锈菌小种CYR32和亲和混合白粉菌菌株侵染时,TaRop2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但被干旱、高温、低温和ABA处理抑制。说明TaRop2可能参与小麦防卫和抗逆反应过程。

  • 标签: 小麦 条锈菌 小GTP结合蛋白 防卫反应 胁迫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凋磷酸酶和钙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凋磷酸酶和钙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皮层凋磷酸酶和钙蛋白酶活性增加,洛伐他汀可降低皮层凋磷酸酶和钙蛋白酶活性。结论洛伐他汀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这两种酶的活性有关。

  • 标签: 洛伐他汀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钙凋磷酸酶 钙蛋白酶
  • 简介: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低血症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VFH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72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ANP组、SB203580干预(SB)组和假手术(SO)组,每组分3、6、12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以5%牛磺脱氧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ANP模型,sB组在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10mg/kg体重。观察各组血清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分析骨组织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和TNF—α变化,实时RT—PCR检测骨组织PTHR1mRNA表达。结果制模后6h,SO组、ANP组和SB组血清浓度分别为(2.50±0.08)mmol/L、(2.11±0.06)mmol/L和(2.35±0.10)mmol/L;骨组织P-p38MAPK表达量分别为0.14±0.04、0.80±0.06和0.33±0.05;骨组织TNF-α表达量分别为0、0.91±0.04和0.44±0.03;骨组织PTHR1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2、0.23±0.04和0.44±0.06。SB组骨组织P—p38MAPK及TNF-α表达较ANP组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PTHR1mRNA表达量及血清浓度较ANP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介导ANP低血症的发生,抑制该通路可改善ANP低血症。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低钙血症 受体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肾炎康复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 月在我院就诊的 104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2 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临床指标如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肾炎康复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肾炎康复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临床指标如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和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肾炎康复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磷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2例纳入本文研究,患者进行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改善患者磷代谢、心脏功能带来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血磷指标以及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相关因子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得到明显的缓解,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有效的保障。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钙磷代谢 心脏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托伐他汀联合左旋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冠心病中的利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患者数量:64例;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治疗方式:托伐他汀(对照组),托伐他汀+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对比观察、对照组间病人疾病干预效果、血压、血脂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更低(P<0.05);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更低,HDL-C水平更高(P<0.05)。结论 托伐他汀联合左旋氨氯地平使用,便于改善病人高血压冠心病,优化疾病干预效果,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托伐他汀钙 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A基因(fnBA)敲除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影响,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将野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与HMEC-1按100︰1比例共培养,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共培养30 min、60 min和120 min时HMEC-1紧密连接成份ZO-1和Claudin-5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共培养不同时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的表达。构建fnBA基因敲除突变菌株NCTC8325ΔfnbA,以野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NCTC8325为阳性对照,观察突变株NCTC8325ΔfnbA与HMEC-1共培养120 min后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的变化。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与HMEC-1共培养30 min、60 min和120 min后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 mRNA的表达在30 min、120 min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0 min时与对照组比较:ZO-1:t = 4.104、P = 0.015,Claudin-5 mRNA:t = 2.802、P = 0.049;120 min时与对照组比较:ZO-1:t = 3.478、P = 0.025,Claudin-5 mRNA:t = 1.802、P = 0.261],但60 min时ZO-1、Claudin-5 mRNA的表达有一过性升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NCTC8325共培养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在30 min时ZO-1和Claudin-5两种紧密连接蛋白较对照组表达显著下降(t = 33.6、59.03,P均< 0.001),120 min时ZO-1和Claudin-5两种紧密连接蛋白较对照组表达亦显著下降(t = 31.8、60.75,P均< 0.001);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组织化学结果一致。与突变菌株NCTC8325ΔfnbA共培养30 min、60 min和120 min后,在30 min和60 min时ZO-1、Claudin-5蛋白的表达与NCTC832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在120 min时ZO-1和Claudin-5蛋白的表达较NCTC8325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O-1:t = 14.89、P < 0.001,Claudin-5:t = 7.008、P = 0.002)。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破坏HMEC-1紧密连接屏障,且其表面蛋白FnBPA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敲除 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白A基因 紧密连接 闭锁小带蛋白1 紧密连接整合膜蛋白5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ardiacmyosinbindingproteinc,MYBPC3)18443A/G多态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0例无血缘关系的HCM病人,12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研究对照.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MYB-PC318443A/G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携带MYBPC318443GG基因型的HCM患者肥厚心肌的厚度(24.3±7.3)mm大于携带AG基因型(20.0±5.3)mm(P<0.01)和AA基因型(17.4±2.8)mm(P<0.01)的HCM患者.未发现该多态与发病年龄、晕厥、心电图变化、左室舒张末平均内径、左房舒张末平均内径、收缩期二尖瓣叶前向运动等其他临床表型相关.结论MYBPC3不仅是HCM的主要致病基因,而且可能是影响心肌肥厚程度的修饰基因.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多态 表型
  • 简介:背景:新近研究表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表达上调。白藜芦醇对于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被认为与其可以减少软骨细胞凋亡及滑膜炎症有关。目的:进一步分析白藜芦醇对软骨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软骨细胞。根据加入物的不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干预组(1mg/L)和白藜芦醇干预组(100μmol/L白藜芦醇+1mg/L脂多糖)。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荧光显微镜下显示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细胞数占95%以上,证实所培养细胞为软骨细胞;②脂多糖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白藜芦醇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较脂多糖组下降,但仍高于空白组;③结果表明,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小鼠软骨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

  • 标签: 骨关节炎 退行性变 膝关节 软骨细胞 小鼠 脂多糖
  • 简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治疗。为探讨诺氟沙星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海月水母螅状体为受试生物,考察了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和不同暴露时间对GTP结合蛋白(GTPbindingprotein)、氧化应激蛋白(oxidativestressprotein)和热休克70kDa蛋白(heatshock70kDaprotein,Hsp70)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48h的半致死浓度(48h-LC_(50))是415.1mg·L^-1,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毒性属于低毒。随着NFLX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Hsp70基因在第7天浓度300mg·L^-1时表达量受到显著性诱导(P〈0.05),较对照组升高9.1倍;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急剧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个基因均在第1天受到显著性诱导(P〈0.05),分别在NFLX浓度100mg·L^-1和300mg·L^-1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升高10.15倍和50.5倍。Hsp70基因、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在实验期间都对NFLX表现出较好的响应。

  • 标签: 诺氟沙星 海月水母螅状体 HSP70基因 GTP结合蛋白基因 氧化应激蛋白基因 基因表达
  • 简介:骨质疏松症这种无声的疼痛已成为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妇女的常见病。具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世界约有二亿患者。我国到2001年60岁以上的人达到1.35亿,骨质疏松患者约有9000名,引起数百万人骨折。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到第七位。鉴于此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它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当今社会老年人医疗保健的—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 标签: 老年人 钙调节剂 患者 骨质疏松 钙制剂 治疗
  • 简介:在生物节律的调节和产生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是生物钟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观察单细胞近日节律产生的机制,将藻类鞭毛虫培养在25℃光暗比为1:1含有0.2mMCa++(低Ca++)的无机培养基中。在不同的昼夜时相把10mMCa++(高Ca++)加入培养基中并维持高浓

  • 标签: 近日节律 钙脉冲 钙离子浓度 观察单 胞内钙离子 反应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透析液(LCaD)(1.25mmol/L)对于低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HD)患者磷代谢及iPTH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血清iPTH水平低于100pg/ml的HD患者,应用1.25mmol/L浓度透析液,同时停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观察前与3个月、6个月后血清、磷、磷乘积及iPTH的变化。结果应用低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血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不再继续下降;血磷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磷乘积在进入观察后3个月时已有显著下降(P<0.05),此后仍呈下降趋势,但较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时血清iPTH较观察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浓度透析液可以降低血磷乘积水平,升高iPTH水平。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规律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透析液和标准透析液对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在规律性随访的患者中选择40名CAPD患者,在使用标准透析液(SCD)3个月后对其中17例血清总>2.54mmol/L)和(或)高血磷(血磷>1.7mmol/L),iPTH<150pg/ml患者改为使用低透析液(LCD)15个月,余下23例SCD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使用LCD后的第1、2、3、6、12、15个月检测血清、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在使用标准透析液的患者,15个月中,血浓度逐渐升高,血iPTH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低透析液治疗的患者,第1个月的血值明显下降,血磷亦下降(P<0.05),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PTH值同样在第1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以后未观察到再大幅度进行性升高,并维持在200pg/ml左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没有明显低抽搐、低血压及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使用低透析液能有效地调整磷代谢,并预防动力缺失性骨病,并且安全性好。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腹膜透析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